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畫龍點睛 出處:《水衡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張僧繇1於金陵2安樂寺 ,畫四龍於3壁,不點睛。4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56,7點其一。須臾8,雷電破壁9,一龍乘雲上天,不點睛者10在。
注釋:
1.張僧繇:南朝梁人,當時有名的大畫家。 2.金陵:今南京。 3.於:在。 4.每:時常、總是。 5.以為:認為。 6.誕:虛妄、荒唐。 7.因:就。 8.須臾:一會兒。 9.破壁:擊破牆壁。 10.皆:都
隨堂練習:
1. 本文的主旨是(A)敬鬼神而遠之 (B)張僧繇畫技高超 (C)龍常是神靈的化身 (D)天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2. 「人以為誕」的是 (A)天下竟有白色的龍 (B)天下竟然有沒有眼睛的龍 (C)點上眼睛後,龍竟然會飛去 (D)雷電竟然能擊破牆壁。
3. 「不點睛者皆在」,牆上還剩幾條龍? (A)一條 (B)二條 (C)三條 (D)四條。
4.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以「畫龍點睛」來比喻(A)心中有所領悟,忽然明白 (B)無法想像,難以理解的奇妙事物 (C)一有機會施展時,即有驚人的成就 (D)繪畫或作文時,在最關鍵之處加上一筆,使全體更加生動傳神。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晏子1使2楚,楚人以3晏子短4,為5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6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7更道8,從大門入。   注釋:   1.晏子:春秋時代齊國名臣,以足智多謀和能言善辯為世人所稱道。 2.使:出使。 3.以:因為。 4.短:身材矮小。 5.為:做、設
 孟子1少時2誦,其母方3織。孟子輟4然中止,乃復進5,其母知其諠6也,呼而問之曰:「何為7中止?」對曰:「有所失8,復得。」其母引9刀裂10其織,以此戒11之,自是12以後,孟子不復諠矣。   注釋:   1.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儒家思想的發揚者,後世尊為「亞聖」。 2.少時:小時候
 王戎1七歲,嘗2與諸3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4折枝5,諸兒競走6取之,唯7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8。   注釋:   1.王戎:西晉臨沂人,為竹林七賢之一。 2.嘗:曾經。 3.諸:眾、許多。 4.子:果實。 5.折枝:壓彎了樹枝。 6.競走:爭相奔去。
  生而眇1者不識日2,問之有目者,或3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4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5燭而得其形,他日揣6籥7,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8,以9其未嘗10見而求之人也。   注釋:   1.眇:雙目失明。 2.日:太陽。 3.或:有
  今有人日1攘2其鄰之雞者,或3告之曰:「是非4君子之道。」曰:「請損5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6,然後已7。」如知其非義8,斯9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   1.日:每天。 2.攘:偷竊。 3.或:有人。 4.非:不是。 5.損:減少。 6.來年:明年。 7.已:停止。 8.非義:不合
   公明儀1為牛彈清角2之操3,伏食如故4。非5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6之聲,孤犢7之鳴,即掉8尾奮9耳,蹀躞10而聽。   注釋:   1.公明儀:春秋時代魯國音樂家。2.清角:樂曲名,高雅的曲子。3.操:琴曲。4.如故:照舊。 5.非:不是。 6.蚊虻:吸血的蚊蟲與牛虻。 7.犢:小牛。
 晏子1使2楚,楚人以3晏子短4,為5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6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7更道8,從大門入。   注釋:   1.晏子:春秋時代齊國名臣,以足智多謀和能言善辯為世人所稱道。 2.使:出使。 3.以:因為。 4.短:身材矮小。 5.為:做、設
 孟子1少時2誦,其母方3織。孟子輟4然中止,乃復進5,其母知其諠6也,呼而問之曰:「何為7中止?」對曰:「有所失8,復得。」其母引9刀裂10其織,以此戒11之,自是12以後,孟子不復諠矣。   注釋:   1.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儒家思想的發揚者,後世尊為「亞聖」。 2.少時:小時候
 王戎1七歲,嘗2與諸3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4折枝5,諸兒競走6取之,唯7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8。   注釋:   1.王戎:西晉臨沂人,為竹林七賢之一。 2.嘗:曾經。 3.諸:眾、許多。 4.子:果實。 5.折枝:壓彎了樹枝。 6.競走:爭相奔去。
  生而眇1者不識日2,問之有目者,或3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4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5燭而得其形,他日揣6籥7,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8,以9其未嘗10見而求之人也。   注釋:   1.眇:雙目失明。 2.日:太陽。 3.或:有
  今有人日1攘2其鄰之雞者,或3告之曰:「是非4君子之道。」曰:「請損5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6,然後已7。」如知其非義8,斯9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   1.日:每天。 2.攘:偷竊。 3.或:有人。 4.非:不是。 5.損:減少。 6.來年:明年。 7.已:停止。 8.非義:不合
   公明儀1為牛彈清角2之操3,伏食如故4。非5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6之聲,孤犢7之鳴,即掉8尾奮9耳,蹀躞10而聽。   注釋:   1.公明儀:春秋時代魯國音樂家。2.清角:樂曲名,高雅的曲子。3.操:琴曲。4.如故:照舊。 5.非:不是。 6.蚊虻:吸血的蚊蟲與牛虻。 7.犢:小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七劍八俠》初時仍有以張人龍為敘述重心,後來張人龍已經不再是重點人物。作者陸士諤在第十四回說「內中單表雲中燕」,到第十六回又說「如今單表雲中燕」,兩次聚焦在雲中燕身上⋯⋯
Thumbnail
這是之前聽過且印象深刻之觀音解恩怨的故事.南北朝時期,一位虔誠的信士-程伯麟,每天禮拜觀世音菩薩,當時正值戰爭之中,每一天,程伯麟都上香祈求觀世音菩薩庇佑全家人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戰爭.一天,觀音入夢來指示.
Thumbnail
本年度的「兒童劇慈善公演」將於 4 月 21 日在台中霧峰首演,預計 4 個月內全台巡演 16 場,今年的劇目《畫龍點睛》改編自成語故事。
Thumbnail
龍繞環山月如鉤,靈動沾筆形相随; 少小至今填憂愁,紙寄神志沖天飛。   國小之時,看到鄰座爸爸畫的龍舟,心中羡慕的不得了,於是借來摸仿隨著 畫一畫,誰知「畫龍」成為年少的回憶。   龍舟的畫擬,一點點匯聚的形影,線條由樸實到華麗,是否代表年少的心 已不在呢?嘆人生無常,心不平握筆勾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張大千曾說在各種畫科中,他「最早學習的是人物,後來才改學山水」。
Thumbnail
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對中國書畫影響十分重要。中國書畫最頂盛時期爲魏晉南北朝、唐代,及五代時期。當時的紙張及紡織品價錢昂貴,書畫通常以壁畫的方式呈現。根據宣和畫譜,一部記載宋徽宗時期內府藏畫的譜錄,可見南北朝和唐代的壁畫都以百幅作單位,可惜由於戰亂問題,在元朝,元軍摧毀了許多中國建築和文物。因為當時中
Thumbnail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畫家,屬中國繪畫一代宗師,名叫八大山人。有三位畫家在模仿八大山人方面十分出色,其中一位畫家就是張大千,尤其是油墨字畫方面,模仿得真假難分。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七劍八俠》初時仍有以張人龍為敘述重心,後來張人龍已經不再是重點人物。作者陸士諤在第十四回說「內中單表雲中燕」,到第十六回又說「如今單表雲中燕」,兩次聚焦在雲中燕身上⋯⋯
Thumbnail
這是之前聽過且印象深刻之觀音解恩怨的故事.南北朝時期,一位虔誠的信士-程伯麟,每天禮拜觀世音菩薩,當時正值戰爭之中,每一天,程伯麟都上香祈求觀世音菩薩庇佑全家人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戰爭.一天,觀音入夢來指示.
Thumbnail
本年度的「兒童劇慈善公演」將於 4 月 21 日在台中霧峰首演,預計 4 個月內全台巡演 16 場,今年的劇目《畫龍點睛》改編自成語故事。
Thumbnail
龍繞環山月如鉤,靈動沾筆形相随; 少小至今填憂愁,紙寄神志沖天飛。   國小之時,看到鄰座爸爸畫的龍舟,心中羡慕的不得了,於是借來摸仿隨著 畫一畫,誰知「畫龍」成為年少的回憶。   龍舟的畫擬,一點點匯聚的形影,線條由樸實到華麗,是否代表年少的心 已不在呢?嘆人生無常,心不平握筆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