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110年8月31日
文/陳怡安
作者簡介: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就讀中,曾任出版社編輯,喜歡各種語言。返鄉工作時遇見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負責美編手語教材,從中發現手語之美。
當我們說到「溝通」,你會想到什麼呢?可能是名人的說話之道、可能是兩性專家告訴你如何吵架、也或許是財經媒體喜歡給社會新鮮人的傾聽技巧。
以往我也只將溝通侷限在「說」和「聽」之間,直到今年(111年)暑假,我接觸到雲林聽語障協會,一開始很擔心該如何與聾人相處呢?但實際認識到聾人朋友後,才發現就算不聽、不說,人與人之間仍有多元又豐富的溝通方式,手語、筆談、表情及肢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與他們互動並不難,只要保持一顆開放和願意學習的心。
身邊的少數民族
有人會用「少數民族」來形容聾人群體,我認為非常貼切。因為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異於主流,卻值得認識和了解。
人類學家Nora Ellen Groce曾記錄美國有一個聾人島,因為交通不便島上居民多實行內婚制,隱性的基因遺傳使得島上有很高的聾人比例,一個家庭中常同時存在聾人和聽人。但是這並不造成隔閡,聽不見也不被視為一種障礙,在這座島上,不論聽、聾皆能使用流利的手語溝通,如果有聾人在場,全體也會自然而然地使用手語將之視為一種禮貌。
在臺灣,聽覺機能障礙者約有十萬人,許多聾人生活在聽人家庭中,只是因為對他們語言的陌生,我們習慣視而不見。他們就像隱藏在各個角落的少數民族。
直覺又活潑的手語藝術
到異國旅行時,面對「有聽沒有懂」的處境,我們也會善用肢體和表情與當地人交流。有時我還會帶一本小本子,用畫圖或展示照片來問路。不過,簡單的比手畫腳,雖然可以傳達簡單的生活用語,卻難免會遇到無法深入交談或造成誤會的困境,也會因為隔隔不入而感到孤獨。
要深入理解另一個文化,仍必須讀懂對方的語言。手語便是最適合聾人感官的溝通方式。或許你會說,還有文字能夠讓彼此溝通啊。不過文字是依著口說語言的語法模式而來,對接受聾人教育的他們來說,文字反而是他們的第二語言。
很多人不知道,手語並非全世界通用。臺灣手語最初來自日治時期設立的盲啞學校,將日本手語帶來台灣,隨著時間發展,加入更多本土化特有的詞彙與文化,最後演變為現在的臺灣手語,在2018年通過將臺灣手語納入國家語言發展法的保護的語言之一。
我對臺灣手語的第一印象是很直覺,也很活潑。記得剛到雲林聽語障協會的第一天,同事教我手語,「爬山:雙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彎曲,做成攀爬往上的動作」;「游泳:伸出食指與中指模仿踢水前進的樣子」;「吃飯,則是一手扒飯、一手拿著碗的動作」;「鳳梨:一手在另一手背上翻轉,類似來回切著水果。」
在中文造字的歷史中,也含有豐富的象形文字,像是日、月、鳥的甲骨文最初都是模仿事物原本的形狀,用非常直覺的圖像畫面讓大家都能快速理解,手語也有類似的概念。
但是除了象形的靜態呈現之外,手語更是具有動態美、「鮮活」的語言。例如「我們」和「大家」是一樣的手形,但用比劃的幅度大小以及位置不同,便能夠表達出不一樣的意義。我覺得很有趣,原來用十根手指頭就能創造出一個這麼豐富又有趣的語言。
多元的溝通方式
聾人帶我發現,溝通方式不一樣,但想要溝通的心我們一樣。
協會的午餐時間,大家圍著一張桌子,也經常是手語和口語並行,我用非常破的手語表達一些單字,會手語的聽人一邊翻譯,手語老師若觀察到我的疑惑,會放慢動作教我一些基礎的句子。
在這張小小的餐桌上,有人用不同程度的手語溝通,也有人用口語聊天。以及就算沒有談話時,仍可以從對方的表情自然而然地觀察到彼此的情緒。
陳玩臻〈聾人的溝通民族誌:視覺對話的特性〉就提到,手語是聾人文化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也不只是關於手語,「聾人文化的內容是面對多重溝通管道的環境,並且擁有多重的溝通應對方式。」
就算使用著相同語言的人,也可能會由於生長環境的差異,而「各說各話」,不能好好地互相理解。不能聽,並不會真正阻礙兩個人認識彼此,因為溝通的方式,不只是聽與說、不只是讀與寫,甚至也不只是使用哪一種語言的問題。溝通的本質更多還是關於互動,關於願不願意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往對方靠近一些。
參考文章:
陳玩臻(2013)。〈聾人的溝通民族誌:視覺對話的特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