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16 | 可以內向,但不能害羞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羞的原因

  1. 遺傳 : 有些人天生對外不刺激較為敏感,容易感到不安或焦慮。
  2. 家庭環境 : 成長環境對人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成長時期受到過多的批評、嘲笑,會導致對他人的評價敏感度增加。
  3. 社交經驗 : 負面的社交經驗,會導致一個人對社交感生恐懼感。這樣的精力會讓人對社交環境感到不安及畏懼。
  4. 自我意識 : 在某些成長階段,會對自己的形象與他人的看法過於在意。例如青少年時期。
  5. 自信心不足 : 自我價值感低、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外貌、行為產生懷疑,並害怕他人的批評、拒絕。
  6. 過度思考 : 有些人會過度分析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現,反覆思考自己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
  7. 欠缺社交技能 : 沒有足夠社交經驗的人,可能會因為不知道如何應對不同的社交情境,而感到害羞與不安。


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既內向又害羞的人,與人相處既會想太多、又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常常因為害羞的心態,而錯失很多機會。以往我會因自己的害羞,進而斥責自己。但這樣的方式,只會讓我更不想、更害怕與他人交流。


但我就是非常的害羞,我該怎麼辦呢?

在《社交零壓力》的書中建議:與其逃避不如勇敢面對,嘗試主動認識新朋友、打開心胸、多與他人交談。剛開始一定飽受煎熬,但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嘗試不會帶來任何損失,而且從每次經驗中,都會發現不同的自己。

增加自信心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如果身邊的人能給予正向肯定,便能縮短這段過程。也可以先從「假裝自己很有信心」開始,外顯的姿勢、動作往往會反過來影響內心狀態,而當人表現得自信有把握時,大方舉止也會得到其他人的接納和鼓勵,有助於再強化信心。


從「假裝」開始,累積一點一點地累積成功經驗,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我之前會很害怕與很久不見的朋友見面,會想說見面要說甚麼、如果我隨意的問題會不會很冒犯他人等,然後越想就越不敢出門社交。現在我想到一個方法,與其不知道當下見面要說甚麼而害怕社交,不如在出發前先想好各種問題,在見面尷尬的氣氛升起時,拿出來使用。與其檢討自己為何做不到,不如想一些方法讓自己達成效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氣四溢的伯爵紅茶
8會員
52內容數
哈囉,我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愛上了閱讀,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看看別人的故事。
2025/02/10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2025/02/10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2025/02/08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Thumbnail
2025/02/08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Thumbnail
2025/01/15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2025/01/15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大家習慣用網路交流,面對人群常會不知所措,越來越多人有「社交恐懼症」,不想融入群體想當透明人,不想交際只想一個人獨處。有些星座的特性似乎天生就容易社交恐懼,你知道是哪三個星座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大家習慣用網路交流,面對人群常會不知所措,越來越多人有「社交恐懼症」,不想融入群體想當透明人,不想交際只想一個人獨處。有些星座的特性似乎天生就容易社交恐懼,你知道是哪三個星座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