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瘋奧運,在東京奧運期間創造出不少時事議題。由退役超馬選手林義傑所發起的國是體育論談也在暑假落幕。全民關注之下,體育改革議題往往在大型賽事期間造成體育圈與政治圈不少的動盪,運動是否不該與政治有所關聯? 而在校園內,師長鼓勵我們多關心時事,但每當有同學提起政治敏感議題,是否常聽見「學校避談政治」之類的提醒?
政治是什麼? 「政治,管理眾人之事。」想必這句話對大家來說不陌生。
一直以來,我們很習慣藉由媒體、藉由政治人物去了解社會大事。潛移默化之下,人民理所當然成為被馴服無法思考的順民,我們對事件的認知也任憑媒體與政客帶風向。
每逢大型運動賽事,體育改革一定會被拿出來吵一番,開始有了各種劇情 : 有些名單或資訊會在這時莫名其妙出現、在網路上瘋傳,然後不是很了解事實真相的大眾被風向推著,在網路上一陣謾罵、很多人開始大張旗鼓地說要改革,但真正關心運動員的卻不多,接著雷聲大雨點小,在大眾被其他社會議題轉移注意力後默默落幕,等待下個運動賽事又被翻出來吵。
關於體育改革的做法,這倒讓我想起一段歷史。
汪精衛,在中國協助日本的中國人,他的南京國民政權因為執政作風偏親日,而在歷史留下「漢奸」的汙名。這是大多數人對這段歷史的印象。但再進一步想 : 有沒有可能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因為站在握有資源與權力的既得利益者的對立面,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的。
有很多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
體育改革這件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都是會對未知感到恐懼的。我們都知道現行體制有很多還能更好的地方,也因著社會的進步漸漸發覺傳統思維或許不適用於現代,但大張旗鼓地說要改革,恐怕只會讓原先長久待在那樣體制下的前輩引發他們內在的防衛機制,事情更不容易推動。
事情一定有更好的做法,但這不是對錯的問題。有很多時候是無法這樣以「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角度去分類的。
批判不代表批評,批判是因為我們都希望能將這個環境變得更好。但在面對每個關於社會議題的不同想法時,都應以更包容的心態、更開放理性的思考模式去了解一件事情背後的歷史脈絡,以及什麼樣的生長環境促使人們說出這樣的言論、做出這樣的決定。
運動有可能與政治做切割嗎? 我只能說,這是理想。但比起劃分與切割,我更願意看到運動可以成為改變政治、甚至成為政府喚起國人團結的力量以及對這片土地的情感連結。 古奧運會的起源,正是為了弭平各城邦之間的戰亂;棒球之所以成為中華民國的國球,也是由於戒嚴時期嚴峻的外交環境,為了讓世界看到臺灣,「出國比賽為國爭光」成為當時足以振奮人心的冀望,是受當時的文化背景所致。一個運動項目會在地區間廣為流傳,須從民族的歷史脈絡中去找尋答案;而執政者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創造整體社會氛圍,從教育當中便可得知。近代教育哲學當中,有些論點也闡明,教育是被安排好的、歷史是極其有可能被掩蓋的,受教育者對於真相能夠了解到什麼程度,要看執政者願意讓大眾了解多少,也要看教學者的立場與看事情的角度。
學校到底該不該談政治? 電影《惡魔教室》(英文 : The Wave)改編自真實發生在加州某所高中的故事。事件起因於一堂選修課上,學生一致認為獨裁政治不可能再次發生,於是老師決定發起一次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群體的易操縱性。事情演變到後來,因為過於強烈的團體意識衍生出的排他性,釀造許多失控的暴力事件,就連老師也走火入魔、沉溺在權力慾與掌控慾之中。回溯歷史,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也是由學生組成,進行一連串的社會運動。
為什麼校園避談政治?因為意識形態很好操縱。
人大約在進入青春期開始追求自我的形成,這階段大多數人都還是學生、同時也是建立價值觀最重要的時期。在這時期的青少年,他們會迷茫、會混亂、會不清楚自己是誰、不知道未來想成為什麼樣子…,他們對於自身的定位還不夠清晰、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一旦有個群體、有位引路人讓他們覺得被接納被認可,他們就會死心踏地的緊緊跟隨、並願意給出一切、甚至是交出他們的思想。
認知與覺醒是把雙面刃,我們教育體制下的孩子早已習慣放棄自主思考權、一切聽從師長安排的餵養式教育,真正有心想訓練孩子這方面獨立思考的老師,反而可能會被惡意誤解為利用教學之便,宣揚自己的政治信仰。除此之外,學生來自不同環境,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在思想上的觀念與教養、帶給一個人在心理上的幸福與破碎,是我們無從得知的。沒有人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與責任。想想在電影《惡魔教室》的結局 – 學生因無法接受老師立即收手、宣布結束課堂活動而飲彈自盡。沒有人願意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
至於在校園內,該不該與學生談政治,我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或許,適時的讓學生了解、並學習理性判斷與分析時事,不被風向帶著走,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