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道研究: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是否掛勾?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書會

引子

在二戰期間,許多國家嘗試了非人道實驗,這些實驗無一不違反了研究倫理,理應被譴責。然而,有些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納粹德國在戰爭期間,將處死的政治犯、猶太人、吉普賽人等等,送進實驗室,最後產出了數一數二精良的解剖學圖集。這樣的情況就顯得有些尷尬了,究竟在現在,知曉了這本圖集背後的血腥,我們該肯定他的學術價值嗎?

研究倫理是什麼?又為何重要?

  研究倫理所包含的面向廣泛,規範了做研究時那些該做哪些不能做,而本討論主要聚焦於「受測者」。在研究中應該充分保護受測者,包含要事前告知實驗內容並取得同意,過程中尊重受測者等等,簡而言之即尊重受測者的「人權」。這樣的規範乃要避免任何人在實驗過程中受到傷害,避免非人道作為的產生,這也是研究倫理對於研究重要的其中一個因素。也因此只要是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無論最後的成功與否或是否具價值,研究者都會被認為是有「罪」的,也應被譴責。
  了解研究倫理與其重要性,接下來是研究倫理與學術倫理的關係。以下以兩種論述說明。

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不可脫鉤

: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不能具備學術價值
學術價值是正面評價
在這樣的論述中,肯定一份研究的學術價值即是肯定此研究的貢獻。這樣的評價背後可能隱含的是,因為肯定不正義的手段所取得的成果,默許(或間接的肯定)了手段的評價。
毒樹果實理論
這個理論中,在手段是"非法"的情形下,其取得的"證據"應該不被採用。以此為喻,我們譴責研究的過程因為沒有遵守研究倫理而不正義,那其成果的價值就不應該被我們所肯定。而向下延伸,他所達成的實用價值(如前言提及的圖集)就不應被我們所採用。
總結而言,在這個論述中,手段與成果視作一個整體,或者成果被視為手段的延伸,在學術價值是正向評價的前提下,給予成果一個學術價值是不可行的,因為會間接給予手段評價,與研究倫理的評價系統產生矛盾。

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可獨立判斷

:違反研究倫理的研究可能具備學術價值
學術價值是客觀狀態
一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正確即是正確、錯誤即是錯誤,其價值的產生並非評價而是事實狀態。以開頭所述的解剖集為例,醫學上仍然會使用他,他這樣的實用價值就是對價值的一個體現。換言之,如果一個研究成果是正確的,那就應認定他是具有學術價值的,因為如此才是符合事實的敘述。
歷史已經發生
在違反研究倫理的實驗已經發生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成果也已經產生,我們不可能故意去拋棄這個成果,叫所有人忘記這份"知識"。向下延伸即是肯定它的實用價值,讓實驗成果能續存於世,提供幫助。但這份論述下我們仍需銘記得到這份成果所經歷不正義的過程,而研究者所背負的責任與其評價並不會因為學術價值的賦予而改變。

我的觀點

在一開始接觸到這個議題時,我為了與對面討論而故意站到否定價值的一方,不過也在過程中發現到這樣的主張似乎也有意義,因為探討了手段與成果之間的關係,並處理了研究倫理與學術價值可能的評價牴觸,讓研究倫理繼續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牴觸的話就不用遵守了八)。但實務上我們不可能真正否定掉一個"價值",因為研究的成果確實存在,所以將學術價值更單純的視為一個對事實狀態的敘述,也在另一個方面避免了與研究倫理的衝突。無論如何,現實中都是一個「口嫌體正直」(註1)的狀態,研究者有「罪」,過程的確「不正義」,但研究的成果還是會拿取。
但或許我們都能同意的,是銘記過去的錯誤,並以此為戒,防範悲劇的再發生。


參考資料
註1:(鄭兆佑,2021/5/23)
「最精緻」人體解剖圖集背後的納粹陰影和血腥來歷: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397470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人類研究倫理守則:https://rrec.cmu.edu.tw/sites/default/files/20130429105556_manageme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水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駐足在車站,快步中不該停留的捷運出入口。一抹微光拉住了腳步——儘管它僅僅是靜靜的照映在淺灰色的一角——發散出的彩與虹靜靜地流淌在地上。似乎無意炫耀,卻又引人注目。  略顯沉重的書包提醒著身為學生的責任,壓著肩膀,推向著理應該前行的地方——深邃而晦暗的地下入口——踱步前進。行人擦肩而過,紛湧如江水而過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心得向 文中較多個人觀點 #爭議性 觀看前請保持和平包容友善   接續上文所談到台灣自身的轉型正義問題,現在主流討論圍繞著兩個主軸,分別是國民黨版本的民主轉型已完成論調,與民進黨的過去錯誤未彌補主張。   以下所述的「現行的轉型正義」將以「促進轉型正義
     動機 最近看過無職轉生第6集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其中的一個橋段男主角有些變態的行徑,有人認為此段觀感上令人較為不適,認為這樣的描寫不甚恰當,在思考片刻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如標題所述的問題,並與先前國文課折騰許久的朱光潛的《談美》有所連結,因此決定小小的寫一下這個題目。因為覺得是個挺有趣的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故事背景  蔡焜霖,一名經歷過日本時代與台灣光復的台灣人,單純的讀著書,到區公所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在熱心幫助陌生人後被銬上送往彰化憲兵隊,從此人生的故事徹底改變。 下意識與遲疑的瞬間   如故事背景所述,這齣戲主要展現了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境況,其描寫之深
      2019年的新生訓練,高雄中學在新生訓練中的社團展,社團在私下準備的介紹詞中出現了政治性迷因,因此鬧上一些新聞版面,對雄中校方產生了一些壓力。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新生訓練前,校方於社團展的籌備會口頭告知「希望」能避免爭議就盡量不要去犯險。然依照雄中的調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新生訓練便
    駐足在車站,快步中不該停留的捷運出入口。一抹微光拉住了腳步——儘管它僅僅是靜靜的照映在淺灰色的一角——發散出的彩與虹靜靜地流淌在地上。似乎無意炫耀,卻又引人注目。  略顯沉重的書包提醒著身為學生的責任,壓著肩膀,推向著理應該前行的地方——深邃而晦暗的地下入口——踱步前進。行人擦肩而過,紛湧如江水而過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心得向 文中較多個人觀點 #爭議性 觀看前請保持和平包容友善   接續上文所談到台灣自身的轉型正義問題,現在主流討論圍繞著兩個主軸,分別是國民黨版本的民主轉型已完成論調,與民進黨的過去錯誤未彌補主張。   以下所述的「現行的轉型正義」將以「促進轉型正義
     動機 最近看過無職轉生第6集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討論,其中的一個橋段男主角有些變態的行徑,有人認為此段觀感上令人較為不適,認為這樣的描寫不甚恰當,在思考片刻後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如標題所述的問題,並與先前國文課折騰許久的朱光潛的《談美》有所連結,因此決定小小的寫一下這個題目。因為覺得是個挺有趣的
     #海島演劇 #那就唱歌吧 #轉型正義 故事背景  蔡焜霖,一名經歷過日本時代與台灣光復的台灣人,單純的讀著書,到區公所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在熱心幫助陌生人後被銬上送往彰化憲兵隊,從此人生的故事徹底改變。 下意識與遲疑的瞬間   如故事背景所述,這齣戲主要展現了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境況,其描寫之深
      2019年的新生訓練,高雄中學在新生訓練中的社團展,社團在私下準備的介紹詞中出現了政治性迷因,因此鬧上一些新聞版面,對雄中校方產生了一些壓力。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新生訓練前,校方於社團展的籌備會口頭告知「希望」能避免爭議就盡量不要去犯險。然依照雄中的調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新生訓練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器官移植的倫理道德難題,以及安樂死合法化等問題。文章涵蓋了多個節點,從醫學科技進步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到食用豬肉的控管與動保團體,以及醫療記者對移植順序更改的質疑。整體來看,文章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的議題,值得深入研究。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閱讀研究文獻時,保持批判性很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從批判的角度閱讀文獻,觀察研究問題和既有結果之間的距離,並提供了上野講座使用的學生文獻報告格式。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器官移植的倫理道德難題,以及安樂死合法化等問題。文章涵蓋了多個節點,從醫學科技進步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到食用豬肉的控管與動保團體,以及醫療記者對移植順序更改的質疑。整體來看,文章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的議題,值得深入研究。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我們常把研究分成量化與質性兩種不同的方法(當然不止這兩種方法),其中量化分析主要在討論變數與變數的關係,而質性分析則在變數間在的互動過程與事件。因此通常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們需要收集大量田野調查或訪談資料。做過訪談的人都知道,訪談後需要反覆的聆聽訪談錄音並將其轉化為訪談逐字稿,這是一個大工程,還好現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閱讀研究文獻時,保持批判性很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從批判的角度閱讀文獻,觀察研究問題和既有結果之間的距離,並提供了上野講座使用的學生文獻報告格式。
    Thumbnail
    研究問題是研究的出發點,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指的是能回答、在研究者的能力範圍內,而且可以透過實際證據驗證的問題。 上野千鶴子教授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說明:提出研究問題之後,要假設這一個研究問題過去一定也有人提過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常常有人認自己提出的是屬於原創性」問題,之前沒有任何人提過,上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