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龐大、牛步的科研官僚體系無法應對快速變化的全球疫情,身價百億美金的超級天才挺身而出。這像是電影裡的英雄情節,最後也很有可能號召全球富人找朋友來一起成立自己的快速撥款基金,加快科學與醫學研究的速度。我們與我們的子孫都會因此得到好處,所以,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超級天才的故事吧。
十月二十七日發布的TOGETHER研究,證實「老藥新用」無鬱寧(fluvoxamine)對
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TOGETHER研究是從今年一月開始收案,而第一篇無鬱寧抗疫前驅性研究是去年十一月在知名的JAMA期刊發表。以學術研究來說,這進展算快了。
近日美國媒體深入報導,原來TOGETHER研究資金來源之一是Fast Grants,這是由一位愛爾蘭裔天才創業家跟知名經濟學家、生物工程學家(bioengineer)聯合創辦的慈善基金,成立目的是在48小時內決定要不要撥款給跟新冠肺炎相關的研究計畫,補助金額在1萬到50萬美金之間。
FastGrants 受訪的YouTube影片的封面截圖
會有Fast Grants,起因是在二〇二〇年三月時,許多手中有大把資金的美國科技業創業家,開始思考如何協助新冠肺炎相關的研究,減少罹病死亡的人數。例如之前介紹過的發明光學滑鼠的
史蒂夫•基爾什,就贊助了頭兩個無鬱寧抗疫小型研究。而另一位比基爾什更傳奇的天才創業家派翠克・柯利森(Patrick Collison)發現美國科學家申請研究經費太耗時也太浪費精力了!政府資助的NIH與NSF一年提供500億美金科研經費,但每個案子要經過二十位科學家三道考核,平均等待七個月時間(常常超過500天)。
然後,因為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很多,美國政府也只能提供20%的資金,研究者必須同時跟許多基金申請補助,每個補助案都需要許多文書作業流程,也需要層層報告、審查。據估計,研究者要花25~50%的工作時間在準備這些申請案,有時比實際做研究的時間還多。
更重要的是,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命一條條喪失,每個重要發現能早一天出爐,就能挽救許多生命。例如口罩、例如社交距離,這些措施早一天實施,就可以減少可觀的感染人數,但柯利森與他的科學界朋友們認為政府資助的官僚化的科研基金,對疫情的反情遲鈍、緩慢,除了疫苗外,並沒有積極促成其他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
所以柯利森決定要協助募款與組織團隊,讓一些科學研究能以最近速度啟動。他先找來喬治梅森(George Mason)大學經濟學系的泰勒・科文(Tyler Cowen),預設的概念是讓科學家用三十分鐘就可以完成申請程序,在48小時內完成審核。最初的資金來源除柯利森兄弟外,還有Y Combinator的創辦人保羅・葛蘭姆(Paul Graham)、Linkedin的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他們在十天內就把Fast Grants建立起來。
愛爾蘭裔天才創業家柯利森兄弟
什麼樣的富人才會讓世人感念?柯利森兄弟就是美國富人的典範。埋藏在他們心裡想要改變世界、拯救世人的意念,讓他們的一生活得更加精彩。
柯利森兄弟最傑出的是哥哥派翠克,但小兩歲的約翰也是愛爾蘭學霸。他們父親曾在戴爾電腦工作,後來經營一家湖邊旅館。母親是微生物學家,後來經營企業訓練公司。他們優秀的天賦無疑來自父母遺傳,但父母的創業經驗,也讓他們耳濡目染,從小就有經營事業的視野。
柯利森兄弟在中學時代就以「很會讀書的怪咖」(nerd)自居、自豪,努力地探索知識的世界。二〇〇五年,十六歲的派翠克就以人工智慧程式得到愛爾蘭青年科學家大獎,接著約翰打破哥哥寫下的愛爾蘭中學生頂尖成績記錄。如果在台灣,這樣的超級天才大概就會被學校鼓勵考台大醫科,成為榜首掛紅布條請記者來採訪。但柯利森兄弟眼中的世界遠遠大於這些,他們要到美國成為連續創業家。
二〇〇六年,他們已經創業寫程式與app。二〇〇八年,他們一邊念大學一邊創業,把協助eBay賣家的程式以5百萬美金賣給一家加拿大公司。他們接續從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輟學,開始構思Stripe這家線上支付公司。一個知名場景是,二〇一〇年,他們去找矽谷知名創投彼得・泰爾(Peter Thiel),推銷他們大腦裡Stripe的構想,說明為什麼Stripe比讓彼得・泰爾與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賺到一大筆錢的PayPal更好。
中間省略一大段創業故事,總之,沒有幾年,Stripe就成為許多大型網站的底層支付系統,成為一家估值接近一千億美金的公司,然後柯利森兄弟各自的個人資產,接近一百億美金。
Fast Grants快速撥款的方式
二〇二〇年三月的構思,四月初就開始運作、發錢。Fast Grants召集二十位來自知名大學與研究室的年輕科學家,每個申請案會分派至少三位科學家審查。會不會給錢不是取決於多數決,而是看有沒有科學家覺得「這個案子很棒,一定要做!」只要一位評審大力支持,申請案就會通過。
為了能快速審核、快速發錢,Stripe公司負責軟體運作,生物工程學家派翠克・徐(Patrick Hsu)負責審查團隊,經濟學家的團隊決定要給多少錢,三方合作讓申請與撥款能快速進行。提案四十八小時內,通過審查的研究團體就可以拿到第一筆錢,十四天內拿到完整補助款。
Fast Grants的作業方式大受歡迎,第一週就湧入4000個申請案,有67案通過審查,發出1200萬美金。錢不夠了就暫停申請,然後繼續募款,等募到夠多的錢再重新開放申請。包括像特斯拉創辦人馬斯特、臉書創辦人祖伯克的慈善基金會,都是捐助人之一。
審核通過後,科學家十四天內就可以拿到錢。申請到Fast Grants的科學家表示,這種作業方式,省下他們非常多的時間。67%的研究者表示,如果沒有Fast Grants,他們的研究計畫恐怕就沒有辦法執行;其他三分之一表示,Fast Grants省下好幾個月的研究時間。
在這次無鬱寧研究之前,Fast Grants已經有一些不錯的成果。最知名的是由來自耶魯大學的團隊研發的唾液測試,快速、便宜,在去年NBA的「泡泡」裡廣泛使用。
逝去的人命與遲來的省思
在二〇二〇年四月,就有美國媒體感嘆,政府的二兆緊急預算,分給科學界的比例只有一滴滴,科學家必須跟一些知名的慈善基金提案才有研究經費。研究提案之後,通常還要半年才能見到成果。但研究成果帶來的各種效益,可以大幅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傷害。研究如果能更快速、更大量地進行,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也可以加速景氣復甦。
在Fast Grants等基金協助下,TOGETHER計畫在今年八月完成研究、十月底通過同儕審核,這速度已經算快了,但如果是在今年初疫苗覆蓋率還低時就有這樣的研究成果,無鬱寧或許就能拯救以百萬計的人命。不過,人類遲早還會有下個傳染病大流行,派翠克・柯利森期待Fast Grants屆時能更快地做好準備。
派翠克・柯利森已成為另類科研基金的福音教士(evangelist),激勵其他領域的頂尖學者尋找贊助者來成立類似的基金。例如今年就有個針對「長壽研究」的快速撥款基金成立,也有其他科技業鉅子或年輕超級天才仿效柯利森。
柯利森說:「給最值得的人一萬美金,就有可能改變世界」。他希望這些來自科技業富人的錢,可以促成下一個重要的科學發現。他做到了,也為全世界的富人留下美好的典範。
附註:
派翠克・柯利森、泰勒・科文、派翠克・徐三人在Future網站聯名發表「我們在Fast Grants中學習到什麼」(What We Learned Doing Fast Grants),對美國科研經費的運用,提出強烈、直接的批評,頗有科技創業人的風格。他們對抗科學研究官僚化、機構化的信念是很清楚的,所以我就直接在文章標題裡點出來。
以下為本文引用出處:
- America Needs a New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e Atlantic)
- COVID ‘Fast Grants’ sped up pandemic science (Nature)
- What We Learned Doing Fast Grants (Future)
- This new charity offers scientists coronavirus grants in 48 hours (VOX)
- Patrick and John Collison: Stripe’s 30-something billionaires (Financial Times)
- How two Irish brothers started a £70bn company you've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The Guardian)
- Research grants, the silicon valley way (Free Think)
- Y Combinator, LinkedIn, Stripe founders pledge "Fast Grants" for COVID-19 fight (The Business Journal)
- A longevity researcher and wealthy backers launch fast grants to fund ‘crazy ideas’ in anti-aging research (Endpoin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