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學生毆師事件:融合教育與特殊教育的挑戰與前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台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一起一名特殊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失控情緒,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了社會關注和討論。這一事件再次凸顯出台灣特殊教育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事件分析

根據報導,這名學生是一位特殊教育生,可能存在情緒障礙等狀況,導致他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出現行為失控的情況。此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也是導致衝突升級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學生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而老師也未能及時理解和回應,就很容易導致誤解和衝突的產生。

然而,該事件發生後,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關於特殊教育生應否與一般生就讀同一班級的討論。媒體和社群平台上的言論充斥著特教生應該自成一班的聲音,許多留言很多都是對特教生、對融合教育的批評與誤解。根據《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生可以根據個人意願和需求決定是否就讀一般學校,學校無法「拒絕入學」。然而,這也引起了對於融合教育在實踐中的挑戰和討論。

融合教育是什麼?

根據教育百科的解釋:「融合教育指的是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同儕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的方式,它強調提供身心障礙兒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隔離的環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併為一個系統。」

美國教育重建與融合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Restructing and Inclusion, NCERI, 1994)對融合教育的定義和理念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融合教育並非單純地拒絕特殊教育服務,也不是以犧牲其他學生的教育權益來迎合少數學生的需求。相反地,融合教育強調將所有學生(包括重度障礙者)納入普通學校就讀,並在其住家附近提供學習環境,安排合適的班級和年齡組別。同時,融合教育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及教師所需的支援服務和協助,確保每位學生在課程學習、行為和社交方面都能取得成功。

簡單來說,融合教育是一項「尊重和接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提供差異化教學」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式下取得進步,同時也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助,促進情感和社交技能的發展。

為什麼要進行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出現背景主要是出於對傳統特殊教育模式的批評,以及對教育公平和社會正義的追求。以下是融合教育興起的一些背景和原因:

  1. 教育平等與人權: 融合教育符合對教育平等的追求,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教育,不論其身心狀況。
  2. 多元化社會的需求: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學生群體呈現出更大的差異性,包括文化、語言、社經地位和身心狀況等。融合教育致力於讓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學生共同參與學習,促進理解、尊重和多元化。
  3. 法規與國際標準: 許多國際組織和條約,包括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都強調教育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例如《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強調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平等的教育權利,鼓勵各國推動融合教育,以消除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歧視。
  4. 學術研究與實證效果: 有研究顯示,融合教育有助於提高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社交技能的發展,同時對其他學生也有正面的影響。這些研究結果強化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其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趨勢。
  5. 社會觀念的轉變: 隨著社會觀念的演變,人們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價值觀發生變化。對於差異性的接受和尊重,以及強調個體差異的價值觀,使得融合教育在社會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融合教育的實施主要是為了解決過去特殊教育中將特殊生與普通生隔離,結果反而使特殊生更難以適應外在環境的問題。融合教育提供一個包容性的學習環境,讓特殊生有更多機會與同儕建立關係,練習適應社會生活。同時,對普通生來說,融合教育讓他們對特殊生能夠有更多的認識、更容易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對於特殊生日後融入社會是有幫助的。

融合教育的優缺點

融合教育​立意良善,是一個涉及多方利害關係者的教育模式,同時也有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優點和缺點。以下是對於融合教育的推行和實施所提出的正反面觀點。

融合教育的優點

  • 提供平等機會:讓所有學生,包括身心障礙學生,有機會在一個共同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 適應社會生活: 特殊生接觸一般生的社交和活動,與同儕建立更多友誼,提供特殊生更多互動與刺激,有助於將來的生活適應。
  • 增進理解與尊重: 讓一般生和家長能理解和尊重每個人的異同,促進社會的多元接納,減少對身心障礙者的偏見和歧視。

融合教育的缺點

  • 教師負擔大:教師需要針對普通班和特殊生分別準備不同的教材、教法和評量方式,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的需求。
  • 教學內容不適合: 普通班的教學內容通常以普通生為主,對特殊生來說可能不太適合。此外,同時接受不同教學方式可能導致混淆,使特殊生難以適應。
  • 班級管理挑戰: 處理特殊生的偏差行為可能會對班級的教學進度產生干擾,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

從「融合」到「整合」:臺灣特殊教育的現況

融合教育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然而,在臺灣,融合教育往往變成了將特殊教育生安排在普通班級中,而不是真正的融合。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間的界限依然存在,儘管特殊教育學生被納入主流學校,但在教學實踐上,他們往往被置於一個與其他學生有所區隔的位置,無法真正融入主流教育的懷抱。教師和學校難以因應不同學生的需求,特殊教育與一般教育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

融合與整合背後的差異

在教育領域中,「融合」與「整合」是兩個核心概念,但其實背後所承載的理念與實踐有著根本性的不同。融合教育強調將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學生納入同一個學習環境中,並透過調整教學方法、內容和環境,實現他們的平等參與和學習。而整合教育則是將特殊教育生安置於主流教育機構,讓他們適應現有的教學體系和環境。

「融合」與「整合」的實踐差距

雖然臺灣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早已保障特殊教育學生的教育權利,但實際的情況卻往往遠離了融合教育的理想。許多學校在面對特殊教育生時,更傾向於將他們從主流教育中隔離出來,安置在特殊教育班或資源班中,形成了「整合」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下,特殊教育生與普通生的互動被大幅減少,學習環境也難以適應他們的特殊需求。

評論端觀點

以評論端個人的經驗為例,我在學校中也曾跟特殊教育的同學同班過。就我的觀察,雖然他們在教室中與其他學生同坐,但在課堂上,很難完全參與教學活動。不過這樣的方式確實幫助他們與其他同學建立了關係,在班上結交到不少朋友。

這次的新聞事件也顯示出,融合教育的實施確實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校方被指責未能充分告知代課教師有關特殊學生的狀況,顯示出管理和支援上的不足;代課老師因為事前未獲知學生的特殊情況而感到無奈和不知所措;學生可能因為情緒失控而感到困惑和挫折,同時也可能因為事件的後續影響到學業和人際關係。

然而,對於特教生應該自成一班的言論,評論端認為這並不能處理核心問題,解決發生問題的人,問題仍會再度浮現。這就好像割掉雜草的葉子,它們看起來好像消失了,但還是會長回來。教師需要更多的相關培訓和保障,學校也需要針對學校管理和特殊教育支援等方面進行改善,社會上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讓融合教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所有學生提供一個公平、包容的學習環境。

avatar-img
duaniverse
6會員
18內容數
🪐Thrive in Your Universe with Duaniverse 在這個沙龍上,我記錄了我作為一個想成為自由人的旅程,並分享了我在過程中學到的任何有用的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4 年第九屆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揭曉,兩個最大獎項「超級新星獎」與「新北精神獎」分別由實驗短片《環遊世界 2023》與劇情短片《明天太遠 今天太短》獲得。
Thumbnail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以公部門主辦之經費支持、專注鼓勵學生的影像製作為主軸,建立自成一格的定位,有望持續深耕影響力。對於常態上經費拮据的學生製作,明確且豐沛的獎金獎勵可以產生支持效果;而別於專業影像工作者身分的學生短片作品,亦在評選與鼓勵的方向上,有機會引入相對多樣而自由的觀點,帶來意料之外的刺激。
Thumbnail
短片是電影創作的起點。對比於劇情長片,短片在有限的時間內說故事,商業價值較低,難以院線放映,連帶無從回收成本。因此有導演建議將短片視為練習,不要考量市場,盡情去天馬行空、恣意嘗試各種可能。亦有前輩說,短片是創作者的名片,讓人得以評斷潛能以及累積作者性格。
Thumbnail
約翰・伯格說過:「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紀錄片作者無論是以自己或他人為主角,關注的核心均離不開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片作品帶領我們注視著生活週遭的人事物,關注他人亦反思自我,在此同時,也讓我們看見拍片者的勇氣與誠意。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2024 年第九屆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揭曉,兩個最大獎項「超級新星獎」與「新北精神獎」分別由實驗短片《環遊世界 2023》與劇情短片《明天太遠 今天太短》獲得。
Thumbnail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以公部門主辦之經費支持、專注鼓勵學生的影像製作為主軸,建立自成一格的定位,有望持續深耕影響力。對於常態上經費拮据的學生製作,明確且豐沛的獎金獎勵可以產生支持效果;而別於專業影像工作者身分的學生短片作品,亦在評選與鼓勵的方向上,有機會引入相對多樣而自由的觀點,帶來意料之外的刺激。
Thumbnail
短片是電影創作的起點。對比於劇情長片,短片在有限的時間內說故事,商業價值較低,難以院線放映,連帶無從回收成本。因此有導演建議將短片視為練習,不要考量市場,盡情去天馬行空、恣意嘗試各種可能。亦有前輩說,短片是創作者的名片,讓人得以評斷潛能以及累積作者性格。
Thumbnail
約翰・伯格說過:「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紀錄片作者無論是以自己或他人為主角,關注的核心均離不開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片作品帶領我們注視著生活週遭的人事物,關注他人亦反思自我,在此同時,也讓我們看見拍片者的勇氣與誠意。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臺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發生了特殊教育學生對老師進行攻擊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事件再次凸顯出臺灣特教面臨的挑戰,也促使人們對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效果進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