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傳播力,但症狀不嚴重的 Omicron 病毒,終歸還是衝破了香港的圍堵牆,在社區內大範圍的擴散。確診武肺的數字,由二月上旬首次破千,至近期已達致日均數千的水平,而且是絕對被低估的,儘管自己對於這些數字,已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
可是,就算武肺大流行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政治任務的掛帥,加上脆弱的管治和應變,留下來的人,再次被推向一個無底深淵。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近日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情景,莫過於因醫院床位爆滿,大量病人只能在醫院的露天位置等待。近日因季候風和降雨的緣故,體感溫度比起實際溫度更為低,卧在床上的人,只能包著錫紙等保暖,好些苦候多時的人,本來沒有徵狀,也被弄得患上低溫症了。
有人說,這一輪「第五波」疫情,使香港變成了「第三世界」,但根本,當下很多荒誕的景象,本來就可以不需要發生。
全球多國兩年來的抗疫經驗,多少已說明與病毒共存,才是可行的出路。可是,太上皇一直堅持「清零」方針,特衰正苦亦只有聽命是從的選擇,有些「有識之士」更聲稱提倡共存,是一種「躺平」的表現,甚至有違反國安法之嫌。
把大量本可自我居家隔離的人,全部都要送進醫院及僧多粥少的「隔離設施」,不爆煲才怪,所以也就出現遲遲未能送院的情況(但根本待在家休息數天就可以康復了);牽連甚廣的強制檢測令,但又不承認自我快速檢測的 legitimacy,結果又導致要排長龍做檢測,又遲遲無法得悉檢測結果;長時間封閉大廈,不僅把人身自由禁錮了,配套安排混亂,亦使被圍困的人苦不堪言。
不舒服的話,自行在家休養數天,比起被捉到陽性,也許可以更快斷尾,且面對更少的無稽安排。
當下香港的疫情,對天朝來說,已是 2020 年武漢面對的層次,所以太上皇也一錘定音了,發下了聖旨,要求香港政府把抗疫視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不僅是政府,大量保皇狗也通通「歸隊」,感謝屎煎片的指引並作「全力配合」。
所謂的支援團隊來港視察並給予指引,加上「火眼實驗室」、「方倉醫院」等極端臨時抗疫設施,通通要從中國運來香港設置了,這些都凝造了香港政府辦事不力,要中國支援香港抗疫的假象,進一步削弱香港政府的管治威信,矮化了香港的自主性。
當世界各國也陸續放寬防疫政策時,香港卻反其道而行,把社交距離措施越收越緊(但在檢測站,社交距離措施卻又如同虛設),透過鼓勵檢舉,阻嚇人們進行多家庭聚會(但工作場所又不適用),而眾多無關痛癢的處所(再次)被勒令停業,稍有起色的經濟情況又迎來嚴峻的挑戰。在維持著嚴格的入境管制,眾多各懷鬼胎的人還不斷放風,打算祭出封城這極端手段,實在何其諷刺,也加速著外資離這個城市遠去,令香港殘存不多的國際形象褪去得更為徹底。最新的全民強檢建議,亦有計劃把樣本交由深圳的化驗所做檢測,香港人的 DNA,就這樣直接「送中」。
天朝愛面子,不願承認堅持多時的「清零」策略失敗,配上要向天朝爭取表現尋求連任的柒婆,以及各懷鬼胎謀權篡位的保皇狗,當「擊退疫情」成了戰略任務,在將要實施的疫苗通行證以外,更多常人無法想到的極端措施,極有可能陸續有來。當抗疫被發現可作為 legitimate 社會管制的一個上佳藉口,遭受最多 suffering 的,還是留下來的人。
所以也聽過一種說法,中國堅持「清零」,乃是為了遏止因經濟不景而越來越有爆煲風險的 social unrest。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在不少公司改為在家工作、外出人流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因為交通擠塞、人多逼挾而日日被人屌老母的觀塘,他的娘親,近期該也換來耳根清靜的時光。但我想,這一位媽媽,當下還是寧願日日比人屌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當下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被 classify 為一種共業。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可是,當沒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的非主流媒體,在傳言滿天飛時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公眾的媒體識讀能力稍有不足,配上了資訊認知落差,就會很容易被誤導,引致對社會事實的錯誤理解,矛盾被激化,甚至徹底催毀了社會的根基。
回看去年的答覆時,也覺得有些東西,一年後的今天,已變了很多,亦未必再寫得出來。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當下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被 classify 為一種共業。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可是,當沒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的非主流媒體,在傳言滿天飛時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公眾的媒體識讀能力稍有不足,配上了資訊認知落差,就會很容易被誤導,引致對社會事實的錯誤理解,矛盾被激化,甚至徹底催毀了社會的根基。
回看去年的答覆時,也覺得有些東西,一年後的今天,已變了很多,亦未必再寫得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30年前,當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踏入咖啡業界時,他懷抱著一個單純的目標:拉近咖啡與人的距離。他領導下的星巴克,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市值達820億美元。2022年,星巴克創下28億美元的獲利與190億美元的總營收,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Thumbnail
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洛杉磯(Los Angeles) 的大火已經燃燒了幾天,情況叫人慘不忍睹,心痛不已。大火肆虐,導致至少十人死亡,多人受傷, 超過一萬幢建築物被毀,大約十八萬人需要疏散,另有二十萬人接到疏散的警告。初步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五百億美元......
湖濱散記,山與咖啡的紀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零售業的核心概念「人貨場」,指出人、貨、場三者的完美結合是成功經營的關鍵。透過深入瞭解目標客群的需求、設計獨特並具價值的產品,選擇合適的通路與場景,零售商將能有效提升業績並創造卓越的消費體驗。本文章不僅適用於傳統零售業,同樣也可應用於多元商業模式中,幫助企業達成銷售目標。
Thumbnail
不要再拿「我是 I人或我是E人」當作逃避的藉口。 … 今天吃飯時看到 Dcard 的影片,是在討論現在交友生態或朋友圈上很多所謂的 I人會用這句話當作一種推辭方式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30年前,當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踏入咖啡業界時,他懷抱著一個單純的目標:拉近咖啡與人的距離。他領導下的星巴克,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市值達820億美元。2022年,星巴克創下28億美元的獲利與190億美元的總營收,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Thumbnail
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洛杉磯(Los Angeles) 的大火已經燃燒了幾天,情況叫人慘不忍睹,心痛不已。大火肆虐,導致至少十人死亡,多人受傷, 超過一萬幢建築物被毀,大約十八萬人需要疏散,另有二十萬人接到疏散的警告。初步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五百億美元......
湖濱散記,山與咖啡的紀錄。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零售業的核心概念「人貨場」,指出人、貨、場三者的完美結合是成功經營的關鍵。透過深入瞭解目標客群的需求、設計獨特並具價值的產品,選擇合適的通路與場景,零售商將能有效提升業績並創造卓越的消費體驗。本文章不僅適用於傳統零售業,同樣也可應用於多元商業模式中,幫助企業達成銷售目標。
Thumbnail
不要再拿「我是 I人或我是E人」當作逃避的藉口。 … 今天吃飯時看到 Dcard 的影片,是在討論現在交友生態或朋友圈上很多所謂的 I人會用這句話當作一種推辭方式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