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解密】說故事的人|林曙光與其消失的年代_上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是高雄文學館微型展覽「說故事的人──林曙光與其消失的____」系列延伸文章。
2021年病毒橫飛,人類少見地被強留在原地,禁止外出、保持距離、線上互動,人與人的關係維持在最近又最遠的狀態。這時有機會讓我們佇留,翻出檔案、對照歷史,與個體生命對話,循著文字留下的痕跡,踏入另一個時空。
那個時代,隨著世界局勢、社會現況的洪流,每個人像是撐著一艘小船,想要挺過眼前的波濤。但那太困難,不曉得何時一個大浪翻起便吞沒眾人,或接連幾個顛簸的小浪,一不小心就失去平衡,萬劫不復。
這場浪潮百出的持久戰中,相較於其他撐船者無法復返,林曙光依憑著他敏銳的觀察力與機敏的反應力生存下來。他的人際往來與生平,可以說印證「六度分隔」理論──與其他臺灣文學史上的作家之間的關係,在六個人以內便建立而起。
比如林曙光在日本留學時認識京都台灣同鄉會的會長呂江水,之後循著這條線,他與幼時的家教老師葉陶重逢、與楊逵結識。二二八事件餘波未平時,原本回省立師院(今臺灣師範大學)開學的林曙光聽聞警總特務在查他的行蹤,便趕緊自學校搭火車南下避禍,不料火車終點站只到彰化,最後找到住在彰化的呂先生收留他。他與呂先生閒談、交換消息時,無意中聊到幼年曾受葉陶啟蒙之往事。
呂先生謹慎地問明緣由後,便問林曙光想不想見老師,隨後帶他去附近看望葉陶,也見到一旁的楊逵。因為當時台中起義失敗,楊逵與葉陶夫婦展開逃亡,當時正躲藏在呂江水住處附近;恰巧林曙光亦因躲避特務而來到彰化,意外地在這樣的場合與葉陶相逢、與楊逵相識。
從林曙光的交遊來看,世界好似不大,現今我們讀到的台灣文學史或歷史上的一些人物,都若有似無地與林曙光牽連著關係,他們或在海上共濟或獨自掙扎生存,僅僅期冀海象平穩的時刻到來。
***
時間再更向前一些。1926年,4月,林曙光出生在高雄鹽埕。1920年代,臺灣在日本統治下已逾30多年,略有家底的家庭在總督府有意鼓吹之下,將孩子送往日本留學,接受西式教育。這時正是第一代完全受日語教育的青年學子畢業、留學歸台,逐漸在社會站穩腳步的時刻。然而日語終究是殖民者的語言,為了不忘記漢語,有些父母會送小孩去上「漢學(夜學)」,白天學習公學校的課程之外,夜間由文人傳授漢語。林曙光在入學以前就被送去漢學讀書,向一位漢語古典詩人陳春林學習漢語。
同一時空下,楊逵與葉陶夫婦移居高雄,輾轉遷至鹽埕,夫婦倆當時經濟拮据。原本楊逵想印行幾本啟蒙的書籍販賣,卻屢屢被查禁無法發行。楊逵只好改去附近的柴山上砍柴,背下山去內惟販賣;葉陶則挑著飲用水在庄內販售,貼補家用。
正值農曆新春,林曙光的祖母帶著他去石灰大亨胡知頭家拜年,與胡知頭的妻子(祖母的堂妹)聊到入門前看到門口的春聯,並不像嶄新的春聯,怎麼還未更換。才從胡妻口中了解,時近過年,楊逵寫春聯讓葉陶出外兜售,但因為沒錢買紅紙,書局擔心讓楊逵賒帳會變呆帳,所以拿了褪色的紅紙給他。胡妻看到葉陶拿著褪色的春聯來販售,心生不忍,買下春聯後還聘邀她擔任家教,教授孩子們日文;說著說著也讓林曙光一起來學習。
因此在上學以前,林曙光便掌握了基礎的漢語與日文五十音的平、片假名。這讓他在暗濤洶湧的時局下,先獲得兩柄有力的划槳,使得他在下一個跨語時代來臨時,對於從日文轉到中文的使用,相比其他人順利許多。
(圖像來源/林身振先生提供)
這是林曙光上中學時放暑假自日本回臺,全家一同拍攝的全家福。橘圈處為林曙光。註:前文提到經濟較寬裕的家庭會送小孩去日本留學,林曙光在第四公學校,後改稱東園公學校(今高雄市大同國小)畢業之後,也前往日本就讀中學。

參考資料
[1]林曙光,〈烽火彰化邂逅楊逵〉,《文學台灣》第5期,1993.01,頁18-22。
[2]林淑慧,〈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台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8卷第4期,2012年/冬季號,頁161-190。
[3]林曙光,〈楊逵與高雄〉,《文學界》第14期,1985.05,頁123-131。
作家記事
林曙光(1926-2000),高雄鹽埕人。曾為記者、出版者、地方文史工作者。事實上,林曙光是他的筆名,他的本名為林身長。也許是因為白色恐怖造成的餘波,林曙光先生本人很少提及自己的過往與生平;他的生命經歷,多是在他記述其他事物時,作為補充敘述或背景提要出現。因此要追索林曙光的足跡,需在不同文章中尋找蛛絲馬跡,或在其他作家的記述當中,尋得他的蹤影。
展覽資訊
說故事的人──林曙光與其消失的_____
展覽日期|即日起-111.06.30
實體展覽地點|高雄文學館2F高雄文學典藏圖書室(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線上展覽網址|https://sway.office.com/TABHrToBX0HD8pWz?ref=Link
展覽特派員/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_Y編
潘憶玉,高雄人。曾為獨立書店店員,現為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喜歡研究器材設備、蒐集文學的小道消息,還有可愛小東西。以不正經的態度誤讀文學,生產多面詮釋,滿足腦內小劇場是個人興趣。正在高雄文學館尋找文學的地方想像,找到更多說故事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聲響可以作為自己新的語言,而後你們又回來發出練習過後的這種語言,我不認為這就是事件的結束,但這開啟了時間,也就是,由妳、你們以及其他事物創造了屬於我的時間。
「那麼,我先回二樓了。」浮雲彎腰致意,緩緩移動,沒什麼存在感似的。 ──李進文〈二樓的浮雲〉
......聲響可以作為自己新的語言,而後你們又回來發出練習過後的這種語言,我不認為這就是事件的結束,但這開啟了時間,也就是,由妳、你們以及其他事物創造了屬於我的時間。
「那麼,我先回二樓了。」浮雲彎腰致意,緩緩移動,沒什麼存在感似的。 ──李進文〈二樓的浮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夜幕低垂,凌英昌下午沒課,到了傍晚時分跑去找吳彩雲和楊明琪,然後三個人又跑到男一舍找林山崎,結果林山崎沒碰到,倒遇見了黃雲深。 「原來你翹課!」楊明琪一臉不懷好意。 「我上完課回來拿東西,OK?」黃雲深臉色顯得神秘。 「上次不是傳說翹課躲點名先生,結果摔倒!我想他大概不敢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就夜幕低垂,凌英昌下午沒課,到了傍晚時分跑去找吳彩雲和楊明琪,然後三個人又跑到男一舍找林山崎,結果林山崎沒碰到,倒遇見了黃雲深。 「原來你翹課!」楊明琪一臉不懷好意。 「我上完課回來拿東西,OK?」黃雲深臉色顯得神秘。 「上次不是傳說翹課躲點名先生,結果摔倒!我想他大概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