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奴隸哲學家的人生通識課》心得感想

他說:「但若是期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有可能實現。也就是說,你所能做的事,就是努力實現這件事情。(《手冊》14)
  • 書名:《奴隸哲學家的人生通識課》
  • 作者:荻野弘之
  話說回來,我是在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像與這本書「四目相交」呢? 我在書店裡左右迴轉著,當時的我滿腦子想的問題都是:「我們的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無論是『努力』還是『喜歡』」困惑的思緒束縛著我,令人鬱悶的難以逃脫自我世界當中,我很清楚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此時的我總是會按照習慣去買一些書回來讀,我認為可以輕鬆閱讀的圖文書,或是那種有附上圖片的書籍,傳遞一個思考方向,而非「硬知識」的學術用書......但讀完這本書,很顯然地,我打錯算盤了!這本書的內容確確實實地打進我內心深處的一個空洞,好像得到甚麼答案,又好像為我帶出更多反思一般,直到我寫讀書心得的這個當下,我認為我還是沒有完全吸收這本書,當然還是會有想法不一樣的地方,有很多想進一步延伸閱讀的慾望,我認為這種通識型的哲學科普書籍只要做到後面那一點,我就會覺得作者很強大,因為「會做學術研究」跟「會教學」或是「將學術知識簡化成科普知識」這些全部都是分離的能力吧?不是嗎?
  作者挑選羅馬時代的奴隸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在《手冊》一書的內容進行闡發,而他也被劃為斯多葛學派。無知如我,我是第一次聽到這位哲學家的姓名,他所說的話也打破我對斯多葛學派的刻板印象。關於「禁慾」這件事情從本質上來說,應該先在禁慾之前,將慾望分為「我們所能掌控的事物」與「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手冊》1)這點打進我腦海......何以這麼說?對於一個「正確主義者」來說,你認為應當如此的「正確」事情一定會發生嗎?不會!而且很多會讓自己覺得荒誕不羈的事情多得不得了,如果我一一糾結下去,我便會鬱鬱寡歡,因為這中間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我所無法掌控之事」。
  那麼愛比克泰德說的「禁慾」難道是讓人完全不要有慾望嗎?當然不是,而是要先做好正確的區分,然後才是努力去實踐。他說:「但若是期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有可能實現。也就是說,你所能做的事,就是努力實現這件事情。(《手冊》14)
  而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呢?他說:「不可期望事情能如你所願發生般地發生,不如期望事情順其自然發生。如此一來,你就能過著安穩又幸福的生活。(《手冊》8)
  簡單來說,其中心思想可以說是人的「意志」決定你是否「自由」。
  而我在想的是......與其追求人生的「成功」倒不如說去追求人生的「意義」。而這個意義或許就是我們要一步一步去探索的,我突然想到中國那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因為我們所看到他人的「意象」往往只是我們「意志」的投射。
  結論上來說,這本書我會時常拿起來翻~有很多名言佳句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說是創作,倒不如說這裡是我的心情隨筆之地。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