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的捷徑就是靠爸、靠媽、住家裡啊。不然呢? 警告: 以下長文+廢文 說句心裡話,有機會靠爸、靠媽的誰不高興啊? 有些人出來工作也只是維持和社會的連結、不讓自己無所事事罷了。我有個朋友是醫生,她十年前生完小孩時,她媽媽願意給她一個月二十萬,叫她不要再工作了。那位伯母是這麼說的:「醫生的工時太長了,家裡不缺這點錢,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妳回家好好把小孩帶好就好了。」我朋友答應了嗎? 沒有。她大概是這麼說的:「我這麼辛苦唸書考試,進醫院實習、見習、當住院醫師,是因為我是真的想當醫師,不是只單純為了那份薪水!」我那時候應該是露出傻了的眼神,心裡OS:「我學歷也不錯,也有帶自己小孩的經驗,可以幫我問問伯母我能不能應徵這份工作嗎? 一個月給我十萬就好了!」 那時候第一次知道原來有人月入二十萬以上,還會被父母說「家裡不缺這點錢」,我真是驚呆了! 後來我長更大了,遇到更多希奇古怪的事情,就越來越習慣這些「有錢人的樸實無華」。 兩年多前公司附近有一塊地,搭起了鐵皮,我們上班時在閒聊那裡以後要做什麼,有一位跟我頗熟的行政人員經過時說:「應該是要蓋寶雅。」那時我問:「你怎麼知道?」她說:「我住那附近,我聽鄰居講的。」過了一段時間,有天她才再告訴我:「 那塊地其實就是我們家的,本來想要一個月30萬租麥當勞,但麥當勞只願意出20萬,所以後來就租給寶雅了。」我說:「靠! 那你還出來上班一個月賺三萬多塊薪水!?」她說:「在家裡實在太無聊啦,我又不喜歡做家事和照顧我阿公,來這裡跟妳聊天不好嗎?」天啊,我又再度在內心默默的崩潰:「喜歡跟我聊天是吧? 没問題! 不過聊完之後可以打賞我100元買飲料嗎?」我們公司這個妹妹,還是騎機車來上班的呢! 完全看不出來竟然是田僑仔之女。 確實,在社會愈來愈朝極端資本主義發展下,能不能成為資產千萬以上的族群,與其說是一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可否認也有很大部分取決於世襲(運氣)而非自身的努力或是優不優秀。很殘酷,但是這就是現實世界的真相。講難聽一點,打家族戰有不對嗎? 靠爸靠媽有對不起誰嗎? 本來有血緣之親的人抱團作戰不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階級世襲可能真的不公平不正義,但是有犯法嗎? 你怎麼知道連X文上輩子真的沒有拯救全世界? 不好意思我又扯太遠了....... 話說回來,有比較才有傷害,當然跟這些頂層人士或大地主比,我們可能真的不算有背景不算有家族支持,只得乖乖努力、白手起家。但是能看這個專欄,或許你有年收百萬,或許沒有,可至少你能識文斷字、有自我學習的能力,那你的父母一定也不是只有把你生下來而已,他們還提供了你住、你吃飽、你穿暖、受基本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給你親情和家的安全感,這些說來似乎也沒有什麼,不過我們這麼平凡無奇的童年,在孟加拉、柬埔寨、剛果、阿富汗、敘利亞......這些許許多多國家的小孩眼裡,也許同樣是遙不可及、夢想一般的存在。能生在GDP三萬美元的民主自由國家,在很多人眼裡,已然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對貧窮戰亂國家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我們可以有飯吃、上國中、上高中、唸大學,又何嘗不是靠爸靠媽靠很大? 「靠爸、靠媽」不應該是全然負面,而比較是一個中性的詞彙,畢竟古人就已經說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不是嗎? 年輕朋友想省錢? 那多待在家就對了。不過先别以為這很簡單,和父母居住在同一個城巿,又還沒有結婚的年輕朋友捫心自問一下: 你現在已經經濟獨立了,每天得準時回家,不然半小時內會有關心電話打過來,隔天早上出門前,又都要跟爸媽再打個招呼才能出去,可能傍晚同事突然說要聚餐,傳line跟爸媽講說晚餐不回去吃,結果被已讀秒回「你的晚餐已經煮下去了! 」,你又只得不出席聚餐,默默回家吃沒什麼變化的愛心晚餐,吃完還要洗全家的碗( •̥́ ˍ •̀ू )。不只如此,都已經25、26歲甚至年紀更大了,拿著自己辛苦賺的錢買個洋芋片/多力多滋來吃,爸媽還會講:「不要吃太多垃圾食物!」還有還有,晚上11點多燈還亮著,媽媽經過你的房門,用稍微有一點點大的聲音雜唸「早點睡,電動不要玩太晚!」你心想「幹麻早點睡啦!青春期早過了,現在早點睡也不會再長高了好嗎,而且我朋友跟本都還沒上線啊(•́へ•́ ╬)」。好,那不打電動,改成看看動畫/連續劇,換爸爸經過看了一眼:「都幾歲了,還在看這些沒營養的東西!」只好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回嘴:「媽媽還不是也有在看! 沒營養喔,不然爸爸你也去跟她講啊」,爸爸只好悻悻然的、故意走路很大聲的出去了。假日想和朋友去戶外走走,出門前媽媽說:「有空和朋友出去玩,怎麼沒空幫忙洗被單晒衣服呢?什麼時候回來?我等你回來整理院子啊!」X的,這種時候當然只好假裝沒聽見落慌而逃呀! 呃......反正住家裡嘛!就會有很多~很多~很多~超級多~類似的情況,這些例子簡直俯拾皆是,族繁不及備載。 上面範例中那可憐的傢伙不是我,是我弟。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實說,我認為所有的父母,絕對都有能力在某個方面,可以把為人子女訓練的很不一般,譬如: 關於孟母我們瞭解的不多,不過聽說孟子小時候,孟母搬了三次家,我相信從此之後,孟子的收納能力可能就練的不錯。我也是因為從小天天被父母責備碎唸,漸漸習得巧舌如簧的回嘴能力,您看我現在連廢文都可以寫得這麼長......反正人經濟獨立之後,還能這樣天天接受父母言語關(攻)心(擊)的人,大概心靈蠻堅強、身段蠻柔軟、也會更有接受打擊的心理韌性吧,不管是跑業務被拒絕、做工作被責備、處理事情被刁難,我想都有能一而再、再而三站起來的能力啦,您說是不是呀? 平心而論,我父母算很開明的,但我當年一出來工作月收就有六萬了(第二年後到八萬以上),即使公司離家只有二十分鐘車程,我依舊非常願意花錢買耳根清淨(嗚嗚嗚我就是叛逆),所以我決定住在外頭。而我弟出來工作時,月薪四萬多,工作地點離家車程是四十分鐘,但是他選擇繼續留在爸媽身邊,吃家裡住家裡。他靠爸靠媽,不僅日常開銷大宗的房租伙食費通通省下來了,夏天還開冷氣不用攤電費、冬天熱水洗更不用錢,家裡有無線網路用到飽,他自己也不亂花錢,玩online game也找不會課金的,看連續劇用安博盒子(現在不行了),代步工具是我媽的舊車,我媽甚至有時候還會幫他開車去加油,連油錢都可以省到......所以即便已經出社會,他一個月竟然還花不到一萬元。雖然我弟月薪只有我的五分之三,但工作五年多時,存下來的錢跟我一無二致(我老爸說我弟一年可以存40萬以上),他交了女朋友之後,花費「才」增加到一個月一萬多,我弟結婚後也搬出去先租屋,又和太太再共同存了三年多錢,就存夠了頭期款,直接在新竹買了房子。 多勵志啊,這可是一個從月收四萬多做起(我弟是公務員薪水增幅較有限,現在六萬多)、花了十年在新竹買房的故事,如果願意靠爸靠媽、出社會後頭幾年住家裡,相信很多人都有機會做到存出第一桶金或買房頭期款吧。如果你有好脾氣、也有好父母,又為什麼不靠呢? 唉,最後我一定要抱怨一下,明明可以不跟爸媽吵架,偏偏就是做不到,我不知道明明是誰啦,我是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