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診療室那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視野縮小到很小很小,只看得到眼前的失去的那一天,連抓在手裡的浮木都攔腰折斷,我開始哭。無法克制地覺得世界再也沒有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茫然跟虛浮的狀態開始影響到我的生活,我甚至把裝著溫蒂漫步專場票券的信封袋丟掉,直到專場開唱當天才依稀想起那個信封。
不能理解為什麼人生只有失落,我沒有做到自己期待的事情,我沒有真的放下那些我假裝嗤之以鼻的血緣,我也沒有成為想要成為的人,我到底是什麼樣子?我還能變成什麼樣子呢?
然後P告訴我,你必須去看醫生。(措辭更強烈一點:幹你娘給我去看)(畢竟我就是那種不罵不醒的死小孩沒錯)
坐在診療室門口的我,啪答啪答掉了滿口罩的眼淚鼻涕,淚眼矇矓中看著診療室上的文宣:「各位病友好...@#$%..」
病友嗎?我生病了嗎?我有病識感嗎?我?憂鬱症嗎?躁鬱症嗎?我是神經病嗎?
醫生的語氣是很輕柔的,不帶批判,希望我配合心理諮商,開了得緒安跟贊安諾給我,然後隔天我看了一下健保資料寫著「重鬱症」,有種虛無的不可置信感。反正這就是我的那一天,回診一次並開始諮商的我,其實滿慶幸有那一天。
安安各位病友。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能代表憂鬱症 •僅作為描寫紀錄 我感到絕望,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做的決定好像都是錯的。明明我很正常的回應他們,但是他們卻突然對我不耐煩了,對我兇了。我玻璃心碎流淚了。 我嘗試讓自己正常一點,打開臉書。但是我沒辦法在自己個人臉書說什麼,因為沒人會懂也沒人會想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位來體驗「前世回溯」的女生,想看看關於感情的過去經歷。開頭場景在醫院病房裡,她的視角是飄在空中看著病床上的自己,全身被包紮起來,旁邊坐著一個男生,男生哭的傷心欲絕,懊悔自己沒有早點像女生表白自己的心意。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自從2023開始越來越憂鬱,以前我在fb社團說過我認知功能、理解力有問題,那是在說以前學生時期上課或者是跟人面對面一下子太多訊息無法消化、理解,但是自從2023年7月嘗試去社區復健中心之後,突然爆發嚴重憂鬱,一直越來越嚴重, 之前曾經痛苦到想死,現在雖然沒那麼痛苦了,但是不知道是後遺症還是情緒被我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對於生活的困惑、迷茫和痛苦。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內心感受,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和奢望。文章觸及了憂鬱症患者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對自己和生活的反思。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能代表憂鬱症 •僅作為描寫紀錄 我感到絕望,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做的決定好像都是錯的。明明我很正常的回應他們,但是他們卻突然對我不耐煩了,對我兇了。我玻璃心碎流淚了。 我嘗試讓自己正常一點,打開臉書。但是我沒辦法在自己個人臉書說什麼,因為沒人會懂也沒人會想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位來體驗「前世回溯」的女生,想看看關於感情的過去經歷。開頭場景在醫院病房裡,她的視角是飄在空中看著病床上的自己,全身被包紮起來,旁邊坐著一個男生,男生哭的傷心欲絕,懊悔自己沒有早點像女生表白自己的心意。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自從2023開始越來越憂鬱,以前我在fb社團說過我認知功能、理解力有問題,那是在說以前學生時期上課或者是跟人面對面一下子太多訊息無法消化、理解,但是自從2023年7月嘗試去社區復健中心之後,突然爆發嚴重憂鬱,一直越來越嚴重, 之前曾經痛苦到想死,現在雖然沒那麼痛苦了,但是不知道是後遺症還是情緒被我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對於生活的困惑、迷茫和痛苦。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內心感受,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和奢望。文章觸及了憂鬱症患者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以及對自己和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