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漲價,但要對的起自己的商品與消費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以漲價,但要對的起自己的商品與消費者

你可以漲價,但要對的起自己的商品與消費者

疫情趨緩之後,生活必需品漲到有感,讓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又找到更合理的素材可以嘴這個社會現況,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舉兩得,紓壓、又交朋友。

日子終究還是得過,可以不買亂七八糟的虛榮品,但吃吃喝喝總少不了。各家集團餐廳跟著股市當個死多頭,就連便當店的飯菜都開始吃不飽,影響比較少的大概就是手搖飲,香精少滴個兩滴、果糖少加個幾CC降低成本,結果反而更健康了一點。說真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來反串的,面對這些時事,只能幽默的開開自己玩笑,幸好,我們都還活著。

商人做生意,拿到合理的毛利本來就天經地義,持續經營下去,我們才能一直吃到我們想吃的、玩大家想玩的,否則店家倒光光了,你我再有錢都沒地方花。最後只能放在銀行,讓金融機構拿去借給信用卡戶賺取循環利息,大家都成了合法高利貸的幫兇。好了,我真的覺得扯太遠了。

各種成本上升,八成的店家會想辦法壓低各項成本支出,來維持原有的毛利,但成本這種東西,一旦控制到一個程度,就會讓品質開始出現問題,這個問題有可能是便當變少了、衣服變薄了、賣場的各項商品包裝變得更小了。
東西變少了,可以多買一份,補足原本常用的耗品量;衣服變薄了,你不可能一次買兩件疊在一起穿,便當內容變少了,更不可能一次買兩個來吃。有些下滑的產品品質是無法靠數量去取得平衡,一旦失去原有的水準,原本死忠的顧客就會產生動搖,最後慢慢流失。

那他們去哪了? 他們去找類似當初的你,尋找比你現在更貴一點的你,因為你帶給他們的回憶跟產品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為了成本而妥協的你,已經不是原有的你。台灣人的本性善良,總是不好意思當面跟你說,你可以漲價,不要做這麼爛的商品,要對得起自己的產品,所以只好默默離開,到最後,自己都不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堅持不漲價、影響產品本質,弄到最後,消費者反而去尋找一個更貴的來取代你,因為品質才是最終選擇的判斷因子,結果累得半死,還得不償失。
當然,有些人會說只要漲價就不買,秉持現有的價格才是購買的合理數字,但我相信,未來只要發現有更便宜的,他們會毫不考慮地離你而去,因為他只在意那個消費的數字,並不在意商品本身帶來的價值。

漲價、不漲價,都有各自的說法跟堅持,但這個堅持要評估自家的商品能不能保有原本該有的期待感。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對於一個產品的價格上限會有一個隱形的天花板,這個天花板是關鍵的經營分界點,越過了天花板,所面臨的可能是另外一群完全不同的受眾,若死守在原本的消費水平,商品價值的降低是否還可以符合原本消費者的期待,只能等待調整後市場的反饋,就是這麼兩難、沒有答案。

最後,唯一能夠判斷對錯的依據,就看看營收是否能夠維持在水平之上,若能撐住,表示策略符合市場期待,若撐不住,也千萬別把價格降回來,離開了、就很難再回來,改來改去,會讓留下來的一頭霧水,想辦法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會是更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EP.49、文案,很重要,要賣就要會寫
延伸閱讀:EP.19、品牌異業合作如何操作?

「市場買單、你才叫品牌」
第一章 新創品牌
第二章 策略管理
第三章 定位市場
第四章 經營心態
第五章 未來的市場

博客來 https://lihi1.cc/an2Sh
誠品線上 https://lihi1.cc/fDLNG
金石堂 https://lihi1.cc/DHgYw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3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冠疫情後,全球都面臨通膨的龐大壓力,尤其在民生消費產業更是明顯。我經常在住家附近的某A連鎖早餐店用餐,因為乾淨、價格合理(還不到便宜)、還不難吃(也不能說極美味)、離家近(走路約1分鐘),最重要的是可以使用app預約點餐,這點讓我非常愛用,因為出門前訂餐付款,到店時直接享用。 而年初雞蛋缺貨事件後
Thumbnail
新冠疫情後,全球都面臨通膨的龐大壓力,尤其在民生消費產業更是明顯。我經常在住家附近的某A連鎖早餐店用餐,因為乾淨、價格合理(還不到便宜)、還不難吃(也不能說極美味)、離家近(走路約1分鐘),最重要的是可以使用app預約點餐,這點讓我非常愛用,因為出門前訂餐付款,到店時直接享用。 而年初雞蛋缺貨事件後
Thumbnail
上一篇 002-產品 跟大家聊到:如何打造自己的產品,這一篇要跟大家分享,有了產品跟品牌名稱之後,要怎麼定價與實際會有哪些通路可以走。
Thumbnail
上一篇 002-產品 跟大家聊到:如何打造自己的產品,這一篇要跟大家分享,有了產品跟品牌名稱之後,要怎麼定價與實際會有哪些通路可以走。
Thumbnail
每天,我們進出便利商店,有沒有注意到零食、飲料的打折優惠? 我們偶而會看到原價打8折的優惠,但我們更多時候會看到第二包6折,第二杯咖啡七折,咖啡買三送一,第二包十元,或者是A麵包+B飲料59等折扣搭配。 有沒有注意到士力架巧克力,包裝從大條45元,變成1/3的尺寸,價格28元。 報價的金額 同樣,
Thumbnail
每天,我們進出便利商店,有沒有注意到零食、飲料的打折優惠? 我們偶而會看到原價打8折的優惠,但我們更多時候會看到第二包6折,第二杯咖啡七折,咖啡買三送一,第二包十元,或者是A麵包+B飲料59等折扣搭配。 有沒有注意到士力架巧克力,包裝從大條45元,變成1/3的尺寸,價格28元。 報價的金額 同樣,
Thumbnail
釀造者必然不可能像零售業者一樣遍布全台,有數以千計的第一線銷售人員能處理如此數量、面向的消費者,零售業者能為釀造者的產品找到更合適的客人,為他創造銷售量、增加獲利,成為長久之道。
Thumbnail
釀造者必然不可能像零售業者一樣遍布全台,有數以千計的第一線銷售人員能處理如此數量、面向的消費者,零售業者能為釀造者的產品找到更合適的客人,為他創造銷售量、增加獲利,成為長久之道。
Thumbnail
你可以漲價,不要對不起自己的商品 疫情趨緩之後,生活必需品漲到有感,讓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又找到更合理的素材可以嘴這個社會現況,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舉兩得,紓壓、又交朋友。 
Thumbnail
你可以漲價,不要對不起自己的商品 疫情趨緩之後,生活必需品漲到有感,讓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又找到更合理的素材可以嘴這個社會現況,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舉兩得,紓壓、又交朋友。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