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
第一期稻作是四到六月,今年因乾旱、水圳停水而休耕。直到七月初才宣布要開重啟水圳,大家才趕緊準備著田,修復水路,除草,整地。第二期稻作從七月就可以插秧了,最慢要在大暑(2021/07/22)前,據說稻子能長得順利。但到今天水圳依然鎖著。因為遇到煙花颱風,溪水太泥濘,閘門沒放下,水就沒有從溪流被引入圳裡。要等到水回來才能插秧了。 到田裡不久就滴雨,看天空的確有點陰陰的。我想練習如何判斷待會不會下雨、下多久。這次的雨滴有點大,但很快就停了。5:30-8:00下田,天空裡沒有雲了。但也還不會太熱。田裡昨天因為下雨都是水,今天幾乎都吸或流乾了,但土還是濕潤的。原本種植筊白筍的那角依然泥濘。
沿著水田邊界挖小溝,或除水渠裡的草,都好像在做作品,看著被清乾淨、挖出形狀與邊界的田的線條,我喜歡這樣子的繪畫。西南風涼涼的,把衣服吹起來。一邊除草,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念頭,飛來飛去、繞來繞去。下田可以一邊想事情,也可以選擇旁觀那些念頭,像是一種靜心、冥想般。有一念頭浮起:「我希望自己說話可以更有力量,更確定一點的往前走。 」在半年多前開始接觸靜心後,時不時會突然想起關照呼吸,通常會發現自己的呼吸是淺淺的。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會感覺呼吸變深,身體稍稍鬆泛。至少,溫習著自己還能「呼吸」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精細的設計與祝福。
這一次回來下田,也試著觀察身體與鋤頭之間的關係。在大學時去蹭過幾堂舞蹈或戲劇課,被帶領過幾次即興的身體接觸,兩人一組,將注意力放在彼此的身體和意念上,即時回應或微調。那麼身體與鋤頭的合作,算不算是一種舞蹈呢。我本來就有酸痛的老毛病,物品再如何精簡,總十分依賴要攜帶一條慣用氣味、使用感受的酸痛藥膏。去年下田到第二週就出現板機指的症狀,雙手僵硬疼痛。這次在揮動鋤頭時,提醒自己呼吸、身體不繃緊,而是順著鋤頭動、挪移重心。輪流使用身體的左右兩側,不集中在同一邊使力。這不是什麼專業觀點,只是在嘗試找出和鋤頭一起工作的方法。身體有時依然會僵硬,也還沒有好好使用自己攜來的瑜珈墊,但開始這樣細節但核心的動態身體觀察是有趣的。
休息時間回到空屋,遇到SJ,她也是空屋的承租人之一,跟我說了一些空屋之後的規劃。我雖僅作為一個空屋完成佈置前的暫時寄居者,也試著表達自己想獨自睡一個房間的意願,但我始終對於表達不同意見感到很不自在。在這多人合租的空屋裡,人來來去去,就像我也是空屋來來去去的一部分。我喜歡將物品與環境整理為舒適順手的狀態,但有時候也需要試著別太執著要讓環境符合自己的心意,將心念也看作空屋裡來來去去的一陣風、或拖拖拉拉的一朵雲。
下午和換宿生Y、Yi一起在水稻田的邊坡上種洛神。每株間隔兩個小鋤頭長,在植株旁敲下竹竿,洛神的頂端、底端都用布繩與竹竿綁上活結作支撐。邊坡有時一挖就挖到水泥底,無法下樁和種植,就換別處泥土較厚的。 我的執著像是,光是承認不能按照原本的想像種植洛神,都需要費力氣多挖幾下、下樁時多敲幾次,才放棄、換個位置重來一遍,腦中才「咑」一聲,終於跨過了個坎。有時候我的腦袋是這樣必須經過反覆確認、緩慢又僵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