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2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52集|來自清水的孩子——小生命看大歷史 台灣如何從白色恐怖走向自由民主?

文/洪育增
去(2021)年底由游珮芸、周見信創作的紀實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出版上市,全套四冊改編自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故事,透過主人翁蔡焜霖的經歷,看見台灣政治發展史。該書出版不久即售出日文、法文、阿拉伯文國際版權,並榮獲2021台北書展兒童及青少年獎、2021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以及2021金鼎獎兒童及少年類圖書獎、2021金漫獎最佳新人獎。
究竟當時創作這套漫畫的因緣際會是什麼?創作者的初心為何?又如何將政治與歷史透過漫畫紀實呈現?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來自清水的孩子》腳本創作者、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游珮芸,以及漫畫設計者、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周見信,共同分享這段創作歷程與想法。
為什麼要創作這套漫畫?   當歷史走進生命的時候…… 《來自清水的孩子》全套四冊分別為〈愛讀冊的少年〉、〈綠島十年〉、〈王子時代〉以及〈化作千風〉,游珮芸提到,四冊內容主要描述主角蔡焜霖從1930年出生到2020年的人生故事。第一冊從蔡焜霖出生、成長於台中清水地區開始說起,並從他參與讀書會以至於被憲兵抓捕,人生開始出現轉折。接著第二冊描述蔡焜霖歷經審判、被迫囚禁於綠島10年,也從出獄的1960年9月10日開始,逐步邁入第三冊內容。第三冊與第四冊主要描述蔡出獄後在漫畫出版社與廣告業工作、創辦《王子》雜誌,以及雜誌社歷經颱風摧慘倒閉,蔡如何東山再起等,並將故事主軸收尾於晚年退休成為人權志工。
談起創作這套漫畫的原因,游珮芸與周見信不約而同提到「歷史走進生命」的那些時刻。周見信說大學時期參觀綠島囚禁政治犯與思想犯的「新生訓導處」時,開啟他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尤其當時新生訓導處展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影像紀錄與訪談,他訝異於台灣過往竟有這段歷史並深感興趣,那段經驗也讓他在創作《來自清水的孩子》時更有感受與想像。尤其第二冊內容提到蔡焜霖身處新生訓導處的場景等,周見信指出必須透過影像與照片等方式,將自己置入那樣的空間與環境,瞭解海的位置與台灣的方向分別在哪些方位,才能更進一步理解故事主角的生活樣態。
而對游珮芸而言,創作源起與其說是自己找上蔡焜霖,不如說是蔡焜霖找上他。游珮芸提到自己過去並沒有接觸政治受難者的經驗,偶然地在2016年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舉辦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遺書展活動,遇到前來參與開幕的蔡焜霖。為主持該次活動,游珮芸大致瞭解蔡焜霖的經歷,餐敘時,亦地聽著蔡焜霖親口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當時游珮芸深受感動,更想瞭解蔡焜霖如何經過從這麼多苦,仍願意站出來和眾人分享故事。關於蔡焜霖的心境轉折與變化,也變成游珮芸想要探索的問題。隔年,台東大學與綠島人權園區簽訂合作備忘錄,游珮芸再次遇到蔡焜霖。那次,有位地方記者跟蔡焜霖聊起過往資助紅葉少棒隊到台北比賽等內容,蔡鉅細靡遺地描述當時的場景,包括和太太在冰果室用餐時,偶然看到報紙上一則關於紅葉少棒隊缺乏經費參賽的內容,因此展開《王子》雜誌社資助紅葉少棒隊的歷程等。
坐在旁邊的游珮芸聽得津津有味,心裡更好奇的是「為什麼曾經發生這種故事但我不知道?」讓他開始想瞭解那個街頭巷尾瘋棒球的年代,究竟還有哪些故事?後來游珮芸發現,蔡焜霖的經歷也被收錄在小說、影像等訪談內容,因此決定使用漫畫媒材進一步紀錄蔡焜霖的故事,讓更多對政治冷感或是時代背景較不清楚的人,以及更年輕的讀者,能透過漫畫這種親民的媒介瞭解更多史實。然而這項邀約,一開始蔡焜霖並沒有答應,他甚至認為自己並不適合作為漫畫主角……
以小見大   從小人物生命看見大歷史洪流 後來蔡焜霖為何會接受游珮芸的邀約,並答應現身在漫畫中呢?游珮芸提到,當時他向蔡焜霖保證:「除了個人故事以外,你在乎的人所在乎的事情,我會讓他們呈現在這部漫畫裡面。」隨後展開這場創作之旅。節目主持人管中祥特別指出,整部漫畫蔡焜霖無論成長經歷中遭遇到哪些人,這些人的故事都令人倍感深刻,游珮芸確實完成與蔡焜霖之間的約定。
管中祥也進一步指出,這部漫畫除了是蔡焜霖的生命歷程,更是一部台灣近代史。尤其蔡焜霖本身不僅是企業家,更是創作者,透過漫畫更可讓讀者發現歷史影響著蔡焜霖,以及游珮芸、周見信如何透過這些素材和台灣社會以及歷史環境對話。管中祥認為此類紀實型漫畫也是過往台灣較少出現的作品,好奇創作過程中究竟如何處理?蔡焜霖的個人小歷史又該如何與台灣社會大歷史進行對話?
游珮芸認為歷史與歷史的對話過程中,他們也很在乎讀者該如何理解,最後決定盡量透過「故事情節」的方式陳述,而非過多說明。游舉例,像是第一冊便是從1935年4月21日蔡焜霖一家掃墓卻遇到大地震開始談起,並帶出他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員以及時代環境等。蔡焜霖的生命中確實曾發生這樣的事件,再加上這場芮氏規模7.1的「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確實是日治時期死傷慘重的事故。透過不同事件切入故事主軸,並隨著蔡焜霖的成長遇到不同事件與人物,更能流暢地敘述故事。
面對這樣一部紀實漫畫,管中祥指出「談歷史不可能不談政治」,或許對更多人而言這是一部「政治漫畫」,尤其人人對於歷史的解讀各有不同,創作者又該如何面對不同觀點與看法?以及如何處理不同史觀可能帶來的疑慮?「我們想要給讀者思考的空間,而不是由我們認定事件的『好』或『不好』。」周見信說。他舉例,許多漫畫的人物設定常常是正義與邪惡兩種,邪惡的那一方形象較為獐頭鼠目等。但周見信認為真實的人生並非如此,許多人的外貌與他的行為未必劃上等號,有些人物牽涉的甚至可能是更大層面的權力結構與影響。
周見信以漫畫中的「警察」為例,他認為警察或許只是一個職業、工作,甚至可以比喻為一種「符號」,這符號牽涉個人,但也攸關國家賦予的公權力。周見信認為不需要使用「絕對的惡」來描繪警察形象,最後他採用無臉、陰影等方式呈現,並讓讀者透過服裝外型瞭解這些角色是警察,同時也是代表國家公權力的人。周見信說:「他到底是誰?他代表什麼?我希望留給讀者思考。」
游珮芸進一步補充:「我自己覺得所有事情難以脫離政治,但我希望大家把它當作有血有肉的個人生命史。」他認為縱使蔡焜霖的一生處於政治漩渦,但他仍是個有家庭、有父母親、手足的一般人,也經歷過情感上的波折、成家立業的歷程等。「他跟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觀點看他?」游珮芸拋出這項反問,並表示創作過程中他選擇使用類似「長鏡頭」的方式描述蔡焜霖的生命,而非選擇悲痛的劇情、特寫內容等。就連命名上也以「來自清水的孩子」這樣中性的名字呈現。游認為自身已盡可能客觀真實地呈現這些故事,並留給讀者思考空間。
創作歷程田調內容深厚   細節設計不放過 管中祥指出,自身在閱讀過程中最有感觸的即是第三冊內容,當年他也有閱讀《王子》雜誌的經驗,並經歷紅葉少棒隊紅極一時的景況。同時他發現除了故事鋪陳相當精采之外,不同冊也有不同設計與顏色等巧思。管中祥舉例第一冊以粉色系為主,然而談到白色恐怖時即轉為黑色、白色等。到第二冊由於攸關蔡焜霖的囚禁歷程,幾乎採全黑色系陳述,直到後來慢慢出現海洋素材時,開始出現藍色與黑色交錯並陳,透過色彩的轉折呈現主角的變化。
對此周見信表示,圖像表現時的線條、色彩、空間架構等確實會影響讀者心理感受,因此除了色彩區分,他在第一冊以鉛筆技法傳達日治時期純樸、年代久遠的景況。到了第二冊則採用版畫刻印的效果,試圖讓整體畫面閱讀較為艱困、不流利,相同地也能呈現蔡焜霖被囚禁在綠島的心理感受。而到第三冊則採用武俠漫畫式墨筆技法,尤其第三冊時空背景也與日本漫畫大量引進台灣相符,透過相關技法呈現,也能如實還原當時的背景。到了第四冊時空背景設定為「當代」,周見信融合前三冊效果,並使用拼貼、照片等方式呈現。
管中祥也提到,創作過程中必須建構當時的空間建築與情景等,然而兩位創作者該如何貼近當時情境,並進一步呈現於漫畫內容?游珮芸說,像是書中的「清水幼兒園」,他翻閱歷史照片、網路資料、相關書籍以及圖像集等,或者向蔡焜霖借閱相關照片與書信,並從紀錄片等影像中找到相關場景。游珮芸也會把相關資料提供給周見信參考,讓周見信進一步建構當時的環境與建築。
周見信也表示,有時他參考的是平面圖片,但為了幫助自己建構立體感與空間,他會把自己當成空拍機,試圖構思地更為完整。又或者像是親自拜訪書中提到的「清水老街」,認知哪裡是山、哪裡有哪些景物等,對於建構人物的方向感、距離、環境感受等皆有所幫助。由於周見信過往長期進行繪本創作,對他而言,此次的漫畫創作也帶來不同的成就感與收穫。周見信提到,過往設計繪本時必須設定閱讀的族群與年紀,並透過約莫32頁篇幅說完故事。然而這套漫畫主要設定給高年級以上的大朋友閱讀,再加上整套漫畫逾600頁,要如何把故事說得完整又有趣?這項課題也讓他覺得非常有趣、樂於挑戰。
書中除了畫風、歷史場景等細節琢磨,更有詩文以及歌曲的鋪排,也讓人在閱讀時更能與故事角色的心境描述與情境轉折產生共鳴。對此游珮芸笑說:「蔡焜霖前輩很愛唱歌,這是圈內有名的事情。」尤其過往創作者艾文也曾幫蔡焜霖出版唱片專輯,甚至在許多公開場合中,蔡焜霖常和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共同演唱等,在在顯示蔡焜霖擅長歌唱這件事。游珮芸也藉由蔡焜霖這項特質,將日語、台語、華語、英語等歌曲融入漫畫創作,再搭配蔡焜霖對於詩文創作的興趣,讓歌曲與詩文的出現更能符合漫畫情節與時代精神。
除了上述內容,游珮芸自己也出現在漫畫中。游珮芸說,自己原先百般不願意現身在漫畫裡,當時創作團隊苦思該如何在第四冊把故事說得更為完整時,有人提議「讓游老師上場吧!」他想了想決定接受這項提議與規劃,並將自己採訪蔡焜霖的初心與動機寫出來,用自身訪談經驗作為樞紐,讓整體作品的調節更為順暢。游珮芸進一步自我剖析,從他個人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歷史的再現」攸關當事人選擇什麼史觀,每一項抉擇也攸關人為因素以及主觀想法,也因此藉由現身在漫畫的方式,他想稍微地向讀者們透漏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想法。
節目尾聲,管中祥提到這部作品的考究與細節完全不亞於學術研究,甚至比學術研究更親近,也能讓人瞭解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歷史。同時,閱讀的過程中更能找到安放自己的角色與時代脈絡,乍看是一部個人生命史,實際上也是一部台灣歷史,更能讓人看見小人物背後的大時代變遷與影響。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