2021-08-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勇於承認我們的與眾不同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言論時,你能勇敢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嗎?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顏色時,你會想把自己也塗成那個顏色嗎?
當周遭的環境或是朋友,充斥著同一種氛圍,闡述著同一種論調,即使你有著不一樣的情緒或是不一樣的想法,你會選擇勇敢的說出來還是默不作聲?亦或是乾脆佯裝成與沙發同一色調當邊緣人。
曾經的我從來不管你是誰,只要我行的正坐的穩,我說話比誰都大聲。 但隨著歲月的洗禮,我慢慢了解到,理不是站的穩就說的明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經年累月的經驗,很多時候大夥就是依靠著這些經驗在做判斷。 你有你的經驗,我有我的經驗,然後架就是這樣吵起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出門該怎麼穿衣服都可以意見不合,對吧? 連滷肉要加啤酒還是可樂也是可以吵。
爾後為了不傷感情,所以我選擇很多事情點到為止。 如果能懂的人就會懂,想懂得就會去弄懂,不想懂的人總是有自己的一番解釋然後還是不會懂。 但後來我發現好像也不能這樣處理。 因為我點到為止的一句話,可能會出現好幾百種解讀的版本,出現好幾百種的結論,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回饋。所以漸漸的,乾脆連點到為止的提醒我都不做了。
而有的時候不想多說的原因,是說得太多對彼此雙方並沒有任何效益,無論你的言論多麼的由愛出發,多麼的無懈可擊,對方也可以選擇忽視或不接受。然後漸漸的,又不想浪費唇舌了。
我也有過屏除掉周邊的這些,從外去尋找認同感,但情況只有更糟沒有比較好。
就這樣漸漸的,漸漸的,我的喉輪(溝通/自我表達)就阻塞了。
從何時意識到我的溝通出狀況了呢? 從我開始不想多說話開始,從我開始連唱歌都唱不好開始,從我對每個人的言論只是無意識的划過開始,從我連一篇文章都打不出來開始。
我以為的方法(沉默)其實並沒有拯救我,反而讓我的溝通與自我意識的表達更受阻了。因為真正的我並非無話可說,而是壓抑了一大堆要說的話呀。
接觸身心靈的一些牌卡書籍之後,我發現我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必須勇敢的說出來。而勇敢並不代表需要很大聲,這也是我當初想好好找一個空間,可以恢復寫文章抒發的原因,這空間絕對不適用在社群平台,因為那裏有刪好友跟封鎖的機制,哈哈哈...
言歸正傳,"忠於自我"這四個字,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表達的。 雖然是簡單的四個字,卻涵蓋了很深的意義。
從"找尋你是誰"開始,當你知道你自己是誰或不是誰,你便可以去調整,然後勇敢地,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了。即使我們是這麼的與眾不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