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金馬 58|和你告別的暖冬──《美國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看完《美國女孩》彷彿從一個沈睡已久的惡夢中清醒。看見自己是如此不願意面對和承認、母親早已離開我的事實。

阮鳳儀導演說,這個故事是她對青春的告白,這一頁很沈重,需要很多的勇氣才能往後翻到人生的下一章。我看了很多次《美國女孩》,每一場都有導演的映後座談,每一次我都想舉手跟阮鳳儀導演說:「謝謝你,謝謝你讓我醒過來,這是你青春的告白,也是我和我母親的告別。」但我每一次都無法舉手,無法在大庭廣眾之下講出我這輩子最深的傷痛。

我沒有想到,主角芳儀的故事會和我的童年如此重疊。和她一樣,我有一個罹癌的母親,看電影的時候我很難受,我彷彿看見離開我很久的媽媽活生生地從銀幕走出來。那時我想天啊!媽媽,我都忘記你是如此這般,如此痛苦,如此愛我。

raw-image

芳儀不懂,為甚麽生病的母親會變得如此黑暗,把死亡掛在嘴邊,我回想當時我的母親也是如此。病痛使她虛弱,她不能保證能陪伴我多久,可是她無法停止愛我,所以才會如此痛苦。如果沒有我,或許她可以更坦然地面對癌症和死亡。媽媽和王莉莉一樣,不斷地和身邊的人交代後事,交代大家要好好照顧女兒,交代我要好好堅強。即使到了現在,過了 14 年,我都還記得她躺在病床上交代我要好好跟著外公外婆。可惜我還小,沒有聽出她的話中話,我只當她叫我不要在醫院亂跑。現在想起來只有滿滿的不甘心,我多想告訴她:「我不想跟著別人,我只想跟著你。」

人生透過癌症教了身為女兒的我最深的一課,透過死亡來讓我了解這首纏繞著我生命的母愛之歌。就像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 和 《比海還深》一樣,電影中總看不見那位離世的家人,可他們的死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骨血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掌控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能理解為什麼芳儀會生氣,氣這個總是把死掛在嘴邊的母親。正值青春時期的少女,癌症和死亡對她來說如此突兀,當我看到芳儀枕在自己母親腿上問她:「媽媽,你可不可以不要死?」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我這輩子一直沒有問出口的問題,因為沒有人能回答我。當王莉莉溫柔地回答:「媽媽真的好愛好愛你。」我也終於知道我失去了什麼。因為這世界上,只有跟我分享一半血液的媽媽才會一無反顧地愛我吧。原來這是一場無止境尋找母親身影的噩夢,而我在芳儀的幫助下,從噩夢中醒來,在電影院的座位上醒來,看清楚事實。

raw-image

電影中的梁宗輝也使我看見爸爸的身影。他撇開視線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妻子可能會離開自己,他多想緊緊地抓住生活中僅存的幸福,但癌症卻擅長打破這種寧靜。電影中全家人開心地在客廳染著頭髮,下一刻他卻發現莉莉放在桌上的安寧照護簡介。癌症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房客,你不願意跟它住在同個屋簷下,它卻無時無刻提醒著你它的存在。宗輝最後一刻坐在樓梯上的模樣,讓我想到父親當時跪在媽媽遺體前的模樣,或許這就是中年男子最脆弱的時刻,不管是愛還是死亡不過都是一體兩面,能夠擊潰所有假象使人露出內心最脆弱的模樣。母親生病的那段時間我也和父親非常要好,媽媽因為化療在廁所嘔吐,爸爸會在房間念《西遊記》給我聽。小時候不懂爸爸為何還是如此正常,可以上班、工作、賴床甚至還是會跟媽媽爭吵。我記得媽媽總是很生氣,覺得爸爸不照顧她、不願意陪她面對人生的盡頭。跟母親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充滿失落,但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總可以撇開視線忘記這些痛苦。身為家人的我們要如何和一個隨時可能奪走摯愛的殺手共處一室?

看電影時我很害怕,我希望最後王莉莉不要死,我希望芳儀可以在母親的陪伴下繼續活下去。我媽媽和莉莉一樣,頭髮一把一把地掉落,最後她一無反顧地剃了光頭戴上頭巾,不在意眾人的眼光繼續接我上下學。第一次看見媽媽的光頭時,我笑了很久,她生氣地不跟我說話。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她真是勇敢,如果是我,我一定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失去這些女人的美好,例如秀髮、例如乳房。而莉莉也是,面對自己掉落的髮和少了一塊肉的乳房,她還是鼓起勇氣繼續煮飯繼續打掃家裡、繼續愛著自己的女兒和丈夫。

raw-image

導演說整部電影故事雖然沈重,但色調是越來越明亮的。我想,這就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吧。爭吵、誤會之後,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選擇留下的人卻會更堅強。而片尾的配樂也是,簡單的音符簡單的鋼琴聲帶出理解之後的惆悵和繼續往前的勇氣,並不像夏天的艷陽一樣照亮所有人的心,而是和暖冬一樣,打在我們的臉上,剛剛好的熱度。電影沒有要教會觀眾如何去愛罹癌的親人,也沒有要讓大家看見如何修補失和的家庭,而是真實呈現生活中有很多不完美,但我們可以選擇一起走下去。我猜,這才是讓很多觀眾看完,都難過得不能自己的原因吧。因為我們意識到痛苦永遠都在,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勇氣來擁抱它。

我反覆問著自己該怎麼辦?我該怎麼接受這個沒有母親的世界。可答案就和電影的標語一樣簡單:心心相印。是啊,一顆心緊緊貼著另一顆。母女之間的愛或許可以超越時間甚至是死亡吧?我看過媽媽的日記,反反覆覆寫著血濃於水,不可抹滅。她剛過世的的隔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和她在一片稻田上手牽著手,遠處我父親緩緩走來,媽媽認真地告訴我:「你要跟著爸爸。」猛然一回想,這一路上我跟父親如何跌跌撞撞地走來?失去她的痛,還有誰能比爸爸更理解?這就是心心相印吧?

媽媽對我的愛從未離開,就算她的肉體已經消失,靈魂卻可以透過愛繼續參與我的生命。媽媽知道世界上只剩下和我分享另一半血液的爸爸,能無條件愛著受傷的女兒。或許隨著時間,我可以慢慢學會擁抱我的失落,並認真地去感受到她留在我血液中的愛。就和莉莉對芳儀的愛一樣,不會因為電影的結束戛然而止。

全文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

raw-image

>>> 釀電影《美國女孩》專題請點此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來分享邂逅她的少女時代原作我的媽媽是校花,小璨因為為了救育幼院的孩子因而吸入過量濃煙去世,這是他媽媽去看他小孩,看到這裡我就好難過啊。 bilibili邂逅她的少女時代好像剩沒幾話了,因為他動漫是縮減版,要把我的媽媽是校花全劇情寫入動漫裡會太多所以動漫是濃縮版一樣結果是小璨一樣會死好難過我內心在哭
Thumbnail
來分享邂逅她的少女時代原作我的媽媽是校花,小璨因為為了救育幼院的孩子因而吸入過量濃煙去世,這是他媽媽去看他小孩,看到這裡我就好難過啊。 bilibili邂逅她的少女時代好像剩沒幾話了,因為他動漫是縮減版,要把我的媽媽是校花全劇情寫入動漫裡會太多所以動漫是濃縮版一樣結果是小璨一樣會死好難過我內心在哭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西元2007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P.S.我愛你,是我16年前看過最感人肺腑的愛情電影。故事場景在美國曼哈頓,小倆口感情甜蜜,但偶爾還是會口角吵架。女主角荷莉30歲時(婚後不久),丈夫蓋瑞卻不幸罹患腦癌,不敵病魔而過世了! 荷莉自我封閉,悲痛欲絕.難過不已!她的好姐妹來到她家裡,帶來生日蛋糕和蓋
Thumbnail
西元2007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P.S.我愛你,是我16年前看過最感人肺腑的愛情電影。故事場景在美國曼哈頓,小倆口感情甜蜜,但偶爾還是會口角吵架。女主角荷莉30歲時(婚後不久),丈夫蓋瑞卻不幸罹患腦癌,不敵病魔而過世了! 荷莉自我封閉,悲痛欲絕.難過不已!她的好姐妹來到她家裡,帶來生日蛋糕和蓋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如果我死了 這個世界會跟著我一起關機嗎? 我問母親 在我十五歲的時候 「我怎麼去感受我無法感受到的?」 困惑的妳在螢幕裡聆聽 省不了微笑 「我思故我在?」 父親在一旁擺著哲學家的口吻
Thumbnail
如果我死了 這個世界會跟著我一起關機嗎? 我問母親 在我十五歲的時候 「我怎麼去感受我無法感受到的?」 困惑的妳在螢幕裡聆聽 省不了微笑 「我思故我在?」 父親在一旁擺著哲學家的口吻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