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內在的大師 —如何找到自己的靈性?

只有通過內在的大師,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生活的真正目的
Jia Lu — “Flight”
Jia Lu — “Flight”
在極端的物質主義下,許多人或許有這樣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與有可能是靈性的東西脫節了。而同時,也有一些人感到有一種「內在的東西」,正吸引他們進一步深入探討事物的靈性面向。在生命中總有一個時期,不管男人或女人開始意識到這種 「內在的東西」;雖然使用的術語彼此不相同,但在所有主要的宗教、精神哲學和傳統中,都包含許多關於它的內容。特別是在一些神秘傳統中,提到了那些接觸或重逢自己內在神性;有一些傳統認為這種內在靈性就是高我,是真正的個體性自我。我們也可以讀到那些偉大的神秘主義者,他們「在光的雲彩中,被集合到神面前」;或是那些被內在的光所啟發的先知,從此領會超凡的智慧和愛。這個「內在的東西」經常被神秘傳統表示為一種與神的接合點,是來自神之火的神秘火花;我們在這裡稱他為「內在的大師」。
對於一些尋求者來說,通往這種神秘體驗的道路是如此陡峭,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氣餒。他們認為:也許這條路對某些人來說是注定的,但絕不是他們,因為在他們看來似乎遙不可及。因此,他們給所謂神秘主義生活一個更寬鬆的定義,並降低自己的眼界,把這件靈性衣服裁剪成一個更合身的樣式。而對於那些少數不畏艱險的人來說,情況沒有更好;他們看到眼前眾多相互矛盾和複雜的路線圖,幾乎在要開始之前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這兩種人都沒看到任何內在大師的皮毛。
因此,為了使這條道路更加清晰,我們將考慮一些基本要素或許有所幫助。通過省略一些細節,我們嘗試建立一些基本原則,或一些能指引正確方向的指導性原則。
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有感知這種內在自我的能力,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大多數人受到現代科學的物質主義思維影響,我們允許自己在頭腦中形成的大量的懷疑。但這是一個錯誤,因為科學距離發現物質本質的隱藏秘密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當涉及到靈性方面時,科學更不應該被認為是權威。哲學家維根斯坦說:『人必須覺醒才能思考 — 也許大眾也是如此;而科學是一種讓他再次入睡的方式。』儘管科學在它自己的領域裡有著傑出表現,但它使用的工具是我們身體感官的延伸 ,無法探測或測量更微妙和更難以捉摸的靈性領域。他們可以把我們引導到門檻上,但不能再更遠了。為了越過門檻,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超越肉體及其感官,這個方法就是使它們安靜下來。如今一些科學工具的發現,似乎證實了這點:我們身體所覺察到的世界,事實上只是一種幻覺;如果我們的感官以不同的方式搭配運作,物質世界和它所包含的一切就會顯得非常不同,儘管物質本身沒有任何變化。此外,科學現在告訴我們,物質本身根本不是我們以前所認為那樣堅實,而更像是一個處於不同狀態和條件的能量振動海洋。鑒於這些發展,一些勇敢的科學家開始將量子物理學,和古代信仰創始人所確立的一些原則 ,將兩者相似之處進行對照。然而那些主流社會的人,依舊堅定不移地持反對看法。
儘管如此,如果我們想要更了解內在大師的話,很明顯我們不應該把目光放到科學,而應該看宗教和神秘傳統。教法學家魯米說道:「感官的光芒將我們引向塵世,而神的光芒將我們召喚到天上。」各派心理學家也對解釋這些疑惑做出了貢獻;他們證明了我們會不知不覺的受到本能天性影響,包括我們想什麼或做什麼事。那麽同理,與那些從下方(本能天性)升起的影響形成對比,是不是也有一些看不見的影響,從上方進入我們的意識頭腦呢?從神秘主義者的角度來看,我們任務是要更容易的接受這些來自上方的更高影響,並追溯到其來源 — 也就是在我們存在的最中心。
因此,從神秘主義教導的寶庫中,我們挖掘出的第一顆寶石就是「不要懷疑」。因為根據所有最真切的權威,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懷疑就像一片黑暗和陰險的烏雲,是一個阻礙,把內心的光關在外面,限制了我們任何可能實現的目標。莎士比亞說道:『我們的懷疑是叛徒,使我們失去了可能贏得的好處,因為我們害怕嘗試。』雖然我們不應該懷疑我們找到內心之光的能力,但大家稍作思考便能理解,真我之山不是一步就能攀登的。這不是在塵世上的一次轉世,也不是在幾次轉世中能完成的。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所以我們越早開始越好。但是,在我們對於眼前道路過於心灰意冷之前,我們其實可以先思考一件事:我們之所以現在積極尋求古老的回歸之路,是因為我們一定累積了很多轉世得到的經驗,而這些經驗是對發展如此重要。打個比方可能會更清楚。一個偉大文明的成長往往是在一代又一代,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中零星地展開的,例如:在我們這個時代之前幾千年的埃及,他的成就似乎需要從更早的時期開始發展,延伸到更多千年之前。儘管對我們的歷史學家來說,這些時期相關記錄已經消失了。同樣的,我們目前的自我尋求很可能不過是「重新拾起」對生命更大意義的追求,這種追求早在我們目前的轉世之前就開始了。與我們現代歷史觀的有限範圍相比,神秘傳統堅持認為,我們以前累積的成果是不會丟失的 — 如果我們知道在哪裡以及如何找到它的話。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用來表示「內在大師」的術語不計其數。古代的傳統也用許多不同的比喻,來描述發現他的居所的過程。古人用各種旅行、航行、朝聖、探險尋求、質變等等來象徵秘密探索的進展。他們之中有些人將其描述為類似於爬梯子的過程;而所有最偉大的神秘主義者見證表明,雖然梯子可以向上延伸到神的國度,但其下層階梯的一端卻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在此時此地。這很重要。如果我們收集的第一顆寶石是 「不要懷疑你發現內在大師的能力」,那麽第二顆肯定是「他事實上比我們所認為的更接近我們」。我們可以認為我們天性中無私、健康、充滿活力、積極追求的一面,事實上就是通向內在大師的下層階梯,也間接的就是我們的內在大師。在普遍情況下,一個內在的警告、一個鼓舞人心的想法,或對真正的美感的欣賞,它們起源於都可以追溯到我們自我之中那個更高的部分,只是我們通常沒有意識到而已。有志的神秘主義者所需要做的,就是認識到這些已經存在於他本性中的更高元素,確定它們的來源是內在大師,然後利用它們來邁出下一步。這聽起來很簡單,而且在本質上也很簡單;然而,每個曾經嘗試過的人都同意,雖然它的道理很簡單,但絕不容易達成。
這裡關鍵的問題似乎是我們本性的另一面,即消極、自私、懷疑和恐懼的一面,干擾了這個過程。因而我們來到了寶藏庫中的第三顆寶石:在我們能夠與內在大師建立完整和牢不可破的聯繫之前,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控制小我的最壞方面。我們能否控制內心和內在的平靜,是衡量我們是否能與內在大師接觸的準則;這是我們在前往道路上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直到最後抵達他的住所 — 在我們存在中看不見的中心。從我們正常、日常的意識來看,在內在的控制和平衡完全建立起來之前,內在大師或多或少仍然處於休眠狀態,無法正常運作,也無法將他的東西帶到我們的物質生活中。只要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低級激情和惡習,不能控制我們的恐懼和焦慮,那麽他在此時此地的幫助就必須被撤回。在其他傳統中,人們將內在大師與克里希納(Krishna)、荷魯斯(Horus)等聯繫起來,而在基督教傳統中的某些神秘文本將其與基督聯繫起來。對他們來說,神秘主義的生活是內在基督的逐步展開,隨著他們建立起來的內心控制和內在和平,基督對他們生活的影響也在增加。最終,當我們準備好了,且必要的準備工作完成時,基督,或內在的大師就會覺醒。坎伯 (Campbell) 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潛在的基督。神聖精神的觸摸喚醒了內在的基督,並使他與上面的基督結合。』無論我們願意把內在大師稱為基督還是其他名字,其實都不重要。無論我們選擇如何稱呼他,在我們稱之為「生命」的偉大冒險,任何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被他的光芒所解決。
從神秘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只有從內在大師出發,我們每個人才能發現我們的命運、我們的真實本性和在一切計劃中所處的位置。只有通過他,我們才能找到我們生活的真正目的,超越我們所有塵世間的職責和責任。找到內在大師的人,他們生活是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那些記錄自己內在接受基督之光的基督教徒,都認為自己像是重生一樣,變成了一個新的人。奇蹟發生了,他們被神的恩典所拯救,他們從黑暗中被引領到了光明。阿特金森 (Atkinson) 說:『在每個人的靈魂中都有基督原則,它一直在努力提升個人,使其實現真正的自我 — 這就是「救贖」和「拯救」的真正含義。基督是救贖者,這毫無疑問的由他們自己內在的轉變所證明。從那天起,他是他們的太陽,是他們內心的光和生命,是救世主,是天主,是和平的王子,在他們神秘的心靈中心登基。他確實是內在大師。米紹(Michaud) 說道:『當人的心靈覺醒時,天堂大開,面紗撕開,心靈升起,乘著狂熱的翅膀揚帆遠航……或在狂喜中沈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