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的小孩|與小時候的自己和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離開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背後說著「這麼小就沒有媽媽好可憐!」
『我才不可憐!』我心裡想,因為我知道我擁有你全部的愛,雖然時間並不長。
『但是我很痛...』卻沒有人告訴我,可以放心表達自己的脆弱,不需要假裝勇敢。
在外人面前我一滴眼淚都不敢掉。
往後的日子裡,我不斷努力做個懂事的小孩,害怕犯錯,拼命的討愛,深怕不這樣做自己就會被遺忘。
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不幸失去了這種無可取代且無條件的愛,因此,突然間「今天哪裡做得不夠好」變成我每天都會反省的事情。
後來才明白,原來我就是個缺愛的小孩,從那時候開始,這種不安全感便陪著我長大,深深的嵌入我的身體,順著血液成為我的一部份。
原來會害怕失敗,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缺乏安全感,容易沒有自信,不輕易示弱,都是你遺留下來給我的,也全是我多麼需要你的證明。
我答應自己,會試著學著共處,並感謝擁有這些特質,使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幾個月前想通了一些事,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這就是跟自己和解的感覺,心理的負擔又更輕了一點
原來了解自己,體諒自己,珍惜這樣對待自己的自己,真的就會有一種被自己愛的感覺

原來當自己不再執著,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Hey!親愛的,你年紀還這麼小,那段日子真是辛苦了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回顧過去,看似短短的三、四年在我心中卻留下了深刻的陰影。因為自卑缺乏安全感,我逐漸變得多疑、敏感,到頭來卻發現原來自己早已足夠勇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回顧過去,看似短短的三、四年在我心中卻留下了深刻的陰影。因為自卑缺乏安全感,我逐漸變得多疑、敏感,到頭來卻發現原來自己早已足夠勇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2021.7.6 當有一個不被父母接受的內在小孩,於是也不接受自己 當有一個感到不被愛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愛 當有一個感到孤單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尋求關注 當有一個覺得自己陰暗醜陋的內在小孩,於是向外追求看似華美燦爛的一切 能重新回到心中,看見這些帶著好多傷痛的內在的小小的自己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小孤兒,你別擔心,我的陽台可以再讓你多住幾年。你可以安心長大、開花、做自己。我不會嫌你的花臭臭,我不會像傷害你媽媽的人那樣傷害你,儘管我的心也曾經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