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濁水漂流》中永遠失敗的露宿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港導演李駿碩的電影《濁水漂流》,講述的是一群露宿街頭的遊民,遭到政府無預警的強制清場後,在社工組織的幫助下控告政府,並展開了為時一年多的訴訟過程。從中亦揭開了這些露宿者的生活處境與難見希望的人生。其實此作與2020年香港導演黃慶勳的《麥路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都在處理香港無家可歸的遊民,但很明顯地,《濁水漂流》將露宿者生命裡的困苦與絕望,更加深沉地傳遞出來。
圖片來源:《濁水漂流》劇照

深水埗是窮人住的​

​以輝哥(吳鎮宇 飾)為首的一群露宿者們,他們長期聚居在香港的深水埗地區,卻因為清場的緣故而被強制驅離原本所在的地方。深水埗要開始建設高樓大廈了,到時候這些中產階級和菁英分子入住以後,哪裡忍受得了家裡附近有遊民徘徊?電影點出了香港這座城市在仕紳化以後,所衍生而出的種種問題。當然,仕紳化絕對是都市發展的必經之路。可是,卻很少有人會告訴原本居住在此地的人民,應該何去何從。​
​片中的深水埗就是整個香港的縮影,在深水埗要開發的同時,這群原本就存在的露宿者們反而成為了過街老鼠,被政府四處驅趕。輝哥一再強調:「深水埗是窮人住的!」除了想藉此宣示空間主權以外,話裡更迫切的意涵,還有對香港政府加速城市開發的同時卻未好好安排「窮人」去處的控訴與怒吼。電影裡,輝哥與後來加入他的年輕人木仔(柯煒林 飾),曾跑去附近一棟正在施工的高樓樓頂撒尿,大概可以算是對政府和社會不公的一種抗議吧。​
圖片來源:《濁水漂流》劇照

報悲情事以博取同情

​當社工人員何姑娘(蔡思韵 飾)找來記者想要報導露宿者被迫清場的事件時,記者在意的卻不是政府政策的失當或是露宿者抗爭的經過,而是露宿者們為何會流浪街頭,為何會接觸毒品。輝哥說,記者只想報導悲情的故事,來博取社會大眾的同情。而當露宿者問題被報導揭露以後,也的確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有念建築相關的學生跑來舉辦工作坊,內容是要做房子的模型,希望透過工作坊讓露宿者們能「建造理想中的家園」;還有舉辦迎新活動的學長姐,帶著學弟妹來體驗露宿街頭,希望能培養學弟妹的「歸屬感」。要一群無以為家的人建造理想家園?要在一群沒有歸屬的人身上尋找歸屬感?這簡直諷刺極了。電影據此揭示了另外一項嚴肅的命題:即是媒體的使命。以如此荒謬的情節,控訴著身為監督國家、政府的「第四權」,早已淪為譁眾取寵的利益工具。​
圖片來源:《濁水漂流》劇照

永遠失敗的露宿者​

與輝哥一樣的露宿者們其實都有毒癮的問題,而且他們之間還有著一項傳統:只要有人剛從牢裡出獄,其他人就會提供免費的第一餐(毒品)供出獄者使用。輝仔說,這是為了再次將他們拉下水,不想讓他們重新做人。說來可悲,一無所依的露宿者們在長久的相處裡早已形成如親友家人般的關係,但這樣的關係卻是極度扭曲又容易潰散的。唯有毒品,彷彿是彼此關係的黏著劑一般,讓他們不會輕易離開對方,如同戒毒一樣困難。​
​電影一開場也引用了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話,為露宿者的生存問題下了註解,足見導演應是深受巴特勒啟蒙的。熟知巴特勒的人都知道,她將視角更多地聚焦在分析性別和身體的操演意義上。而露宿者們通過影像的再現,就是一次身體操演的展示。然這個展示最終卻指向了不斷失敗、萬劫不復的黑暗深淵。誠如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沉重提出的「永劫回歸」(尼采語)思考一樣;這群流落在深水埗街頭的露宿者們,終究擺脫不了命運的複沓與輪迴。​
圖片來源:《濁水漂流》劇照
看《濁水漂流》時,內心是相當複雜的。我們就像是片中的社工人員何姑娘,不能全然理解與感同身受露宿者的艱難;能做的也只有從旁觀察和給予幫助。特別有印象的是,最後當輝哥隔著木板縫隙與何姑娘對話時,正是象徵著社會貧富與階級等一切差異的仍然存在,且難以改變。電影末尾,似乎能明白為何輝哥不是憂愁而是憤怒。因為,一個連「做錯事就要道歉」都做不到的政府,人民究竟還能對它抱有什麼奢望呢?​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影開始不久,當飛(柯震東 飾)和曉來(林哲熹 飾)在KTV裡唱起《北京北京》時,儘管背景映襯著一片漂亮的靛藍色燈光和印有紅色花朵的壁紙,畫面美不勝收,但卻難以激起情感的漣漪。電影就在這樣略顯尷尬又違和的氣氛下展開,同時也走向注定令人抽離而失落的結局。​
2021金馬影展奈派克獎,七部入選影片短評。包含《天晴有時》、《幻日手記》、《光陰解剖學》、《殺死一頭牛之後》、《金邊白樓青春夢》、《逆光夏戀》和《寂寞佔線中》。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每次看鍾孟宏導演的電影,不論是《失魂》、《陽光普照》還是最近的新作《瀑布》,從影像之中,彷彿總能察覺到其中些許突兀之處。像是《瀑布》裡,魏如萱半夜在走廊上唱歌,然後就這樣將整段曲子唱完;還有那場無預警的洩洪意外,都讓人不免心生疑惑,似乎有前後調性並不那麼一致的疑慮。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電影開始不久,當飛(柯震東 飾)和曉來(林哲熹 飾)在KTV裡唱起《北京北京》時,儘管背景映襯著一片漂亮的靛藍色燈光和印有紅色花朵的壁紙,畫面美不勝收,但卻難以激起情感的漣漪。電影就在這樣略顯尷尬又違和的氣氛下展開,同時也走向注定令人抽離而失落的結局。​
2021金馬影展奈派克獎,七部入選影片短評。包含《天晴有時》、《幻日手記》、《光陰解剖學》、《殺死一頭牛之後》、《金邊白樓青春夢》、《逆光夏戀》和《寂寞佔線中》。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每次看鍾孟宏導演的電影,不論是《失魂》、《陽光普照》還是最近的新作《瀑布》,從影像之中,彷彿總能察覺到其中些許突兀之處。像是《瀑布》裡,魏如萱半夜在走廊上唱歌,然後就這樣將整段曲子唱完;還有那場無預警的洩洪意外,都讓人不免心生疑惑,似乎有前後調性並不那麼一致的疑慮。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世還作人》是澳門獨立製作電影,澳門不得志的青年阿明,因為性格懦弱,不管在家中或工作場合都無立足之地,讓他有想搬出去住的想法,而遇上不擇手段想要往上爬的地產經紀阿娟。出去住的生活依舊無改善,阿明開始想要轉世,而他想轉世的不是新人生,而是一張任人使用的紅色膠凳椅,眼前的阿娟似乎也是一個轉世而來的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座陳舊的地下道有幾條出入的通道,本來偶爾還有行人為了方便會想要行走穿越,不過隨著聚集的遊民長期佔據下,後來也就變得幾乎沒有人會想利用,這裡就像是民眾和政府默許的遊民收容所,畢竟要如何安置這麼一大群的遊民可是會讓政府傷腦筋的問題。 秀雅在這人行地下道棲身了一段時間,過著和阿隆各取所需的生活…
Thumbnail
睏寐之際 其實我覺得近期最值得最讓我感動的是睏寐之際,這部是紀錄片,你可以知道這個資訊就好,且讓我說說為什麼。本片用六組左右的真實身分講述他們在當代臺灣的生活與觀點。英文片名睡母是民俗神話,開頭從學齡前的小嬰兒視角出發,之後用29歲的女游泳教練、新居落成的夫婦、政治人物小組的成員、喪偶的貴婦還有旅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旅人說:「哪有不想回頭的浪子,可是...岸在哪裡?」 這句話,是我進監獄服務時,在某次團體中一位學員講的話,短短的幾個字卻化為許多尖銳的針戳進我的心,酸酸刺刺痛痛的;而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家族極道物語》,使我回想起當時的話及感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來世還作人》是澳門獨立製作電影,澳門不得志的青年阿明,因為性格懦弱,不管在家中或工作場合都無立足之地,讓他有想搬出去住的想法,而遇上不擇手段想要往上爬的地產經紀阿娟。出去住的生活依舊無改善,阿明開始想要轉世,而他想轉世的不是新人生,而是一張任人使用的紅色膠凳椅,眼前的阿娟似乎也是一個轉世而來的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座陳舊的地下道有幾條出入的通道,本來偶爾還有行人為了方便會想要行走穿越,不過隨著聚集的遊民長期佔據下,後來也就變得幾乎沒有人會想利用,這裡就像是民眾和政府默許的遊民收容所,畢竟要如何安置這麼一大群的遊民可是會讓政府傷腦筋的問題。 秀雅在這人行地下道棲身了一段時間,過著和阿隆各取所需的生活…
Thumbnail
睏寐之際 其實我覺得近期最值得最讓我感動的是睏寐之際,這部是紀錄片,你可以知道這個資訊就好,且讓我說說為什麼。本片用六組左右的真實身分講述他們在當代臺灣的生活與觀點。英文片名睡母是民俗神話,開頭從學齡前的小嬰兒視角出發,之後用29歲的女游泳教練、新居落成的夫婦、政治人物小組的成員、喪偶的貴婦還有旅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旅人說:「哪有不想回頭的浪子,可是...岸在哪裡?」 這句話,是我進監獄服務時,在某次團體中一位學員講的話,短短的幾個字卻化為許多尖銳的針戳進我的心,酸酸刺刺痛痛的;而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家族極道物語》,使我回想起當時的話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