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024.醫病關係

你有熟悉以及固定的醫師嗎?我在幼稚園的時候有固定在一間小兒科診所就診,這個就診的時間持續大概國小結束,因為那間小兒科距離我家有段路,所以我國、高中的時間裡,我媽媽都讓我在家裡附近看診。直到我讀大四那年,偶然在班上同學的藥包發現了這間診所,我才又回到那間小兒科就診。於是也持續到我工作。
2019年的時候,醫生決定退休了,那個時候我還偷偷地跑去他的診所投了一張卡片(他是診所跟住宅同棟),之後,我就居無定所的在看診,幸運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2020年的時候大家都戴口罩居多,平時我有過敏的症狀,因為大家都戴口罩的關係,其實我很少看醫生,縱使冬天也是很平安的過去了。
但2020年的時候,我大概看了半年的牙科,記得看完牙科的時候,醫生跟我說好了的時候,還覺得有點依依不捨。因為我可是每個禮拜報到呢!看診到後來,我還會跟醫生聊我已經請領到拔智齒的保險費用。(蛀牙、補牙、拔智齒、洗牙、裝牙套...項目很多)
最近因為看皮膚科的關係,所以我從四月底到九月底,斷斷續續的去看了大概有八次吧,有三次大概是給A、B醫生,直到後來我才選定C醫生。其實我心裡也滿糾結,因為A、B、C三位醫生..
A醫師:講話比較酸,看完醫師我心情不會很好。醫師是漂亮的女生,我看診的狀況是會一半照他做,一半不照他做。 B醫師:講話很委婉,說話比較圓融,醫師是帥氣的男生,我看診的狀況是不太會乖乖吃藥,通常看完醫師我心情都會很好。 C醫師:個性比較直接、就事論事、理性,聲音很低沉但讓人有安全感、放心,我很喜歡他的聲音,醫師是斯文的男生,缺點是他的聲音會有種冷靜到你跟他說話,會覺得沒有太多感情的聲音。起初,看完醫師我心情不會很好。但我會乖乖擦藥,該吃藥吃藥。
最後我選定C,第一次,第二次就診都讓我有點心情不好,因為說話方式真的很冷靜。但第三次之後他不知道是轉性還是怎樣,突然會笑然後說話不覺得直接,就覺得他的講解反而很仔細而且專業。
講到這裡,其實我皮膚快好了,C醫師說之後大概兩週再來一次就好。我突然覺得也有點依依不捨。
那種感覺也有點像是我這一兩年都有在上的日文課跟近期韓文課一樣。因為線上教學的關係,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我是在上線交朋友,順帶學語言這樣。
我突然覺得人生真的很寂寞。這種寂寞並不是因為你想要跟一個人發展成什麼樣的關係,而是環境裡除了家人、同事以外,其實並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穩定地跟你相處。並不是說沒有朋友,而是朋友也不會每週固定相見。你也並不見得會讓每個朋友知道你的個人狀況。
但醫師不同,你們見面的基礎點本身就不同,因為他必須要知道你的個人資訊,如此才有可能判斷問題。就像髮型設計師一樣,某種程度上來說,當你們建立關係之後,他可能陪伴的不只是你的某一年,而是你的每一年,可能是你的童年、青年、壯年、老年。而彼此見證的也是彼此的某一段過去。
anyway....你有熟悉的醫生或者穩定的在某間診所就診經驗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