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9/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遠端工作最大的壞處:職場人際關係的疏離

我最喜歡的公司的角落

結論寫在前面:
・實體辦公室的辦公能更夠獲得不可取代的人與人的交流體驗。 ・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茶水間交流」,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的職場人際關係是往後的重要課題
我們公司自從疫情之後,就一直採取全公司遠端工作(work from home)制度:你要去公司也不會有人阻止你,但是基本上不強制去公司。
而作為四月剛進公司的新進員工,在正式開始前,公司就把所有辦公需要的電腦設備寄到家裡,甚至連VPN或是軟體等等都幫你安裝好了。也感謝公司相關部門同事的努力和用心,使我們不需要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冒風險去公司領工作需要的器材。
當初寄到家裡的新人大禮包(?),包括電腦手機,員工門禁卡以及一些資料等
這段時間,我經歷了整個公司跨部門的培訓(onboarding),所屬部門的培訓,歷經三個半月之後終於迎來了第一次去公司的機會。我想趁這個時間點紀錄一下對於全面遠端工作的感想。

好文分享:「遠端工作最大的壞處:難以製造好的職場回憶」
想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為在twitter上看到一起進公司的同事轉發了上面那篇文章,發現這篇文章剛好把週五第一次去公司的感受表現得非常精準,想要借用他的觀點來延伸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遠端工作的壞處:難以製造好的職場回憶」。
這間公司也是IT公司,在疫情之前就使用Github,VPN等工具打造了非常適合遠端辦公的線上環境,也因此在工作上面可以說是得以毫無障礙地在家工作。
然而,工作並不僅僅是包含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內容做完而已。工作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也因此人際關係在職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因此如何在遠端工作中實行onborading,包括對於員工心理安全的構築以及培養對公司團隊的信賴感,也是隨著遠端工作的普及所需要考慮的重要議題。

從工作中消失的情報
從公司窗戶外面能看見晴空塔
我非常喜歡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它使我得以關注不只是事物本身的內容,而是乘載事物的媒介所帶給事物的影響。
在遠端工作這個主題裡面,我認為最大的改變就是,除了話語之外的訊息都幾乎從工作中消失了。
這麼說很抽象,但是大家想像一下平常在公司開會的情景:一群人一起坐在辦公室裡討論一個主題,你看到同事A的手指不停地敲打桌面,同事B手撐著頭若有所思,頭上有一顆大痘痘令你十分在意;主持會議的同事想往白板上寫些什麼,發現手邊的白板筆沒水的大罵一聲,大家大笑,隨後一起抱怨總是不準備新白板筆的其他團隊。最後會議雖然沒有得到什麼結論,不過跟要好的同事一邊喝咖啡一邊偷偷抱怨上司的效率還是讓你覺得心情好受了一點⋯⋯
看到這裡我想有人會想:這裡面能有什麼訊息?不都跟工作本身沒什麼關係嗎?
但是正因為是全程遠端工作的自己,才能切身感受到其中喪失的一些「什麼」。當我們從一個zoom會議室的隙縫中溜進另一個的時候,會議流程被極端效率化的同時,彷彿暗示著會議討論本身之外的內容與情報都變成了冗余與不必要。
我之前總開玩笑說,也許同事其實都是AI,全公司只有我一個真人。這句話當下是個玩笑,但也許更多隱含了深層的焦慮。
zoom之類的視訊會議軟體雖然能夠看到同事的臉,但是從三維空間壓縮到二維空間的視覺情報喪失了細節,也喪失了除了面孔本身以外的所有情報。身高是多少?穿什麼樣材質的衣服與鞋子?有沒有噴香水?有這些無意識透過五官流進我們大腦的情報,在我們腦中建構一個完整他人形象。
然而現在,視訊會議軟體在退出會議室的瞬間,剛剛開會的人就像瞬間蒸發一樣消失。在狹窄的房間中,剛剛跟人熱烈交談的回音似乎還迴盪,但你不知道你跟剛剛在螢幕裡的那個「人」是否產生了連結,因為他終究是螢幕裡面映射出來的形象。

從工作中消失的隨機與非目的性:「茶水間閒聊」的重要性
聽到在職場數十年的前輩說:「以前要開會的話,還需要考慮移動時間等等,一天頂多就能排個三四個會議。現在有zoom之類的線上會議只需要十秒就可以切換會議室,一天都可以排幾十個會了。」
不過現在仔細思考一下,以前在實體空間開會的時候,人們在三四個會議之間都在做些什麼呢?
工作三個半月,公司跟上司其實也著實為了讓我們這些遠端onboarding的員工能夠更快適應環境而做了許多新的嘗試與努力。包含但不限於:安排與現在團隊成員的互相介紹和閒聊時間,利用像是公司內部twitter之類的制度來促進文字上的交流等。
但是只去一次公司,我感受到跟團隊成員之間的距離縮短了非常多,超越了之前數個月透過螢幕與文字的交流。
我看到公司同事滑著辦公椅來我身邊問我問題,或是跑過來跟我借充電線,甚至只是在工作之後跟同事去吃一頓飯,每一個細節我都覺得非常珍貴。好像只有此時此刻,我們作為人有了更深刻的,「工作之外」的交流。
這些交流的本質是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也因此沒有辦法被視訊軟體,文字交流,或是刻意安排的閒聊時間取代。
我們不是工作機器。在工作透過遠端視訊等工具被效率化的同時,我覺得自己好像做所有事情都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業務內容這個目的所服務的。開會是,與人交流也是。但正是那些沒有完全效率化的部分中間藏有的漫無目的的隨機性,哪怕你覺得只是流於表面的問候或是閒聊,都藏著與人深層交流的可能性。也正是這些可能性之中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後疫情時代:找到平衡點?
寫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是贊成「應該要在公司上班」的人。但是我在第一次去公司之後的下班跟同事說:「哇,上班真好玩,我想要三個月來一次!」
誠然,光是一次的實體交流能夠讓我感到實際與人建立關係與交流的美好可能性,但是節省下來的兩小時通勤時間,不用背著重物到處行走的輕鬆,熟悉和客製化的工作環境,午休期間能夠躺在床上休息的美好,也是遠端工作無法捨棄的好處。
把自己的辦公環境弄得非常舒服!去公司坐公司椅子還覺得十分難坐:P
很多同事因為不用去公司上班搬去東京之外的城市,住在海邊,過起了房租又低居住環境又舒服的理想辦公生活。
說實話,也許大家都不想回到那個每天擠著通勤電車的日子。我在上面把去公司的體驗寫得這樣美好與不可取代,也只是著重在人與人交流的這一個關鍵好處上。因此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上的職場人際關係,我認為就顯得更加重要,也關係到之後的徵才策略。
例如,當我們錄取住在不同地方的員工時,我們已經能夠提供異地的員工「完成業務」的硬體環境(電腦,VPN,辦公軟體⋯⋯),然而真的有辦法透過線上舉辦的這些活動來取代真實的物理環境來建立人際關係嗎?我們是否將把這種實際無法見面所導致的職場人際關係上的疏離視為軟體環境的一環呢?
往後的應對策略上,應該要規定多久一起去公司開一次會比較好嗎?還是定期舉辦一個線下的交流會?又或者,這一切其實只是一種習慣問題?當人們開始習慣在虛擬空間而非實體去建立人際關係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個問題?
關於這些地方我也還在思考,只能透過一次實體去公司的機會試圖把所感受到的違和感用文字記錄下來。
公司可愛的入口,有一個小公園跟以公司製品名字為諧音的動物員工們,以及他們的員工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