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因為經濟產生的變化,以及疫情開始轉為開放的態度後,就業市場也跟著產生了改變,原本因為疫情而紅起來的遠距辦公,到處都在推廣遠距工作到的好處,到現在台灣的公司開慢慢的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
我們公司最近也開始運行混合辦公模式,一週必須進辦公室兩天,對於年初才因為有遠距工作而搬離台北的我來說,上班突然增加了很多阻力以及花費的時間,這個模式幾週之後,實際上回到辦公室之後,真的有比較好嗎?
一、對於專案、團隊的踏實感相對來的強烈
見到面以及溝通的頻率增加讓感受上好像大家真的有在同一頁上,心中的踏實感會比在遠端時感受來的強烈,這應該也是對於主管級別的人來說,為什麼總是喜歡看到團隊成員在看得見的地方
二、增加時間成本、降低個人工作專注力
對於住在非辦公室城市中的我來說,每天花費超過三小時的時間通勤,在辦公室等電梯,環境的噪音等不同的干擾,讓專注程度下降,所以我會把安排進辦公室的時間盡量全部用在會議和討論,減少個人專注工作,因為那效率比在家還要低很多
三、較容易的關係建立
加深同事間的連結,但同時也增加很多的閒聊時刻,如果對於想要提升做事效率來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如果以提升團隊氣氛來說,會比遠距來的容易做到。而有在職場上有工作過的人都會知道,很多時候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正確的事實或是資訊,而是跟大家的關係和信任程度會影響你想做的事情是否可以順利地推進
四、會議安排的習慣改變
線上安排會議時,我們很容易一場接著一場,因為當你離開之後,只要按幾下按鈕就可以馬上加入下一場會議,完全沒有移動或是需要準備的時間,但實體會議已經不能像在線上那樣接續的安排,絕對要空出15-30分鐘的空擋,不然只會讓下一個會議延遲,對於下一個會議參與的人不夠尊重
五、實體辦公的設備要先準備好
辦公環境的硬體設備如果沒有準備好,在分享畫面、簡報時已經不像線上那麼的方便,尤其如果會議中有少數人在線上時,前面的設置就會影響會議的前10分鐘
對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更喜歡透過專注、有效穩定的工作節奏來讓整體工作、溝通更有效,不過也不可否認在增加團隊氣氛這點上,是很難與實體碰面的情感交流來比較。我認為理想上要讓一個團隊效率夠高,應該專注在可以讓成員選擇自己最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並且有約兩週1~2次的見面,甚至默契足夠成熟之後一個月一次都能夠維繫團隊情感,又能維持高效成長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