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思考我的光

    這算是很硬的一本書,作者本就是不受框架形式及組織架構限制的人。
    思想無邊際,做事確實踏實,講求效用。
    所以,企管商管那些講究組織成就工作效能的理論,幾乎完全無法套用在他身上。也不是我行我素,但是他說:追求世俗成功,反而做小自己。也說:立刻找到答案,是件可怕的事。再來一句:人如果選擇總是輕鬆的路,失敗時很可能就不會激起和挫折對戰的精神,當然也不會有奮力向前的勇氣。
    我們先來看看,說這些話的中村修二,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的過人之處:
    中村修二是二○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 他在一九九三年以突破性的工法, 研發出以「氮化銦鎵(InGaN)」為基底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被稱做為「愛迪生後的第二次照明革命」,他也因這項改變人類影像世界的發明,而獲得「藍光教父」的稱號。 他本著好奇初衷,在專業領域孜孜不倦投入研究,不甩日本公司的組織層級上司主管會議流程,成為公司的孤鳥,而且是大家都厭惡的不社交人種。最後當發明成果給於公司帶來巨利益後,竟然只獲得兩萬日幣獎金,其餘一切歸於公司。這結果豈是他可以接受?!也因此最終放棄日本籍,移民美國。並且和日本母公司進行專利訴訟,他自認是日本公司組織文化的受害者,所有成就都要歸於公司,公司員工是不必被重視個人價值的。上述的組織文化,也正是組織不進步破敗的最大因素。
    所以說這本書是很硬的,中村修二對於其專利led的研發過程描述頗多,非理工背景的讀者讀起來相當吃力。再者,若然對日本公司組織文化無認知,亦很難知道作者憤怒之處。放下書本,對於作者無比佩服,隻身要對抗組織,融入或者特立獨行,是兩難的選擇。我們讀過太多組織理論,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便說過:一個領導者應該承認,個人的能力是極為有限的,一個人若做能力以上或以下的工作,都容易遭到失敗。為了避免能力發揮上的缺點,更應該分層負責,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科學的方法。中村修二若在松下公司,鐵定被判定不適任的啊。
    其實這就是看書最大的樂趣,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好,好與不好,各有千秋,不用急著下判斷,廣於閱聽,開放胸襟,自然獲益良多。
    文末引用中村修二的話:畢竟,人生不過是一連串的偶然,到哪都要能坦然面對,盡己所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