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餅類食物,一直是我的最愛(之一)。
舉凡蛋糕、麵包、大餅、餅乾、月餅、鳯梨酥⋯⋯,都是讓人又愛,又實在不能多碰的食物,所以,我常常快步經過這類商店,或者不小心在商店前晃了老半天,最後用意志力告訴自己「別買!別買!快離開!」的方式安全撤退,免得失手買一堆(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可偏偏⋯⋯
偏偏,咱們家老是會默默地出現這一類食物,婆婆或媽媽買的、妹妹給的、室友的客戶送的⋯⋯,總之,就算守住了自己這條線,也還是有其他不同的管道會進入家門,再加上萬一心情失控時,室友也會帶這些食物做為安慰。
進了家門的糕餅,根本就是人性的考驗。
小時候,母親喜歡這些食物,加上一家就有四口女生,分食糕餅,罪惡感不會太多。婚後,愛吃糕餅麵包類食物的只剩自己,總不好抱著一盒蛋糕嗑,像85度C這類一小片蛋糕的產品,頗能解自己的偶爾的想念。
可是,如果是一整條或一整盒⋯⋯
一如今年中秋,沒買月餅,也沒買文旦,但,月餅和文旦都準時來家裡報到了。面對喜愛的食物,加上節日的加持,最後,常常都有千百萬種吃掉它的理由,遇到好吃的餅,雖然委屈了小腹,但也吃得心滿意足,萬一口感不怎麼樣,那真的是一整個雷區踩好、踩滿,身心都哀怨啊!
今年,從婆婆那裡,收到了像這樣高級的月餅:
難得孩子有興趣,想一嚐這樣精緻包裝的月餅,偏偏,這月餅的口味挺「創意」的,像是:川味椒麻豬、松露牛肝菌、極品XO,都是以前從不曾吃過的。出於好奇,孩子拿了極品XO,吃完一口,便整個還給我⋯⋯,對他來說,口感太特別了,所以難以接受,想當然,最後都進到我的胃裡(真心話:雖然確實有幾個口感太特別,但是餅皮和餡料很紮實,還是很好吃的)。
當然,中秋節,除了月餅、文旦,不知曾經何時竟然也跟「烤肉」有了連結。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中秋是吃完晚飯後,會帶上月餅、文旦、茶,去附近公園,找個涼亭坐,我和妹妹玩,爸爸媽媽就跟著其他也到公園的人群賞月。到底從何時開始的?每逢中秋,就一定會有烤肉香,甚至廣告經典台詞「一家烤肉萬家香」也會自動浮現腦海(廣告太成功了),再更後來,竟連社區、縣市政府都辦理起聯歡烤肉的活動。
只不過,這二年受疫情影響,烤肉也有許多變化形態。像咱家,就從去年購入類似無煙電烤盤之類的東西(但我更覺得它像鐵板燒),少了煙味、少了許多垃圾。但也似乎少了那麼一點,因為烤肉而牽起的人與人的連結。
從月餅,到烤肉,雖然我們擁有的,還是同一個月亮,但這些東西卻因著時代的變化而有許多改變,以前的月餅很單純,現在卻有那麼多元的口感;以前很少烤肉,現在則是每年中秋必要活動;不知道再十年後的中秋,人們又會怎樣過節呢?
然而,不論怎麼變化過節的形式,這些因著節日而產生的儀式感,卻是挺重要的,它讓每一個日常,變得稍稍地與眾不同,讓親友,也紛紛透過貼圖,傳達祝福的心意,今年中秋,你又用了什麼樣的方式,為此刻留下精采的記錄呢?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
愛心、贊助或是在
讚賞公民上幫忙拍拍手!更歡迎
訂閱我的專欄或
追蹤我(
專欄訂閱請點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