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你的校園從未友善過:從暴力到暴力,二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哪些校園種族歧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一架,打了二十年
近日輔仁大學原住民同學在匿名社群網站上被公然種族歧視言論傷害的事件,引起諸多討論與關注;我們透過網路搜尋找到的報導,顯示在二十二年前的台灣,那場看似單純的國中打鬥,其實反映出的是「平地人」與「原住民」從未彌合的族群衝突,因為欠缺體制內的支援,這一場對抗種族歧視的架,至今還在打……
1995年5月26日
水里國中六位平地學生持木棍鐵棒圍毆兩名布農族學生,造成學生「頭破血流,倒地不起」,在後續報導中受訪者反映,該校種族歧視氛圍嚴重,比如時常取笑原住民同學「一包加兩包(三包,諧音山胞)」,亦引起社會關注。雖然受害者家長與原運團體抗議要求道歉並設立「種族歧視法」,但迄今政府未針對校園種族歧視具體立法與建立應對種族歧視機制的作為。
2012年至2013年
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劃於各大學推動時,錯誤呈現原住民族文化,以其低俗與無知的形象,反映出國內大學學生普遍以表演取代對文化真實理解之現象,再次傷害原住民族人與學生。
2016年2月
實踐大學於接待日本參訪學生時,於校內排灣族石板屋旁立牌告示為「野人;原始人」引起抗議。事件傳開後學校撤牌並於網站發布道歉聲明,稱其學生翻譯不察、老實時間不夠無法複查造成疏忽。不過傷害已然造成,我們無法得知參訪的日本學生是否已接收錯誤資訊。
2017年5月19日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於該校校慶創意啦啦隊錦標競賽時,挪用類似阿美族服裝元素進行表演,引起原住民族同學之關注。後續經過校內原住民社團與該系同學溝通,以共同聲明方式說明澄清,也獲得該系同學致歉與改進之承諾。
2020年6月
台科大學生轉貼該校《台科校園誌》第13期,其中文章段落嘲諷原住民分數再也沒有1.35倍,遭到質疑。指導老師辯稱刊物為學生作品,不知為何被針對。校方亦未妥善處理,此事件持續加深原住民族刻板印象與負面連結。
2020年12月16日
政大搭蘆灣社同學遭到其他同學以「原住民穿露背裝叫什麼?後空番(翻的諧音)」的惡劣玩笑揶揄,後續雖然社團同學做出正面聲明拒絕歧視,但在該校臉書交流版仍出現更多不友善字眼與回應。政大於事件後啟動身心諮詢服務,允諾將對師生推動促進族群文化敏感度之課程,校方亦發表聲明要堅定面對歧視,「創造多元、尊重以及平等的友善校園」。
2021年11月
輔仁大學努瑪社原住民同學於深夜練習時發出噪音,卻意外遭到同學及網友在匿名社群網站以種族歧視言論攻擊與侮辱,事後社團同學公開聲明為噪音道歉,並公開譴責歧視言論。該校原資中心亦發表譴責聲明,不過無從得知後續是否提供足夠資源與諮詢措施提供校內師生,校方也並未做出任何聲明與處理機制。


在這些我們所熟知的事件之外,未被關注與報導的校園種族歧視不代表不存在,如果我們要推動體制改變,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我們要誠摯邀請您以個人或團體身分加入連署,一起呼籲教育部兩點要求:


一、教育部應召開公聽會,盤點全國原資中心的各項資源與問題,積極引進族群平等與推動族群主流化。


二、建立各校對於歧視事件之處理機制,提供原資中心足夠之權限和資源以因應當前困境。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希望能邀請你轉發給更多人知道,透過你的行動來發聲,透過你的發聲,讓你的同學跟朋友有機會在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下,認識與接納彼此;不論是原民或非原民生,我們都一樣需要反種族歧視的教育環境,這是我們身為島嶼的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負擔。讓我們一起努力。

歡迎追蹤分享,自由留言討論。
Buan月亮說話臉書
Buan月亮說話Instagra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我們不能持平地看待每個族群的生活經驗,就會不小心落入單一文化史觀的陷阱,阻礙不同文化交流發展的可能。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中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意識到,帶頭祭拜鄭成功就是在阻礙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那我們只能說,原住民族對政府不再信任,將是必然的結果。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如果我們不能持平地看待每個族群的生活經驗,就會不小心落入單一文化史觀的陷阱,阻礙不同文化交流發展的可能。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中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意識到,帶頭祭拜鄭成功就是在阻礙轉型正義與歷史正義,那我們只能說,原住民族對政府不再信任,將是必然的結果。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那時我才發現,一味地忍受是不行的,在某個時間點始終會爆發,適當的反擊是必須的,而且可能可以有效地改變事情。 我知道校園欺凌在很多地方也有,被欺凌者遇到的情況也不同。今天我寫出這經歷,其實在10多年後的現在,回想起這些經歷,仍是有剌的,仍是會痛。但是我很感激當初的自己,學會了反抗...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那時我才發現,一味地忍受是不行的,在某個時間點始終會爆發,適當的反擊是必須的,而且可能可以有效地改變事情。 我知道校園欺凌在很多地方也有,被欺凌者遇到的情況也不同。今天我寫出這經歷,其實在10多年後的現在,回想起這些經歷,仍是有剌的,仍是會痛。但是我很感激當初的自己,學會了反抗...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Thumbnail
去年年底,臺灣發生國中生割頸殺死同校同學的悲劇,震驚社會。涉案的女學生多次在網路上嗆聲「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一條無辜的生命消失了,卻沒有任何悔過之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未成年人是不是成為犯罪的三不管地帶呢?如何杜絕校園暴力? 本集許律師將討論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問題。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