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臺灣漫遊錄》楊双子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縱使故事背景設於日治時期的外島(台灣),卻沒有位於特定時空背景,充斥既定殘酷色彩那種使人難受的現實,楊双子的重點始終聚焦在本島人與內島人能否突破藩籬,結締難能可貴的友情。主角之一的青山千鶴子雖是表明想擺脫內島人身份標籤,真正融入本島生活,卻仍在後來被本島人王千鶴指出那種若有似無,終究難以擺脫的殖民優越感,持續無形地傷害被殖民者。而坦白說,這也是我認為這整本小說唯一讓我願意讚美它好看之處。
  仔細探究千鶴子在與小千鬧翻之前的臺灣漫遊行,她所理解的「台灣」,事實上除了透過品嚐美食與一覽在地景色,所建構的本島印象全是經由萬能通譯小千轉述。千鶴子在不經過小千,親自與本島人結締的交流機會實在少之又少,甚至僅限公事面,似乎無法建構一個更全面性的「台灣漫遊」全景圖,佇立視角往往局限於「觀光者」、「殖民者」一種錯置,具偏見性的身份認同基礎之上。這是不公平,也是成為千鶴子與小千發生爭執的核心所在。
  同為女性處境也是兩人僅剩共通點,但千鶴子及時行樂、積極、往強勢靠攏的人生觀正好又與小千表露的逆來順受產生強烈對立。作為妾室所生的孩子,又生長於聲色場所中,過度社會化的小千對自己的人生早有一套應對方式,「世間女子多數的命運是相似的。既然命運只有一種,把這個命運活好了,就是最好的選擇。p.84」這很顯然與自幼便被保護好好的千鶴子所把持態度明顯是衝突的。當千鶴子在在慫恿小千一改面對人生態度,是否也該更近一步省思:養成千鶴子與小千迥異人生觀是否不該忽略出生地不同這最為現實的一點?這讓人不禁揣想,基於身份落差產生的虧欠,取而代之的是,千鶴子必須使用更多才能換來的禮物作為友好的示意,讓小千享受不屬於她「命運」的待遇。因此,不僅是小千,就連熟稔於本島生活的美島而言,也對千鶴子這種無意,反而產生更大傷害的言論行徑十分不以為然。
  楊双子想要讓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是可以和解的,但,在這本因為「偽真實的虛構小說」的包裝底下引來料想不到額外罵名的策略施行底下,她成功了嗎?
  在無法得知到底這本書構思起源是否真是起於楊若慈與仍在世時的妹妹楊若暉持有共識的情況下所撰寫的,我對於最後的新版譯者代跋是覺得很有意思的。這篇附錄以楊若暉擔任「楊双子」之名特別去提為什麼會是以小說的虛構形式撰寫,而非遊記。她是這麼回答:「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p.367」這裡我大膽猜測,對於正文後續幾篇附錄的角色關係的安排來看,彼此是具有「傳遞繼承」意味。在某種程度,也是作為姊姊的楊若慈在她的寫作之路上,一直以來深信妹妹楊若暉是她共筆的靈魂夥伴。即使妹妹肉體不再存於這個世界,並不代表作者賦予自身的寫作使命會就此消失,也就是說,楊若慈「繼承」(或者「接承」)楊若暉的精神及對寫作本身的想像,在雙胞胎的標籤包裝底下,何其自然地貫徹一體的概念,而這與青山千鶴子、王千鶴、吳正美、青山洋子,無論是有血緣關係也好,無也罷,被某項對她們人生而言,關鍵,而促使自體產生使命感的過程運作,讓這本《臺灣漫遊錄》起初是因為殖民關係引發身份不同帶來的紛爭,隨時間洗禮漸漸褪出使和解成真的一絲曙光。
  然而就正文來看,我不認為這是一本吸引人的小說。作為讀者偶爾又是研究生的身份,兩者轉換有時讓我無法輕易辨認我該以怎樣的眼光去看待一部作品。就像去年讓我吹捧要命的《成為真正的人》也曾受過去歷史化的語言批評,當時我受那本書的高度文學性特質吸引,並不認為這是問題,但當我無法融入《臺灣漫遊錄》的故事情境中時,我便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特別執著於寫歷史「類」(特別引號是為了強調參雜虛構性的歷史小說在本文的語境中也被視為歷史小說的一種)小說一定要以符合該時代口吻撰寫。失去年代性的特殊語氣、稱謂、口氣,使讀者再怎麼受作者巧心事前整理的史料烘托出的故事氛圍,仍會因為角色的現代氣場過於強烈而抽離於當下情境。從千鶴子視角來看,讀者被引領至進入一名時而露出少女心面露羞赧,時而又對他人情感表現愚鈍的雙重性格中,實在不時讓我往輕小說的女高中生形象多做聯想。必須聲明,這並非質疑楊双子的寫作能力,而是無從想像,是因為終歸作為台灣作者立場,試圖揣摩日年輕女性模樣,不經意落入失敗的刻板式揣摩,又或者個人才疏學淺對無法掌握更多該類型角色形象想像,我想都是有可能的。
  我相信在討論這本書更多的是,關於它在與讀者建立信任這條界線是否仍有明確性可言,倘若不談這點純粹關注內容本身,我對它的美食臨摹是非常喜愛的,那是結合我個人作為一名出生在美食之都的臺南人而言,我對這部分反而是相對匱乏。主要是我對領域並不敏感,本身也不是個食量多的人,甚至比正常人還小,所以能藉由文字去想像這些美食在還沒混雜他區烹調方式之前,純粹擁有鮮明特色的模樣,這般視覺饗宴是十分有趣的。而針對像楊双子這樣在書寫地圖上有自己強烈位置,能作為開闢「日治」、「百合」等元素在台灣文學的展示極限到哪,相信不管怎樣仍是很值得期待的,至少回歸到台灣文學本身一直欠缺更多作品討論,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支持這些正在成長的創作者,並與其共享盛宴的機會呢。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9會員
16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與朋友討論,這是一本富有生命力的故事,它既是隨著每一次解讀而有所變化,又隨它欲處理的議題加倍複雜。讓人總無法輕易地以足以說服自己,合適的觀點去判讀。光是這點的美學賞析,就足以使人一讀再讀。當它包攬的無數獎項,更是證明這點。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陳思宏意圖在這本書將「鬼」這個字的意義發揮到極限。我會這麼說,並不是因為裡面出現了許多以鬼姿態登場的角色,而是主角的家鄉——永靖——有太多光怪陸離故事可分享。永靖不僅在客觀上位處未開發地帶,文明邊緣,猶如被遺忘之地,使外人對這裡充滿負面印象,就連主角陳天宏都以「鬼地方」嘲弄他的家鄉。永靖更
吳明益在今年七月於澳洲台灣影展的一場對談提到:「我有時候會跟比我更年輕的學生講,:『就說,你的人生裡面一定會有一本書是你可以寫得不錯的。這本書就可能是你人生成長、確實經驗的,改變你人生的經歷。』
《敵人的櫻花》在書寫角度是以強烈主觀意識的第一人稱「我」身上,討論的立基點因以此為依據開展。故事從頭到尾都是「我」負責推進,受愛人秋子離去,「我」在同樣可能失去父親的羅白琇的引導,回顧至今為止人生經歷。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與朋友討論,這是一本富有生命力的故事,它既是隨著每一次解讀而有所變化,又隨它欲處理的議題加倍複雜。讓人總無法輕易地以足以說服自己,合適的觀點去判讀。光是這點的美學賞析,就足以使人一讀再讀。當它包攬的無數獎項,更是證明這點。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陳思宏意圖在這本書將「鬼」這個字的意義發揮到極限。我會這麼說,並不是因為裡面出現了許多以鬼姿態登場的角色,而是主角的家鄉——永靖——有太多光怪陸離故事可分享。永靖不僅在客觀上位處未開發地帶,文明邊緣,猶如被遺忘之地,使外人對這裡充滿負面印象,就連主角陳天宏都以「鬼地方」嘲弄他的家鄉。永靖更
吳明益在今年七月於澳洲台灣影展的一場對談提到:「我有時候會跟比我更年輕的學生講,:『就說,你的人生裡面一定會有一本書是你可以寫得不錯的。這本書就可能是你人生成長、確實經驗的,改變你人生的經歷。』
《敵人的櫻花》在書寫角度是以強烈主觀意識的第一人稱「我」身上,討論的立基點因以此為依據開展。故事從頭到尾都是「我」負責推進,受愛人秋子離去,「我」在同樣可能失去父親的羅白琇的引導,回顧至今為止人生經歷。
在紀大偉教授的導讀中提到,如今當我們被疫情受困於家中時,或許正因此多了時間可以回頭面對那些堆疊成山或累積一層薄薄灰粉,沒有機會打開的書本,甚至是拾筆書寫、抄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臺灣漫遊錄》透過兩位少女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的故事,探討了日治時代下的性別與殖民不平等問題。故事展現了兩人之間的互動,藉由飲食文化的描寫,作者巧妙地揭示了社會背後深層的歷史議題。該書不僅提供了一段動人的友情,也反映了臺日之間的文化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百合」是描述女性之間的情誼。 小說《她她》收錄新世代小說家撰寫的七篇短篇小說,由書名就明瞭是以女孩為主角, 簡短的文案介紹,七則故事都是關於女孩們間的曖昧情愫,就是女性之間「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百合小說。 這次試讀三篇〈椿與悠〉〈戀澤姊妹〉〈毫無百合的價值〉,篇幅雖短,但文字畫面感十足,引
Thumbnail
「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它耐人尋味,美麗無匹。」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你←國 我只是逛個街而已,不太需要護花使者。 你看著左右護法千切和國神,你跟千切是青梅竹馬,國神是你學弟,你被他們夾在中間,頭頂默默滑下三條線。 “我說你為什麼也要來。”千切瞪一眼國神。 “路過,順手來幫忙。” 路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Thumbnail
       再說一說楊過的紅顏知己。作家林燕妮說「一見楊過誤終生」,確實幾乎所有女生都對他有一絲情意,但要說的話,首當其充當然是小龍女了。以前讀神鵰時覺得小龍女太天真無邪,有些不通世俗,相比射鵰中冰雪聰明的黃蓉較不討喜。重看後見她許下十六年之約,讓楊過解情花之毒,又望他能在十六年間逐對自己淡忘。死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以書信往返的方式,與鈴木良美討論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等。兩位對談者從不同觀點詮釋各項議題,為當代女性揭露種種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與限制,並鼓勵女性正面承認傷痛與軟弱,以自由與勇氣面對自身的極限。
Thumbnail
《臺灣漫遊錄》透過兩位少女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的故事,探討了日治時代下的性別與殖民不平等問題。故事展現了兩人之間的互動,藉由飲食文化的描寫,作者巧妙地揭示了社會背後深層的歷史議題。該書不僅提供了一段動人的友情,也反映了臺日之間的文化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百合」是描述女性之間的情誼。 小說《她她》收錄新世代小說家撰寫的七篇短篇小說,由書名就明瞭是以女孩為主角, 簡短的文案介紹,七則故事都是關於女孩們間的曖昧情愫,就是女性之間「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百合小說。 這次試讀三篇〈椿與悠〉〈戀澤姊妹〉〈毫無百合的價值〉,篇幅雖短,但文字畫面感十足,引
Thumbnail
「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它耐人尋味,美麗無匹。」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你←國 我只是逛個街而已,不太需要護花使者。 你看著左右護法千切和國神,你跟千切是青梅竹馬,國神是你學弟,你被他們夾在中間,頭頂默默滑下三條線。 “我說你為什麼也要來。”千切瞪一眼國神。 “路過,順手來幫忙。” 路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Thumbnail
       再說一說楊過的紅顏知己。作家林燕妮說「一見楊過誤終生」,確實幾乎所有女生都對他有一絲情意,但要說的話,首當其充當然是小龍女了。以前讀神鵰時覺得小龍女太天真無邪,有些不通世俗,相比射鵰中冰雪聰明的黃蓉較不討喜。重看後見她許下十六年之約,讓楊過解情花之毒,又望他能在十六年間逐對自己淡忘。死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以書信往返的方式,與鈴木良美討論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等。兩位對談者從不同觀點詮釋各項議題,為當代女性揭露種種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與限制,並鼓勵女性正面承認傷痛與軟弱,以自由與勇氣面對自身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