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方創生】如何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廣在地農產品?|三小文創-李宜倩

註:本篇為參與2021年10月15日,由逢甲大學庶民研究中心與臺中社會創新基地共同協辦的第二屆地方創生論壇演講之側寫紀錄。

你聽過「食農教育」嗎?三小市集就是一個致力於友善耕作的食農平台。
近幾年食安問題危機四伏,食品廣告使得消費者天天都像是在過「食物嘉年華」,讓我們誤以為食物可以綿延不絕的出產,而忽略了背後有多少人為這個產業一同努力。
像培養媒體識讀一般,食物正義的省思應該回歸到「教育」的基本面,學校亦或民間組織應當教導人們如何辨別食物來源,進而化解食安問題,而當普遍消費者都有意識去選擇「對的」食物,其背後的生產鏈也才有機會被一一謹慎檢視。
超市與速食文化的出現,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逐漸疏離,為了建立溝通、對話的平台,大學就讀雲科大的李宜倩,最初因為執行畢業專題的緣故,開始活化行啟紀念館前方荒廢的三棟防空洞老房子,將計畫取名為「三小棟」。而在專題結束後,則選擇繼續留在斗六深耕,在思索該透過市集的形式搭載對話平台時,才將三小棟改名為「三小市集」。
宜倩說,過去學生時期,她的行動比較像是學生社團,畢業後才慢慢摸索組織型態、慢慢將自己定位為轉譯者的角色,去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並透過「一直辦活動」來表達想傳達的事情,同時讓生產者直接了解市場需求,並在參與市場的過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永續生產品質」角色。
從過去政府政策推動的社區營造走到現在的地方創生,宜倩說:「地方創生是新名詞,思考這件事之前,都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利益是什麼,確定想要堅持的點,因為這樣才有辦法去支撐想做的事。」從社區營造的老屋活化到青年創業,再到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之姿實踐地方創生,是宜倩十三年如一日的堅持。
農村社會所保留的「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價值,在資源流向都市的動態過程中,流離失所。地方創生要思考的是:「該如何保留這樣的價值?」從慣行農法走回有機是很難的一件事,剛開始轉型的生產者是最辛苦的,因為不知道怎麼做、怎麼賣,三小文創團隊能做的就是持續的陪伴,讓生產者願意慢慢減少農藥,也幸虧現在出現越來越多有機合作社,可以互助。
因為果樹類一年只有一次機會,變成栽種的過程中免不了還是得適量的使用農藥,不然還沒採收,果樹可能就因抵抗不了病蟲害死了。也造就團隊需要舉辦很多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生產者、消費者有更多對話的空間與機會,不只給消費者承諾,也給生產者堅持下去的信心。
其實農產品不僅只是和價格劃上等號,更多的是展現了農村文化的獨特性,譬如梨瓜因為不太甜,經濟價值不高,漸漸被市場淘汰,但都可以是農耕者向市場推廣的素材。
蔬菜箱
三小文創如今有了屬於自己的店面與共學空間,不管是推出配置好的「#蔬菜箱」,去重新思考食材組合、還是利用買雜誌送食材的「#雲林時通信」,去培養固定、長期的消費者族群,團隊都不斷的在思考如何透過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廣在地農產品。舉例來說,把文旦精油做成柚子粉,再把它做成香,變成可以燃燒的香氛,然後再跟地方花藝店合作,設計新的燭台樣式,以傳產結合新技藝的方式重新包裝農產品,而不只是一直去強調有機,讓大家感覺距離很遙遠。
雲林食通信
消費者透過「#好田計畫」認購在地食材保障農民收入,讓消費者更深入與生產者互動、支持友善耕作,不僅買到農產食材背後的故事,也保障了有機的可能,因為農民就不用去思考產銷的問題,便可以專心在耕作、友善的議題投入,進而支持社區轉型。農產品除了附有產銷履歷,還能做客製化禮品,以「環境永續+社會參與+故事傳遞」由一群人支持一群人的方式,支持農夫友善土地耕作。
未來更將致力於搭載「#雲林食務所」的多方串連,從在地的食去延伸產業,建立地方認同感,創造地方食媒體,並穩定夥伴關係。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
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