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歷史的二三事:陳浩洋「臺灣四百年庶民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992年,由「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出版,目前已經絕版。

1992年,由「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出版,目前已經絕版。



陳浩洋是誰?

按這本書的作者介紹,陳浩洋「1918年生,台灣羅東人(註:現今宜蘭縣羅東鎮人)。著作有《醜陋的戰爭》(日文)、《MONOTAI31年的記錄》(日文)、《中國美女傳》(日文)、《中國古典的招待》(日文)、《老鄉唱民謠》(台語)、《台灣四百年庶民史》(中文)」。

除了上述極為簡短的介紹,我找不到其他資料,就算使用google搜尋,仍然沒有結果。他可能一輩子都在台灣,也有可能旅居日本成為台僑,或者已經歸化為日本國民,當台裔日本人。

我在「露天拍賣」與「蝦皮購物」平台搜尋,還能見到他以日文寫成的《中國美女傳》(日本鴻儒堂出版)與《台灣四百年庶民史》(自立晚報出版部),但其他作品似乎已在市場消失,不易尋找。



評論:

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向讀者展示台灣民眾在外來政權統治之下的生活樣貌。書中穿插個人見聞、宜蘭羅東當地的傳說、台灣歷史知識,以及自行虛構的故事,來增加讀者的閱讀趣味。雖然這樣的作法無可避免會降低本書的知識性,不過對於從小飽受教科書疲勞轟炸而排拒歷史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會讓他們卸下心防,拿來翻閱一番。


作者虛構一些小故事,試圖讓讀者了解古人遭遇改朝換代、戰爭、天災人禍等的無奈處境。例如:第四章「持續反抗」的「走反」這部分,作者創造了一個角色──名為「阿三」的農家小孩,並以此為視角,描寫他與家人、鄰居逃避日軍屠村的驚險過程,以及阿三窺探日軍斬殺抗日人士的場面,以整個故事情節展現日軍兇殘與濫殺無辜的行徑,也試著將當年村民的各種遭遇,用「阿三」及其家人、鄰居這些角色為我們讀者演繹一番。


有的故事很動人,有的帶有一點詼諧,有的故事情節卻不太合乎常理,或者缺乏歷史根據,例如:首章「近代史上的台灣」當中「苦命的金髮美女」這個部分,作者所寫的故事,同時集合「情節不太合乎常理」與「缺乏歷史根據」這兩個特點,作者是這樣寫的:

荷蘭人離開後,留在台灣的荷蘭婦女又有什麼樣的命運呢?
聽說可以和那些戴著白色帽子、穿著長裙的白人姑娘結婚的消息,台南地區有錢的男性莫不欣喜若狂。他們積極地想獲取這些女性的歡心。對中國男人來說,娶妾並不是件醜聞,相反地大家還覺得那是「豔福不淺」,沒有人不以既羨慕又嫉妒的心情來看待!
這些有錢又有勢的男人,本身早已有了妻子,而其原配對她們男人在外拈花惹草、迎娶小妾,早已見怪不怪,但是為了維護正室的尊嚴,她們教導小妾們:「妾必須謹守傳統,不可敗壞家風,不可違背家訓。」
成為中國男人小妾的荷蘭女性,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從運河中把每天要用的水全部汲回來。因為汲水是小妾應做的事。木桶中裝滿了水,然後用肩扛回家。穿著荷蘭裝木靴的藍眼睛美女,就像鴨子一樣,來來往往地不斷汲水。汲水工作必須在早飯前完成。汲完水後,還必須舂米。台灣的上流家庭,大約都是三十個人以上的大家族,每天要用杵舂出這個家族所需的白米。放入臼中的米大約有十公斤,必須連續打樁四個小時。
晚上丈夫終於回來了,原本等著丈夫來身邊說些安慰的話,但正妻卻還有工作要她們做,那就是在媒油燈下縫補衣物。外國人不太用針線,手經常被針刺到,滿手都是血跡,而且一直到天快亮時才把工作做完,至於丈夫呢?則早已睡得不省人事了。
到底是為誰活?為誰受這麼大的折磨?為了什麼要當人物的小妾呢?……
清潔澄靜的運河上漂浮著年輕女孩的屍體,她們都是投河自殺的金髮女孩;是那些滿懷美夢成了台灣妻子,卻因難耐痛苦折磨而自殺的荷蘭姑娘!
「真可惜啊!這麼漂亮的姑娘!」這些荷蘭女子的屍體最後都成為府城茶館裡,年輕男子茶餘飯後的話題。

這個故事有兩個非常不合常理的地方:

一是,那些有錢有勢的男人竟然會讓他們喜愛的荷蘭美人提水、舂米、縫補衣物,而且還讓「她一個人」去做所有的家務,這非常離譜!有錢有勢的人明明有一堆僕人與婢女在做家事,哪輪的到男主人的寵妾?其次,哪個大老婆敢不顧丈夫的感受去虐妾,而且毫不遮掩?別忘了!漢人男性若是一個不高興,可是會名正言順地休妻,直接將小妾扶正,或是乾脆揮拳教訓。

另一個超級不合理的地方是:作者說外國人不太用針線,因此那些荷蘭美女的手被針頭刺的鮮血淋漓。──既然如此,外國人的衣服、帽子是怎麼做出來的?難不成都是中國人做給他們,賣給他們的嗎?外國女人不太用針線,也不太會縫紉……恕我直言,這樣的事情我從沒聽過!

缺乏歷史根據的地方在於:當年並沒有大批金髮碧眼的荷蘭女子跳河自殺,而且台南市區(「府城」一帶)也沒有這樣的傳說,有的是荷蘭人與原住民女子所生的混血兒,散落在南部某些原住民部落,然後成為部落的一員。總之,這則故事極可能是作者憑空編造的。


這本書比較大的問題是:作者在寫明鄭與清領時期的時候,參考、襲用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的地方太多!尤其是鄭成功與鄭經父子統治台灣的那一部分,陳浩洋不少段落與王育德的內容超級相似,可以說,作者模擬後者的段落大意,然後用自己的話改寫而成。由於某些地方過於相似,我認為有抄襲的嫌疑。

若以2018年9月再版的《台灣:苦悶的歷史》作為對照,讀者會發現……

作者王育德因受兄長王育霖連累,擔心被國民政府軍警找麻煩,因而流亡日本。

作者王育德因受兄長王育霖連累,擔心被國民政府軍警找麻煩,因而流亡日本。

這本書第24頁至第25頁第一段的內容,與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第34頁整頁內容很像!第73頁的內容與王書第85頁到86頁的內容,相似度高;本書第74頁至第75頁的內容與王書第90頁的內容頗接近,尤其是第68頁至69頁的地方,與王書第81頁非常相似!以下是本書與王書最相似的段落,讀者可找這兩本書比對其他的部分。

他的母親是日本人,所以他也有潔癖的遺傳,而且脾氣不太好,這種冷醒的性格在治軍上尤其明顯。他發覺承天府尹(台南市長)和天興縣知(縣長)共謀盜取軍糧時,立刻就將他二人斬首,甚至連他的部將也因搶奪人民銀兩、匿藏糧食而被處以極刑。當時,他又正好聽到留在廈門的長子鄭經和幼弟的乳母私通的消息,盛怒之下,派遣使者帶著四個木桶前往廈門,要把董夫人(自己的妻子)以監督不周、鄭經與乳母不倫、生下的孩子為不義之子的罪名斬首,然後將斬下的首級用木桶帶回。董夫人和鄭經因有人庇護而倖免一死。這個徹底的法治主義是二十年來維持鄭軍士氣的一大支柱。(陳浩洋)
鄭成功大概受到母親是日本人的影響,有潔癖,脾氣暴躁。這一點具體表現於甚至有冷酷之評的嚴格軍紀中。承天府尹楊朝棟、天興縣知視敬、斗給陳伍,即因合謀在配給鎮兵的糧餉做手腳舞弊而被砍頭。部將吳豪也因搶奪人民銀兩匿藏糧食之罪被斬。……恰當其時,鄭成功風聞鄭經在廈門和幼弟的乳母陳氏私通,大發雷霆,遣使帶四個木桶飭令把母親董氏(董夫人)、鄭經、陳氏以及私通所生嬰兒的首級帶回。董氏和鄭經有人庇護倖免一死。這個徹底的法治主義是維持鄭軍士氣的一大支柱。(王育德)


結論: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的作法,值得有心寫作歷史普及讀物的人考慮,不過書中某些段落,作者高度模擬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到近乎抄襲的地步,以及幾則故事「情節不太合乎常理」或「缺乏歷史根據」等問題,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引用或是模擬太多別人的東西,不只會降低自己著作的品質及原創性,而且終究會被眼尖的讀者發覺。

(全文終)



相關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西元1697年的台灣人,是什麼? 是甚麼樣子? 郁永河說,台灣人是一種生活安逸之後,就想要作亂的民族。常常會有人聚眾就自稱王侯,幾乎是年年有來。即使很容易就被討平,仍是前仆後繼。 其實台灣人,大多都是來自泉州漳州,這五十年來,也算是常見兵戈。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一、本島人内地人涇渭分明 二、種族歧視與差别待遇 面對日本殖民體制的種族歧視和差別待遇,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自是加以譴責,期能喚醒台灣同胞的自覺,爭取被統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從批判到反抗意識的傾斜 四、歷史意義深刻
Thumbnail
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的作法,值得有心寫作歷史普及讀物的人考慮,不過書中某些段落,作者高度模擬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到近乎抄襲的地步,以及幾則故事「情節不太合乎常理」或「缺乏歷史根據」等問題,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引用或是模擬太多別人的東西,不只會降低自己著作的品質
Thumbnail
作者「以散文體書寫台灣史,並以庶民的觀點探究台灣歷史」的作法,值得有心寫作歷史普及讀物的人考慮,不過書中某些段落,作者高度模擬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到近乎抄襲的地步,以及幾則故事「情節不太合乎常理」或「缺乏歷史根據」等問題,也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引用或是模擬太多別人的東西,不只會降低自己著作的品質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這本小書適合全民閱讀,無論您是專研台灣歷史的學者,還是對台灣歷史的理解只有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程度,都能從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歷史上短短幾筆紀錄,卻是無數有血有肉的人生 而那些無名的小人物們,正是堆疊出一整個時代的關鍵 現在,他們將帶你走進,那些你從不知道卻真實存在的臺灣歷史
Thumbnail
歷史上短短幾筆紀錄,卻是無數有血有肉的人生 而那些無名的小人物們,正是堆疊出一整個時代的關鍵 現在,他們將帶你走進,那些你從不知道卻真實存在的臺灣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