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認為我是個內向的人,包括我自己。直到某天看到一個很欣賞的網紅作家,她說她是一個內向型的人,只是看起來外向,終於讓我發現一種可能性,說不定我也和她一樣是個內向的人。
    上週讀了一本書,內向心理學,書中提及了在這世界上,外向性格者占了 75%,內向性格者僅有 25%,所以多數的人都認為開朗外向才是正常,才是受歡迎的群體,整個社會也都喜愛人們表現出外向的一面。相形之下,內向的人性格孤僻,不善言辭,不懂得與人相處,在社交上及工作上都容易吃虧。
    書中還介紹了內向與外向的主要差別,左腦型及右腦型的內向性格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也有性格自我評分表可供讀者參考,我才知道在內向與外向的連續體之間 (分數介於 30 – 0,數字越大越內向),我是一個 20 分的內向者。
    內向性格是與生俱來的,是由生理決定的。科學研究發現,內向者跟外向者的大腦由不同的神經傳導路徑所支配。性格外向者的大腦,由較短而迅速的多巴胺神經傳導路徑所支配,所以他們喜歡向外蒐集資訊,內在活動較少;性格內向者的大腦由既長又慢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所支配,內在活動和思考較多,耗費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內向者容易累、需要個人空間與充裕的時間也很正常。
    讀完這本書後,我回想過去與朋友家人相處的一些場景,那些讓我疲憊的社交場合,我需要的獨處空間及時光,無法輕易與人打成一片,只能窩在角落試圖融入的那些時刻,我終於找到解答,不是因我孤僻,或是我不合群,只是因為我是個內向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