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遠端轉為混合辦公模式,實體辦公真的有比較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過去一年因為經濟產生的變化,以及疫情開始轉為開放的態度後,就業市場也跟著產生了改變,原本因為疫情而紅起來的遠距辦公,到處都在推廣遠距工作到的好處,到現在台灣的公司開慢慢的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

我們公司最近也開始運行混合辦公模式,一週必須進辦公室兩天,對於年初才因為有遠距工作而搬離台北的我來說,上班突然增加了很多阻力以及花費的時間,這個模式幾週之後,實際上回到辦公室之後,真的有比較好嗎?

一、對於專案、團隊的踏實感相對來的強烈

見到面以及溝通的頻率增加讓感受上好像大家真的有在同一頁上,心中的踏實感會比在遠端時感受來的強烈,這應該也是對於主管級別的人來說,為什麼總是喜歡看到團隊成員在看得見的地方

二、增加時間成本、降低個人工作專注力

對於住在非辦公室城市中的我來說,每天花費超過三小時的時間通勤,在辦公室等電梯,環境的噪音等不同的干擾,讓專注程度下降,所以我會把安排進辦公室的時間盡量全部用在會議和討論,減少個人專注工作,因為那效率比在家還要低很多

三、較容易的關係建立

加深同事間的連結,但同時也增加很多的閒聊時刻,如果對於想要提升做事效率來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如果以提升團隊氣氛來說,會比遠距來的容易做到。而有在職場上有工作過的人都會知道,很多時候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正確的事實或是資訊,而是跟大家的關係和信任程度會影響你想做的事情是否可以順利地推進

四、會議安排的習慣改變

線上安排會議時,我們很容易一場接著一場,因為當你離開之後,只要按幾下按鈕就可以馬上加入下一場會議,完全沒有移動或是需要準備的時間,但實體會議已經不能像在線上那樣接續的安排,絕對要空出15-30分鐘的空擋,不然只會讓下一個會議延遲,對於下一個會議參與的人不夠尊重

五、實體辦公的設備要先準備好

辦公環境的硬體設備如果沒有準備好,在分享畫面、簡報時已經不像線上那麼的方便,尤其如果會議中有少數人在線上時,前面的設置就會影響會議的前10分鐘


對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更喜歡透過專注、有效穩定的工作節奏來讓整體工作、溝通更有效,不過也不可否認在增加團隊氣氛這點上,是很難與實體碰面的情感交流來比較。我認為理想上要讓一個團隊效率夠高,應該專注在可以讓成員選擇自己最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並且有約兩週1~2次的見面,甚至默契足夠成熟之後一個月一次都能夠維繫團隊情感,又能維持高效成長團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yle Hsia
188會員
36內容數
以分享自己的設計經驗為主。經歷創意行銷公司、外商到新創軟體公司。同時分享正職以外的時間如何接案增加收入並管理自己的時間精進專業能力
Kyle Hsia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分享使用AI加速產品開發和UI/UX設計的經驗,包含如何利用AI提升效率、優化設計流程,以及重新思考設計師角色的價值。作者分享了幾個實際案例,例如開發記錄美好時刻、約會備忘錄等小工具的心得,並總結在產品開發中的五大優點:提升溝通效率、克服技術限制、客觀設計評論、重新思考設計師角色和降低產品嘗試門檻。
Thumbnail
2025/03/05
分享使用AI加速產品開發和UI/UX設計的經驗,包含如何利用AI提升效率、優化設計流程,以及重新思考設計師角色的價值。作者分享了幾個實際案例,例如開發記錄美好時刻、約會備忘錄等小工具的心得,並總結在產品開發中的五大優點:提升溝通效率、克服技術限制、客觀設計評論、重新思考設計師角色和降低產品嘗試門檻。
Thumbnail
2024/07/21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2024/07/21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2022/01/17
近期為了公司接下來的擴張,設計團隊預計也會多增加近10個人,這對我自己來說又是另一個管理挑戰,除了多從網路上獲得資訊外,最近在網路上有一個平台叫做 ADPList ,他是一個導師計畫平台,上面有各種面像的設計師,不同職等、技術職、管理職、甚至是FAANG公司的設計師也都有在上面提供指導
Thumbnail
2022/01/17
近期為了公司接下來的擴張,設計團隊預計也會多增加近10個人,這對我自己來說又是另一個管理挑戰,除了多從網路上獲得資訊外,最近在網路上有一個平台叫做 ADPList ,他是一個導師計畫平台,上面有各種面像的設計師,不同職等、技術職、管理職、甚至是FAANG公司的設計師也都有在上面提供指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 年爆發 Covid-19 ,因蔓延快速,使我們的生活遭受巨大影響。以上班族為例,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為因應疫情政策,多數企業皆執行遠距辦公的營運模式,病毒流行至今雖已逐漸趨緩,但為了能夠更彈性的配合政府未知的政策,未來「混合辦公模式」將成為新常態。 遠距辦公型態對企業主來
Thumbnail
2020 年爆發 Covid-19 ,因蔓延快速,使我們的生活遭受巨大影響。以上班族為例,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為因應疫情政策,多數企業皆執行遠距辦公的營運模式,病毒流行至今雖已逐漸趨緩,但為了能夠更彈性的配合政府未知的政策,未來「混合辦公模式」將成為新常態。 遠距辦公型態對企業主來
Thumbnail
以往公司大門代表著上下班的界限,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被迫執行遠距上班後,打破這個界限。當員工體會到不需每天花時間通勤上班,在家也可以完成工作,甚至更有效率時,但為何老闆門還是要員工回公司上班呢? 老闆們可以怎麼做?明確設立工作目標,請員工定時或不定時匯報,掌握工作進度。
Thumbnail
以往公司大門代表著上下班的界限,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被迫執行遠距上班後,打破這個界限。當員工體會到不需每天花時間通勤上班,在家也可以完成工作,甚至更有效率時,但為何老闆門還是要員工回公司上班呢? 老闆們可以怎麼做?明確設立工作目標,請員工定時或不定時匯報,掌握工作進度。
Thumbnail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嘗試遠距工作、在家工作或是混合辦公方式持續維持營運,但疫情逐漸消退後的「後疫情時代」,卻發現員工已回不了辦公室。過去我們的生活是圍繞著工作所建構,例如交通、住屋、生活圈都以工作為考量遷移。然而疫情期間,生活反倒成為了重心,各式工具滿足在生活中工作的需求,人們關注工作生生活
Thumbnail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嘗試遠距工作、在家工作或是混合辦公方式持續維持營運,但疫情逐漸消退後的「後疫情時代」,卻發現員工已回不了辦公室。過去我們的生活是圍繞著工作所建構,例如交通、住屋、生活圈都以工作為考量遷移。然而疫情期間,生活反倒成為了重心,各式工具滿足在生活中工作的需求,人們關注工作生生活
Thumbnail
 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k Trend Index)調查 閱讀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rk Trend Index)-混合辦公調查統計  兩個重新與一個從心建議   仲悅企管 吳桂龍   拜讀微軟對全球與台灣對混合辦公意願調查報告,感到很有興趣結果,相信對未來企業工作上,會有新型態啟動,以
Thumbnail
 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k Trend Index)調查 閱讀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rk Trend Index)-混合辦公調查統計  兩個重新與一個從心建議   仲悅企管 吳桂龍   拜讀微軟對全球與台灣對混合辦公意願調查報告,感到很有興趣結果,相信對未來企業工作上,會有新型態啟動,以
Thumbnail
從 2020 年的試行,到今年 5/13 COMMEET 正式啟動了居家辦公,在這一週以上的過程中我們邊做邊學習,一邊與管理顧問、律師,會計師共同討論修正,一邊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公司的管理辦法當中。雖然我們都不樂見疫情警戒升級,但是仍要為一時半刻內不會緩解的疫情做好部署,同時讓公司的運營也能夠穩定
Thumbnail
從 2020 年的試行,到今年 5/13 COMMEET 正式啟動了居家辦公,在這一週以上的過程中我們邊做邊學習,一邊與管理顧問、律師,會計師共同討論修正,一邊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公司的管理辦法當中。雖然我們都不樂見疫情警戒升級,但是仍要為一時半刻內不會緩解的疫情做好部署,同時讓公司的運營也能夠穩定
Thumbnail
出乎意料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的百工百業,而且似乎看不到盡頭,即使控制住,未來也會成為常態化,其中一個大的改變,就是分流工作&拆分異地工作,這將成為新的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不會是開個視訊會議就好,這也意味著企業原來的KPI、溝通模式甚至企業文化,都得做不同調整,高階、中階主管到基層都是一樣。 從
Thumbnail
出乎意料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的百工百業,而且似乎看不到盡頭,即使控制住,未來也會成為常態化,其中一個大的改變,就是分流工作&拆分異地工作,這將成為新的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不會是開個視訊會議就好,這也意味著企業原來的KPI、溝通模式甚至企業文化,都得做不同調整,高階、中階主管到基層都是一樣。 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