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觀「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有感(一)

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的兩面。
  「千舟渡過,解離的形體仍不忘天命,向著世間一處前行。」第一件展品便是這樣,龐然的巨集,無所防備的划進眼簾。
  塩田さん的作品具有強大的普世性,來到展間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作品所帶來的共鳴,顫動的是你、是我,是每一個人的魂魄都能為其著迷;是愉悅、是求生、也是內心最深處的創傷被輕輕揭露的震顫。
對於死亡的恐懼是普遍的長存於眾人的心中。
  遣詞上有些不精確,不是對「終將死去」這項事實的恐懼,而是對於死後的未知感到恐懼,只要被肉體禁錮於世的每一天,人們便永遠難以了解跨越生死的門檻後,會見到什麼?這麼些世紀以來,人們透過想像、寓言、宗教教義等方式來試圖緩解無法掌握之物的不確定感。即使是在病榻上停止呼吸的前一秒,與死亡仿若咫尺的距離,卻仍舊難以穿透帷幕,望見彼岸的風景。
〈外在化的身體〉(局部)
〈外在化的身體〉(局部)
  對於塩田さん而言,她對於生死的分野認為是曖昧不明,廣袤的灰色地帶,直言道:「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的兩面。」
生到死,再由死而後生,輪迴不斷,魂魄的千絲萬縷在這名為生命的橋樑上循環反覆,接受了死亡是做為生命的一部分。
「⋯⋯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的兩面。」
  我與友人在展間有過這麼一段對話:「人常說死亡是一種解脫,但我們又如何能夠確信必然如此?」
她則對我敘述了其親人過世時的故事,親眼見到世間上最安詳的面容時,她便打從心底知道,他的天命完成了,在闔上眼的那一刻,輕微到幾無可見的笑容,便是完滿了做為生者歲月的證明。
  她說她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如此,我也希望我亦是如此,儘管對於我的天命尚一無所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