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在台1線與加祿車站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自2014年第一次搭台鐵南迴線的普快,時間很快過去兩年,也跨過自己離開學校去服替代役,再回到學校的2015年前後,最後則在2016年過一半之際,開始了現在可能快到盡頭的高雄生活。於是在這個離枋寮更近的港都,誕生了第二次,也是少數有複數旅伴的普快之旅。

由於前次是從枋寮出發,這回把起點改在加祿,屆時在3671次與枋寮上車的旅伴會合,順便買「加祿東海」車票。這必然是第一次造訪加祿,從「加祿堂營區」公車站牌開始的旅程。


【加祿海岸線】

想搭火車外的公共交通到加祿,只能選往墾丁的公路客運,編號9117或9188的公車。班次少的17走台17線經東港,班次較多的88則經台88線接國道三號,在離開高雄市區後會一路直達屏東的林邊。順帶一提,高鐵左營站出發的9189雖然路線跟9188幾乎重疊,但只停枋寮、車城及恆春市區主要的站牌,是無法在加祿這樣的地區下車的。

這條路線上有「加祿火車站」站牌,不過2016年9月12日這天,我是在車站往前兩個,一旁有便利商店和加油站的「加祿堂營區」站牌下車。這裡似乎是蠻多人開車會停下休息的地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就台鐵為例,麟洛、林邊、枋寮等站周邊都有蓮霧意象裝飾,而站內蓮霧、站外廣場多長出芒果的枋寮,大概可當作分界點。從加祿一直到枋山,常看到賣芒果的攤販或商家,包含這個休息站也不例外。

raw-image

從站牌出發,離加祿車站大約有1.2公里,只要沿台1線走到連結車站的路即可,但我選擇往緊鄰海岸線的防波堤道路出發。

raw-image
raw-image

其實加祿、内獅,一直到進枋山前的彎道,南迴線跟台1線都很緊臨台灣海峽,只不過除了休息站可能有觀景台,沿線並沒有什麼親水休憩設施,大概都像加祿這段一樣,是乾淨而略顯空曠的海景。

raw-image
raw-image

話說如此,這裡不失為看海散心的好地方,因為真的沒什麼遊客,卻還是有簡單的木造涼亭,甚至幫堤防做彩繪。

raw-image
raw-image

海岸線跟台1線大致平行,也有個岔路能通到往加祿車站的十字路口,只是路寬僅夠一輛汽車通行。那天的天氣很好,從那個巷口看向海岸線的的景色,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柏油路、防坡堤、海面,最後是藍天。

raw-image

當下離普快發車時間有餘裕,我從路口走到南邊一點的加祿國小內逛逛。在國小正門旁有公車站牌,跟北邊「加祿火車站」站牌僅170公尺的距離,就鄉下地方來說站距蠻短的。題外話是在枋山市區尚有加祿國小枋山分校。

raw-image

當天是星期一有上課,走進校門時倒也沒被攔下來。

校舍正下方的走廊上擺了兩尊跟人差不多高的娃娃,而且材料非常的「學校」,用水桶當腳、用盆栽做手部、用球籃當身體。我起先以為這大概又是擬人化芒果之類的,但是頭部形狀又很像蠟燭的火焰,直到瞥見一旁的海報才確定。

raw-image

牆上的海報是加祿國小校園防災地圖,上頭人物顯然是這娃娃的原型,那他看來就像個擬人化的火焰娃娃。話說用紅色球籃做的身體,也讓他長得像一根蠟燭,不覺得嗎?

raw-image

穿過走廊來到運動場,圍牆後頭就是壯麗的山景,而操場則維持著現在反而少見的紅土跑道,剛好遇到灑水裝置運作中。這確實是歷史畫面,因為加祿國小大概在2018年時也改用現在常見的彩虹PU跑道。

raw-image
raw-image

台1線從路口通往加祿車站的道路約350公尺,貌似沒有特定路名,而這一帶門牌都寫「會社」,包含正對台1線的加祿國小也是。離開車流大、車速也快的台1線後,途經醒目的廟宇「天師府」,並忽略對你狂吼的數隻家犬,再繼續直走穿過遼闊的果園,不久就能在小上坡的盡頭,看到傳說中的加祿車站。

沒錯,是那個有廣大站場及站前廣場,但一天只停四班車的「最大的小站」。

raw-image

【最大的小站】

加祿車站在1992年隨南迴線的興築而誕生,並因應鄰近加祿堂營區,及未來做為車輛基地的規劃,有著與運量、班次不成正比的廣大站場,連站前廣場都大到能設置停機坪。

raw-image
raw-image

廣場接到聯外道路位置的左右兩側,各有一顆相對周圍植被顯得特別高的樹,如門神般守著加祿,也是我對這座車站曾經的主要印象,尤其是南側最高的那棵。沒錯已經是曾經,因為在寫文的當下,可以確定有一棵樹已不存在了。

站房從外觀看來有兩層,實際上第二層大部分空間都是挑高,而站名燈箱就放在建築最上層,包含一根沒有升旗的旗桿。這裡很難不被正中間白色牆面上,不知是褪色還是拔掉字體後留下的「歡迎光臨」字樣給吸引,雖然現在該位置也貼上不同東西了。

raw-image
raw-image

站房正面兩扇鐵捲門只開一扇,可能因此讓站內即使有挑高仍光線偏暗,再加上除了我之外無其他乘客,瀰漫著空曠寂寥的氛圍,唯有款型制式,但顏色豐富的候車椅,讓空間配色不至太單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就像2014年搭普快在加祿等待避時,從站場之大連結到與車站現況的落差一樣,站房內的售票配置,也能明顯看出這裡曾有過大型車站的構想,光人工售票口就有三個,也預留設置自動售票機的位置,可從未實踐過。

raw-image
raw-image

我預計要在3671次普快與三位旅伴會合前往台東,不過當時站內的名片式車票已售完從加祿至台東的部分,因此我只買到知本,到時再看車上還是到台東補票,結果後來莫名選了第三種方式處理。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搭車實際用的車票,我另外買了幾張「加祿東海」的名片式車票送旅伴,並在背面蓋上站內的「小站巡禮紀念章」及吉祥話印章。雖然從「加祿東海」延伸到「加官晉祿,福祿東海」是稍微包裝過,可加祿很靠近國境之南的偏遠色彩,也讓這張吉祥話車票有其地位。

反正再怎樣,都不會比「榮華富貴」更刻意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時至今日南迴線已電氣化,原本站內販售的普快名片式車票已隨普快班次停駛而不再補印,售完為止,並改成常態販售區間車的名片式車票,但這裡仍然未引進訂取票服務,和販售該站之外的其他各級列車車票。

2020年電氣化啟用後,兩班普快都改班次編號,換成跟清晨區間車一樣的復興號車廂編組列車,不變的是每日僅四班車停靠的南迴線小站日常。

raw-image
raw-image

順待提一件事,就是加祿車站洗手間非常乾淨,大概每天打掃加上使用量不大的關係吧。

raw-image

過剪票口後,準備走地下道前往加祿用於上下車的第二月台,偶然看見轉角處的圍欄底下,有什麼生物在盯著我看。

原來這裡不僅有狗勾,也有貓星人進駐了。

raw-image
raw-image

2014年搭普快時,跟著車上十幾個人下車,在月台目送同樣往台東方向的莒光號通過,略顯熱鬧。此刻屏東藍天下,在還未架設電化設備的加祿車站月台,變成只有自己一人等著3671次普快進站,不同的是這回車上有自己的旅伴們。

raw-image
raw-image

站場擺放的車輛,好像比兩年前來時多不少,煤斗車、篷車、平車、敞車等各式貨車,四散在多條股道上,即便對比空間的廣大,仍顯得十分冷清稀疏。不變的是曾搭過,還維持藍天白雲塗裝的冷氣平快客車,依然閒置在此。任憑南國豔陽及雨勢洗禮,不知有無重生的一天。

raw-image
raw-image

很多年後我一直以為,第三趟的普快之旅是因為初訪加祿而有特別意義,但後來發現,其實一直以來我很少有旅伴一起鐵道旅行,而那次不僅有三位旅伴同行,還都是鐵道迷圈子內屬稀有生物的「女性」。實際上她們分別是我同事、我同事與我的共同朋友,以及另一位她們兩人的共同朋友。

有旅伴的鐵道旅行,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

她們週日皆放假,便提早一天至枋寮過夜,我才在週一與她們會合,至於到加祿的普快車上碰頭就是自己的決定。總之共同行程是搭普快到台東,逛個一下午後就返回高雄。

raw-image

很快地,3671次普快載著自己的旅伴們,從枋寮那頭,連結台1線與加祿堂營區的大鵬橋下行駛而來,也宣告自己第三趟的藍皮普快之旅,即將展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出發前絕對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個縣市,讓我一待就來到4天,雖然屏東要騎完,本身也有將近200公里啦,但真的有點太久了。幸好計畫不是真的「趕不上」變化,因為剛好落了一天,所以預計的行程表,還是可以拿來「複製貼上」。休息完整之後挑戰這次難度前幾的壽卡和南迴,我想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Thumbnail
出發前絕對沒想到,竟然會有一個縣市,讓我一待就來到4天,雖然屏東要騎完,本身也有將近200公里啦,但真的有點太久了。幸好計畫不是真的「趕不上」變化,因為剛好落了一天,所以預計的行程表,還是可以拿來「複製貼上」。休息完整之後挑戰這次難度前幾的壽卡和南迴,我想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Thumbnail
第一次專程造訪沙鹿車站,是2022年5月搭區間車前往白沙屯時的中途下車。感想是,這個運量排在大甲之後的第二名車站,不僅與大甲有著截然不同的地域風貌,站內公共藝術也是不可思議的混雜。
Thumbnail
第一次專程造訪沙鹿車站,是2022年5月搭區間車前往白沙屯時的中途下車。感想是,這個運量排在大甲之後的第二名車站,不僅與大甲有著截然不同的地域風貌,站內公共藝術也是不可思議的混雜。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第三次搭乘普快,也是九月中旬往台東的3671次,可非常不同的是,有三位旅伴在加祿會合,一同看著車窗外海景,也在台東租機車逛了一下午。相同旅程,可以因身邊的人而產生無可取代的意義。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