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Facebook在十七世紀就已經誕生,那我們一定會在「靠北老闆」這個粉絲專頁上看到一位C.E.S.的匿名作者發文爆料,指責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今印尼亞加達)總部的高層,由於小氣、愚蠢與自負所造成的一連串失誤,因而白白將福爾摩沙這個金雞母,拱手送給鄭成功。
可是,當年並沒有Facebook,因此C.E.S.的爆料只能寫成書出版,讓我們得以由荷方角度,深入了解鄭成功攻台之役,荷蘭人之所以吃了敗仗的關鍵因素。
這位匿名為C.E.S.的作者是誰?根據學者推斷,他正是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後一任長官揆一(Frederic Coyett, 1615-1687)以及他的同僚。1662年,他在熱蘭遮城遭鄭軍圍困九個月後,被迫投降,搭船回到巴達維亞。然而,揆一不僅沒有獲得公司體恤,還因為丟失台灣而遭到起訴,甚至被判處死刑。
1675年,他寫下《
被遺誤的台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試圖為自己及台灣評議會(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高決策機構)平反,娓娓道出這一場戰爭的始末。在匿名的保護下,整本書赤裸裸地揭發公司高層接二連三的錯誤決策。
讀完之後,你不僅會對這一場台灣歷史轉捩點的著名戰役,產生更加宏觀的認識;也可能會看到一張你非常熟悉的「慣老闆」嘴臉,而恨得牙癢癢的,拳頭跟著也硬了……
從戰事爆發前到戰敗投降,巴達維亞總部高層做出了哪些慣老闆的常見行為呢?我歸納出以下三點:
- 小氣摳門,該花的錢不敢花
- 不明就裡,只愛聽花言巧語
- 背黑鍋你來,送死你去
以下一一說明:
小氣摳門,該花的錢不敢花
早在1658-59年,荷軍與鄭軍正式開戰之前的兩、三年前,就有無數漢人為躲避鄭軍與滿人之間的戰火逃到台灣。荷蘭人因而得知鄭軍不敵滿清,節節敗退至廈門。再這樣下去,鄭成功拿下台灣作為反攻據點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