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客串「一日司機」,陪先生到彰高屏出差,送畫、取畫。平常日照顧孩子,跟著幼兒時鐘作息,沒有機會以自駕模式當天來回南北,昨日8:00AM送棠棠進幼兒園後,我就緊跟apple導航,用高速、輪流奔跑在中山高和福爾摩沙高。
大貨車的辦公室
這才知道,兩條高速公路上,除了靠近都會區的路段會湧現較多私家小客車,其餘路段幾乎占滿大貨車,簡直是自成一格大貨車辦公室。各色大型聯結車、拖板車,載雞蛋的、載雞鴨的、載機具的,還有像混泥土攪拌車那樣的麵粉車。一輛輛高速平穩底向前奔馳,努力去完成不同的事物,看起來非常神氣啊!
至於,吾家小汽車的年歲已不青春,我一路上注意國道車況,也不時回頭張望「畫們」是否舒爽?它們躺在後排座椅摺疊起來之處,略顯嬌貴可愛。
宛如紀錄片的畫家工作室
抵達屏東國寶級畫家
何文杞居所後,與畫家(老師)問候,並與畫家的妻子(師母)一邊瑣碎底說話,一邊處理例行公務,我們忽爾提及,從屋外可以看見二樓外牆有「翠光藝苑」四個大字,那是不是工作室呢?師母說明,翠光藝苑確實是老師的畫室,自從2016年二月生病,就沒有再上樓工作了,比較骯髒了,家中物品偶爾也堆在裡面。師母慷慨邀請我們自行上樓去看看。
如果從屋外看去,畫家宅邸是併連的兩幢二樓透天厝,而翠光藝苑四個字就標註在右幢二樓外牆。我們敲過臨街圍牆的大門,穿越車庫和雨棚,然後進入的客廳是屬於左幢一樓。當我置身客廳,總認為右上方就是畫室。所以師母要我們上樓去看看時,我一直想往右邊找通道,師母卻一直說「左邊樓梯、左邊樓梯」。
走上二樓才發現,原來二樓沒有牆壁、沒有隔柱,是雙拼房屋被打通後的偌大一片方形空間:這裡就是畫家的工作室。沿著四面圍牆有書架和藏書,書架新舊不一,書籍以繪畫類居多。更多的是,架子上層層疊疊著已表框、未表框的作品,全部包塑膠袋保護著。畫室裡有多套畫架和畫具,繪畫工具都清潔過,各自安置在顏料盒,一旁的洗手檯也整飭無雜物。——儘管一切俱寂,卻不難想當畫家泉湧的靈光讓工具流動起來的喧嘩感。
陰涼的畫室被兩個陌生訪客闖入,未及燃起燈火,倒也不灰暗,前後幾扇窗戶敞開,迎來光線、色彩、溫度,以及街市聲響。我在畫室走動,欣賞懸掛的作品,也觀察畫家的工作物件。溢出古舊氣息的裝飾,和大螢幕、電腦、列表機等現代設備擺放在一起,見證畫家九十一歲高齡(1931—)橫越多重世代的痕跡。
六年來,畫家暫停工作,畫室已蒙上薄博灰塵,我恍惚踏入紀錄片場景,在無可言說的格局裡明白了藝術的慰藉。值得一提的是,尚有二幅未完成作品擺在畫架上,它們絲毫不染塵埃,極其鮮亮,就像畫家方才擱下畫筆那樣,也許顏料的魔力就在其中。
臺灣是我們明亮的願望
短暫停留在畫家居所,看見畫家被照顧的氣色好極了,他裝扮保暖整齊、安靜坐在椅子上聽師母與我們說話。師母有一段敘述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每次畫家夫妻出國,無論任何會議或場合,只要主持人開口點名各國家「美國、日本、澳洲……還有沒有遺漏的?」老師和師母一定會舉手,高喊「台灣!在這裡。」另,看來精神矍鑠、亦已高齡九十歲的師母反覆對我們說,未來就靠你們年輕人。
先生因公需要與師母商談事情,我則悠哉探看客廳和餐廳牆壁上懸掛的巨幅作品,起初是驚艷,漸漸底目不轉睛,好想一直這樣欣賞下去啊。
畫家取材台灣鄉村自然,細節活潑,以濃重而明亮的色調展現出來。對我來說,作品透露出親切、充滿希望感,大凡台灣孩子都會莫名「喜歡」上吧。師母說,「老師不喜歡作品被藝術市場炒作,所以都放家裡不賣!」事實上,這些巨幅作品應該被博物館典藏,接受專業保存與維護,珍貴的意義在這裡。
「一日司機」計畫在最後一小時失敗。8:10PM我看導航顯示九點鐘即將抵達,擔心等會兒接孩子返家後還需要檢查功課和刷牙、說睡前故事,於是開車到泰安休息站與先生換手,想趁最後一點時間闔眼儲備體力。沒意料,坐上副駕駛座是我暈車的開端、一路輾轉噁心至下車方休。
註:遺憾無能詢問得知師母的名字,僅能以「畫家的妻子」作為題目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