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0/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歸還父母的人生功課,找回自己的生命角色

孩子該介入父母的婚姻嗎? 最近聽到長輩勸說小孩湊合分居多年的父母,我真的覺得好「殘忍」又「自私」。我明白,在愛嚼舌根的鄰里之間,還有「勸和不勸離」、「家和萬事興」的傳統觀念下,這樣的行為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然而追求表面和諧的「私慾」以及讓自己「心安」的行為卻忽略了孩子所經歷的痛楚還有喘不過氣的責任。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一對夫妻之間的婚姻、緣分、課題都是他們自己的,旁人無從介入,也不應介入,更不該把無辜的小孩「再次」推入深淵,尤其在他們都獨立自主後⋯⋯
Gemma Evans on Unsplash
Gemma Evans on Unsplash
談談我自己的經歷吧!兒時隱約知曉父母的婚姻存有第三者後,除了憤怒、無助,更多的是害怕「家」將會分崩離析的恐懼。於是我本能向家中長者求證、求救,然而讓我失望的是長輩們欲蓋彌彰的反應,還有避而不談的態度。這些都讓當時的我感到氣憤與難堪,認為放任事態發展的他們也有一定的責任。
後來,父母感情每況愈下,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僅充滿衝突、控制、打擊,還非常的不穩定。在接觸自我成長類的書籍之前,我已然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貌(像父母一樣),想逃離卻被各種模式束縛著,自厭自棄,像個刺蝟一般。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離家求學後,我很幸運的於生命不同階段遇到幾個貴人,開始走在自我成長、療癒的路上。某日,當我終於痛哭流涕的把父母之間的情感課題歸還給他們後,才真正回到「親」與「子」的關係中,並在之後的梳理看到父母的苦衷、付出和難處。(當然還有家族長輩無法介入的為難)
這條路走了很久(恐怕要走一輩子),有點崎嶇,也還是會做惡夢。但把屬於父母的生命功課歸還後,我才終於在歪曲的親子關係中,找到和解的可能。也因此,我堅決反對任何將「婚姻經營」強加於孩子身上的「說詞」和「自以為是」。
曾聽人說「一個家庭的圓滿有賴每個家庭成員的經營」,我同意也不同意。對於破碎、失能的家庭而言,這樣的「高大上」真的大可不必。我倒希望任何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們,可以認知到一件事,那便是烏雲密佈的童年已不可追,璀璨光明的成年尚可開創。
套一句凱特王的話:「原生家庭欠你的,要靠自己找回來。昨日已遠,指日可待。」

📚提及/引用之著作:
身為自己,我很開心》/凱特王/時報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