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陳國探親,路過蔡國,順便去探望身為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接風的宴席上調戲息夫人。息夫人回到了息國,將此事告訴 了息侯。息侯與楚文王密謀圖蔡,楚國出兵俘虜了蔡侯。蔡侯則設計報復息侯。他極力向楚王稱讚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王以武力將息夫人搶去作為夫人,息侯被 楚王安置在汝水,封其食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岔鬱而死,息國自此滅亡。息夫人終日懷念故國,牽掛息侯,雖為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三年不語,最終鬱鬱而死。這是左傳上的記載。由於故事太為有料,歷代詩人都有詩作吟詠此事。如杜牧,題挑花夫人廟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清朝,鄧漢儀 題桃花夫人廟[楚宮慵掃黛眉新,只見無人對暮春,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兩者皆無情的諷刺,不能守節的婦人或遺臣。而王維的『息夫人』,則給予另一種纖細體人的同情與諒解,也因為這首詩,讓另一位後世的『息夫人』得以重歸舊好,成就一段佳話!就這一點來看,無疑的,王維的境界還是高人一等的。(註)
息夫人》唐.王維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的故事到了漢朝劉向編列女傳,又把故事改了,變成息夫人為志守節與息侯雙雙殉死,而有了另外一首詩,全唐詩卷51之一。

息夫人》唐.宋之問
古時候的女性,是極其弱勢的,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