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不過是場戲:談創作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經常轉換敘事角度撰寫「女孩與男孩」,有時是第一人稱、有時則以第三人稱,女孩與男孩說的不是單指同一個「女孩」與「男孩」。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很精彩的故事,只或許在過程中這些主角並沒發現自己正經歷著什麼。用這種寫法,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我寫的全然是自己的故事,雖然我的故事也是很精彩但沒這麼多題材啦。
有些地方,我或許不會再去了。就怕自己會觸景生情。
巴黎就是如此,那裡曾經是我尋找靈感的城市。
盧森堡公園外

有時會想起好久以前在瑞士伯恩,那個主動幫我換錢、提行李、送我電車車票的巴黎第五大學學生,我們後來又約在聖日耳曼見面,那段散步路程就是《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中敘述的場景⋯⋯又如何到了巴黎避開這些地方?
在那裡遇到的總總,都有如戲劇般精彩
曾遇到以為能攜手共度未來的人,之後又失去了對方。當下歷經的痛苦難以言喻,若以第三人的角度分析,不過只是個很通俗的戲劇手段,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特別。

如果人生是場戲,你只要專注眼前

我並不是個負面的人,但我非常討厭雞湯文或是作者試圖要「導正」讀者的思想。每個人生活的難處都只有經歷過的當下才會明白,即使看似很接近的劇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都是不同的感受。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想法, 「人生如戲」的概念出自於莎士比亞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中Jaques的獨白,〈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世界是個舞台,所有男女只不過是演員。
男孩曾跟我說,不要害怕「未知」而不敢投入,只要盡可能讓我們的「現在」過得快樂!或許當下能100%投入,卻無法說服自己在過程中不擔心何時會失去愛的感覺。原來我並不是害怕失去某個特定的人,而是害怕自己失去愛的能力和感受。但他(人/感覺)何時離開,確實是無法掌握的。
因為我個人的信仰,也相信愛情與生命的長度都是神命定的。或許因此不強求任何事。
附上我在台北看的實驗劇場


無法掌握劇本的走向,但可以自己決定如何詮釋該角色。

就像我喜歡的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背後的真實故事才是更戲劇性的,女孩在與男孩認識的幾年後就因車禍離世,男孩拍三部曲電影是為了找到女孩,而他在將近20年後才從女孩的朋友那得知女孩離世的消息。
前面說了那些,其實還是找不到出口釋放「女孩與男孩」破局的失落感。

他走了,還是有另一個男孩

我稱呼他為「男孩」,不代表這個角色是可以隨意被取代的。只是總會有另一個男孩走入女孩的世界,女孩也有可能不需要其他的替代品。
他離開不久,男孩2號突然傳了訊息問:「最近好嗎?」這兩人有著類似的成長背景,都是巴黎中產階級出身的,他們都能聊藝術、談文化,也都有個體面的工作。只是2號年紀比女孩更輕一些,他甚至長得比「男孩」更精緻。
只是他始終無法取代女孩心目中的「男孩」。
並不是兩人的外在條件有差異,或是兩人對女孩的投入程度有落差,女孩對於他們的投入程度也有不同。她甚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法轉移對「男孩」的愛到其他人的身上。
愛也是一種存在問題。
每個人都無法被取代,但不論是和誰演出這場對手戲,最終的結局都可能是通俗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能自在的在寫作平台上寫出真實的文章是因為我在上面刻意不合真實生活中人的交集,我不用維持我在社會上生活的那種樣貌,有時是之前無意識造成的或在這年紀不得已讓自己變成「這樣」,有了那個面貌會讓我的寫作有些侷限。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這部電影很有趣,主軸是說一個中學生為了「寫周記」融入同學的家中,窺視他們的生活而取得自己創作的靈感。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討論身為寫作者或讀者的窺視心態。
睡前確認「鎖了六道鎖」的新習慣,是從台北市搬到相隔一座橋新北市後最大的差異。
這是源自一個夢境,在夢裡我看到自己的墓碑——原來我出生於1984年,死於2000年。 我在一個歐洲風格墓園中散步,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目標,就是到處走走停停,看看墓碑上的雕像、讀著上面的碑文⋯上面寫的應該都是中文 —即使雕像都是白種人輪廓,可能還是義大利的莊園。
在這齣戲裡面,不需要用邏輯思考,也沒有一定的時間、空間。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塑造出想像力豐富的艾蜜莉,她幫助周遭的人尋找快樂。電影中卻有一種很荒謬、魔幻的的氛圍,場景的設計也是跨越時代、超越現實的,或許因為艾蜜莉這樣的女孩不可能會在現實中出現。
看完經典法國片《今生情未了》後寫了這篇很主觀的觀後文,我不確定我有抓到作者想說的或不想說的概念,他可能是一種很虛無飄渺的東西。
能自在的在寫作平台上寫出真實的文章是因為我在上面刻意不合真實生活中人的交集,我不用維持我在社會上生活的那種樣貌,有時是之前無意識造成的或在這年紀不得已讓自己變成「這樣」,有了那個面貌會讓我的寫作有些侷限。
登堂入室(Dans la maison)》這部電影很有趣,主軸是說一個中學生為了「寫周記」融入同學的家中,窺視他們的生活而取得自己創作的靈感。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討論身為寫作者或讀者的窺視心態。
睡前確認「鎖了六道鎖」的新習慣,是從台北市搬到相隔一座橋新北市後最大的差異。
這是源自一個夢境,在夢裡我看到自己的墓碑——原來我出生於1984年,死於2000年。 我在一個歐洲風格墓園中散步,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目標,就是到處走走停停,看看墓碑上的雕像、讀著上面的碑文⋯上面寫的應該都是中文 —即使雕像都是白種人輪廓,可能還是義大利的莊園。
在這齣戲裡面,不需要用邏輯思考,也沒有一定的時間、空間。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塑造出想像力豐富的艾蜜莉,她幫助周遭的人尋找快樂。電影中卻有一種很荒謬、魔幻的的氛圍,場景的設計也是跨越時代、超越現實的,或許因為艾蜜莉這樣的女孩不可能會在現實中出現。
看完經典法國片《今生情未了》後寫了這篇很主觀的觀後文,我不確定我有抓到作者想說的或不想說的概念,他可能是一種很虛無飄渺的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奧的夏天》續篇,女孩和男孩以校校和顧醫生的身分在劇中相戀,當戲殺青後,男孩想繼續追愛卻突陷困境,看女孩如何陪伴男孩走出陰霾。
Thumbnail
我知道一個身邊認識的人所演出的一個故事,其實經過了一些歲月的洗禮,其中的是非對錯放在我心中的的位置,是一直沒有淡化去; 一個男生(稱他為A好了)在經歷了一些校園常見的情感波折之後,對那些情事風花雪月的感覺不同於那些單純的小男生小女生,所以當有機會碰到了當時可以結婚的對象,便一頭栽進去成家、立業、買
Thumbnail
少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尋夢想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旅程和情感的故事,講述瞭如果選擇不同的路,會有怎樣的情境和感受。敘述了一個女孩和男朋友的分離、重逢和情感轉變的過程。思念、追夢、愛情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悟真看到了這樣的故事:愛眼前的人究竟有多難?聽到了不能愛的聲音。對於愛情的解讀,慈悲是一種奢侈。對於夢想的解讀,內需非特有定律。愛天下以愛眾生為根本。不以自身有無做比較,你難道看不到我的苦衷難處,世界對女人的不公平不是從我這裡開始,也不是從我這裡終結。 小太陽看到這樣的故事:天下與美人之爭,你還是
梁曉聲在《人世間》裡說道:「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歷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你早在天堂就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是因為,這一生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Thumbnail
莎士比亞(《馬克白》第五幕第五場)“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他們有出口,也有入口;一個人在他的時代扮演許多角​​色。 明天、明天、明天, 日復一日地以這種小步子爬行, 直到記錄時間的最後一個音節, 我們所有的昨天都照亮了愚人通往塵土飛揚的死亡之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台北,一位情場玩家與一名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女生展開戀情。然而,女生表面冷漠,卻在床上表現出熱情,令男主角困惑。他詢問她對未來的想法,卻得不到明確答案。最終,他選擇離開,意識到無法拯救她的靈魂。故事講述愛情與自我成長之間的掙扎,以及面對情感迷失時的抉擇。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像一場戲,每部劇情都是很長的故事,有些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則是經歷風霜雨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真實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然而,若人生就是一齣戲呢?《配角人生》(The Ordinaries)的世界觀便是建立在人生如戲的基礎上,不同於《楚門的世界》僅有一位演員,本片則是所有人都是演員。該世界的所有人都為了演出而存在;從幕前的主角、配角,到幕後的配音員、花絮人員。然而,該世界亦是個階級劃分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奧的夏天》續篇,女孩和男孩以校校和顧醫生的身分在劇中相戀,當戲殺青後,男孩想繼續追愛卻突陷困境,看女孩如何陪伴男孩走出陰霾。
Thumbnail
我知道一個身邊認識的人所演出的一個故事,其實經過了一些歲月的洗禮,其中的是非對錯放在我心中的的位置,是一直沒有淡化去; 一個男生(稱他為A好了)在經歷了一些校園常見的情感波折之後,對那些情事風花雪月的感覺不同於那些單純的小男生小女生,所以當有機會碰到了當時可以結婚的對象,便一頭栽進去成家、立業、買
Thumbnail
少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尋夢想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兩個人的旅程和情感的故事,講述瞭如果選擇不同的路,會有怎樣的情境和感受。敘述了一個女孩和男朋友的分離、重逢和情感轉變的過程。思念、追夢、愛情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悟真看到了這樣的故事:愛眼前的人究竟有多難?聽到了不能愛的聲音。對於愛情的解讀,慈悲是一種奢侈。對於夢想的解讀,內需非特有定律。愛天下以愛眾生為根本。不以自身有無做比較,你難道看不到我的苦衷難處,世界對女人的不公平不是從我這裡開始,也不是從我這裡終結。 小太陽看到這樣的故事:天下與美人之爭,你還是
梁曉聲在《人世間》裡說道:「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歷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你早在天堂就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是因為,這一生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Thumbnail
莎士比亞(《馬克白》第五幕第五場)“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他們有出口,也有入口;一個人在他的時代扮演許多角​​色。 明天、明天、明天, 日復一日地以這種小步子爬行, 直到記錄時間的最後一個音節, 我們所有的昨天都照亮了愚人通往塵土飛揚的死亡之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台北,一位情場玩家與一名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女生展開戀情。然而,女生表面冷漠,卻在床上表現出熱情,令男主角困惑。他詢問她對未來的想法,卻得不到明確答案。最終,他選擇離開,意識到無法拯救她的靈魂。故事講述愛情與自我成長之間的掙扎,以及面對情感迷失時的抉擇。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像一場戲,每部劇情都是很長的故事,有些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則是經歷風霜雨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真實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然而,若人生就是一齣戲呢?《配角人生》(The Ordinaries)的世界觀便是建立在人生如戲的基礎上,不同於《楚門的世界》僅有一位演員,本片則是所有人都是演員。該世界的所有人都為了演出而存在;從幕前的主角、配角,到幕後的配音員、花絮人員。然而,該世界亦是個階級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