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術系少年》畫下句點後,往前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雖然說是散文集,但我覺得更像詩。幾乎是生活的日常,在馬尼尼為的獨特的用字下,我看見近乎赤裸裸的誠實,是描寫最一般的生活,但字裡行間感受的到生命力的流逝和再集結,直接挖出女性最深沉的吶喊,看的十分揪心,也十足動人。
📷
從輯一,輯二到輯三,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重心的轉變,從家人的照護和逝去,婚姻的死去,到最後面向自己,面向自己關心的事務,作者仍在這些瑣碎不堪的日常中,找出創作的元素。
輯一主要著重在人與人關係的拉扯,再不親近的家人,離開了以為自己雲淡風輕,但總在一個轉角,一個熟悉的場景,一個日復一日的日常,發覺不是不難過,只是悵然和遺憾,這種微乎其微的情感,在我們每一個失去後,總會淡淡的在心裡劃過,形成且深且淺的傷疤。這些疤痕橫亙在人與人之中,遺忘了,直視了,逃避了,曾經交錯的時間,再度平行。但我們赤裸的直視這一些,這一些苦痛,如同作者所言,將我們自己塞在桌子裡,文字裡,水平面下,等待著,蜷伏著,我們終將走過。
書中也提到了母親的生病,和與之相處的艱難。正因為我們都明白曾經如此的健康和能幹,面對疾病,不管是母親,或是自己,都因面對這陌生的一切而感到慌亂與不捨。
輪椅的重量。媽媽的重量。斜倚到我身上。我好像在這幾年見怪不怪了。白髮。手杖。晚年像畫雪那樣白白的一點一點。點上去。——P.42〈我媽媽來台北看醫生〉
在我母親剛生病的頭幾年,我會變得不知該如何與母親相處,我常假裝鎮定,像是一切都沒發生,自己的母親仍然像從前一樣能幹,我以為母親也希望我這樣看待她,以為一切如常,便能稀鬆平常的看待這一切,與疾病共處。
但母親的慌亂依舊感染了我,時間是不可逆的,疾病與年老總是相輔相成的結伴同行。一件一件事的力不從心,更加深母親面對疾病,甚至是死亡的恐懼。我必須在母親之前,先接受母親已年邁的事實,我才能面對這些混亂,在她緊緊抓住我的手肘時,我能不要逃跑,可以好好的接住。
同時與年邁和疾病共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可能遷怒,可能焦躁,可能易碎,可能前一刻還在細數豐功偉業,孩子們的過往糗事,下一刻便驚懼自己的年老,渾身的病痛,一股腦兒的全往妳心中倒。我努力咀嚼,只剩下彼此掀開裡層的血肉,告訴自己,這就是至親。這就是母親要的,讓我們自責,讓我們內疚,再讓我們回饋,已讓人分不清,佔據在我們內心的是愛,還是慶幸,還是厭煩,還是責任?
這本散文的後半段,也提及了婚姻的失敗。這一切看似是人生的負分,糟糕的人生,咆哮的先生,缺乏一般正常的工作,幾乎是大部分人無法坦然面對的光景,或許是無法再糟,或許是這脫離常軌的一切,反而解放了作者平時壓抑的心。可以不用向旁人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觀是否正確,不用聽旁人對你的夢想無聲的嘲笑,我只需要筆直的往前走,所有會阻礙你的,都不是重要的,這是我在書中一直感受到的,作者的堅韌,和我的。只需要跟貓,跟孩子,跟自己所熱愛的一起。
與其滿腹牢騷,不如找個位子坐下。我們留在地面上的外表坐好了。坐的端正。我沒有過問。別人的好事不會轉嫁給我。別人的霉運也不會空投到你身上。我身上戴的是鍍金的假項鍊,沒有人會看得出來。美化過的幸福,也沒有人知道。醜化的不幸,也沒有關係。——P.108〈去走一條我很熟的路〉
我很喜歡這本書,字裡行間中,雖然有這麼多難以令人承受的關係,透過書寫抱怨生活,但也透過創作,我們永遠都可以在充滿怨懟的房間繼續生存,在貓裡,在泳池裡,在桌子裡,在文字裡。沒有擁有完美的人生沒關係,討厭這座城市也無所謂,過不上被稱為正常的日子也不在意,我們不需要範本,不需要旁人告訴我們怎麼活,也不需要在意別人的嗤之以鼻,只有我們能保衛自己的思想與心靈,如果該捨棄的,又何需留戀?
馬尼尼為的散文集,寫的都是最平凡的日常,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課題,她跟一般的女性一樣,曾深陷在各種關係和身分中,我們都在這些日常中迷失過,但也因這些糾結,內化成自己的養分。就算我們是失敗的母親,失敗的女兒,失敗的妻子,但這就是我,接受自己的失敗,像書中的每一個句點,為每件事畫下休止。我才能走過去,繼續往下走,繼續發現自己的好與不好,自由的綻放。
*本文同步刊登於開根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79內容數
關於媽媽,關於寫字,關於閱讀,關於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塔拉拉想什麼 的其他內容
我們只要跳過去隔壁棟就好!!!
我也很懷念,那個有潮濕氣味的,我的房間。
你不啟程,你怎麼知道是個怎麼樣的旅程?
實際走一遭,就會發現,沒什麼厲害的,也是磕磕絆絆,在夾縫中求生存。
選擇這件事在回憶中,從來就不是難的。
我們只要跳過去隔壁棟就好!!!
我也很懷念,那個有潮濕氣味的,我的房間。
你不啟程,你怎麼知道是個怎麼樣的旅程?
實際走一遭,就會發現,沒什麼厲害的,也是磕磕絆絆,在夾縫中求生存。
選擇這件事在回憶中,從來就不是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即使心如刀割,也要露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人們,我過得很好。 一直認為這輩子得不到母親理解的我,卻在無意間發現這個事實。我拿著母親的借書證前往國立資訊圖書館借書,我總是特別嚮往這種萬賴俱寂的場所,安靜到只聽見自己微弱的心跳聲。當我將借書證插進機器裡時,無意間發現母親的借閱紀錄,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樣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結束通話後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湧上眼前,從注意到媽媽每天眼眶泛紅的那時刻,再到拚命讀書希望能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時代,以及菜市場要爛菜為了節省伙食費的過往,一切似乎都還歷歷在目,彷彿昨日;在那段時間裡母女倆相依為命,為彼此加油打氣互相扶持撐的過來,日子過得辛苦但也都過去了,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慶幸,雖然艱
Thumbnail
即使心如刀割,也要露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人們,我過得很好。 一直認為這輩子得不到母親理解的我,卻在無意間發現這個事實。我拿著母親的借書證前往國立資訊圖書館借書,我總是特別嚮往這種萬賴俱寂的場所,安靜到只聽見自己微弱的心跳聲。當我將借書證插進機器裡時,無意間發現母親的借閱紀錄,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樣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