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莫名好拍照的屏東高架一隅-麟洛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雖然台鐵屏東線還有一堆車站遊記還沒寫,這趟之前確實只剩歸來、麟洛兩站未進出過,這便是為何十月這趟從潮州到萬丹前,會刻意在麟洛下車。

raw-image

麟洛屬於屏東至潮州間高架車站的其中一座,但意外地,幾乎把所有不利於拍照的要素給捨棄,產生了聽來矛盾,可的確很適合拍火車的高架站體,及即使站外往內拍也不錯的周遭風景。


【檳榔園之上的高架車站】

麟洛車站的配置十分"基本",兩條正線各一座側式月台,各配置到地面的樓梯與電梯,並把驗票機放在月台層的樓梯口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屏東線的冷知識,是列車從坐南朝北的屏東出站往南,過一個大彎,會進入一個長直線,依序經過歸來、麟洛、西勢,並在一個小彎後抵達竹田。有人戲稱這個高架路段,讓司機開起車來,就像在屏東的檳榔園上飛馳。

位居中心的麟洛,車站南北兩端自然都是看不到盡頭的直線鐵道,差別在往北是屏東市區,往南是大武山。

raw-image
raw-image

月台醒目的水牛造型馬賽克拼貼座椅,表達近十年台鐵新啟用車站的共同特色,就是特愛設置公共藝術,無論高架或地下車站。

麟洛是「客家六堆」的前堆,居民多以務農為主,故主題上除了客家文化常有的習字亭、花布,也有水牛、稻米、蓮霧等代表當地農業的元素出現,最後產生了兩側月台各一隻的水牛,以及兩張長凳。

作品名稱很直白,就叫「麟洛采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些鐵道局興建,完工後交由台鐵使用的車站,多多少少都有些瑕疵,無論建築還是動線,導致常有質疑聲浪說公共藝術無用而浪費,但這些該分開來看才是。

在南下月台圍欄的第一次遠眺,麟洛車站周遭比我預想的更偏僻一些,東側僅有休憩廣場,及一條往聚落的道路。看Google地圖確認,麟洛市區確實在車站東側遠兩公里處,包含公部門及國中小皆是。

raw-image
raw-image

西側除了檳榔園,和一條存有別墅建築的小徑,就真的沒別的了。

raw-image
raw-image

這座沒有站員的車站,或許能視為台鐵高架車站的基本款,好比城市模擬電玩,那種最低價且預設的車站型式,只差多了公共藝術。

五個基本設施具備就足夠:樓梯、電梯、驗票機、月台、列車資訊顯示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裡沒有設置閘門,隨時都能走上月台,不過因應疫情,有安排一位人員在站體正下方,進行實聯制及體溫量測作業。

地面空間剩下的就是隨意停放的機車及自行車,就連與車站有關的管線,都設在高架站體的正下方,沒有任何美化。

raw-image
raw-image

看慣員林站底下那混雜的空間規劃,覺得麟洛這稱不上整齊,至少不會既髒亂又壅擠的狀態,好像稍微好一點。不是看起來太空曠,就非得要把空間給填滿的。

raw-image
raw-image

至於站房外觀就很普通,藍色系的外牆裝飾與深藍色的站名。

raw-image

走出車站正下方,我注意到一件以前沒遇過的事-這個高架車站好像比其他同類車站明顯矮了一截,甚至列車出站後的路段也沒有裝隔音牆。

等到又有列車通過時,應證了我的猜測。


【在麟洛拍高架火車,與站區微巡禮】

比起地下化後徹底絕跡,高架後的鐵道至少能在地面看到火車在跑,但想拍車仍得到站內,或至少跟高架橋等高的建築才行,而且常有隔音牆阻擾。這情況最慘的案例,莫過於用全罩式隔音牆的台中捷運綠線。

在麟洛這裡,卻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高架橋的一舉一動。

raw-image
raw-image

高度偏低的的高架結構想不到成因,至於沒裝隔音牆,大概周圍居住的人不多,乾脆省下這筆開銷。

raw-image

即便月台有裝設圍欄,還是能清楚拍到月台燈箱,想當然北上路段跟南下一樣,都能拍到列車通過。

記得莒光號現在已是稀有車種,當天卻很常遇到,大概造訪時機選得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高度及沒有隔音牆,車站及路線周圍完全沒有會擋住視線的建築,也是這座車站適合拍照的必要條件。哪天照片裡那些空地出現跟高架橋等高的建築,這邊的拍照角度大概就毀了。

除了車站本身,周圍也有不少地方政府設置的公共藝術。

身為在文資領域念過書的,初看這兩尊Q版化的神像,還真無法判斷原型是誰。「土地公跟土地婆嗎?」這個愚蠢答案在我腦海中出現。上網找資料的結果,可參考「九如大王爺娶麟洛徐氏女」,這個橫跨九如、長治、麟洛的傳說。

這兩位分別是來自九如三山國王廟的王爺,以及麟洛在地被迎娶走的王爺奶奶。伴隨這個傳說,每年從大年初二到元宵,有著將王爺夫婦倆從九如帶回麟洛娘家的習俗,並途經據說作媒的長治三座屋國王宮。

raw-image

對地理沒概念會以為這三個鄉鎮離得很遠,一個有車站、一個靠高屏溪、一個還在屏東市東北方,實際上它們彼此相連,圍成一個繞起屏東市東側的圓弧。

一開始不解這兩位的身分,其實旁邊指標早告訴答案:「王爺奶奶遊戲場」。

raw-image

要說麟洛站區最特別的部分,莫過於這座遊戲場內的「花轎主題遊具」。從車站南下月台往東看,就能看到極度醒目的遊具在地面,座落在白色的沙地及鐵柵欄圍成的橢圓形場地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整座遊具在規格上沒什麼太創新的地方,但我覺得在罐頭遊具氾濫的現在,只要外觀跟配色上有稍微跟制式版本做區別就已經很好了,何況這座遊具的主體還是木結構,而非塑膠。

造訪當天圍欄的門是關著而未鎖,可輕易進入,我則稍微開門拍個照就離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上設施都在麟洛車站東側的站前巷北邊,南邊也有小小的麒麟雕像,高架橋下則有往西勢方向的自行車道。

raw-image
raw-image

既然是自行車道,添加造景也是合理的,不意外地放個象徵「地面曾有鐵道」的平交道裝飾,然後再來一顆......有臉的蓮霧。

raw-image

屏東縣真不愧是台灣最大蓮霧產地,沿線台鐵車站,麟洛、林邊、枋寮都有蓮霧造型的裝飾,但麟洛是唯一有把它擬人化,表現成果其實不錯,至少是好看的,五官跟四肢的位置也很協調。

比較可惜是只有一顆,感覺怪寂寞的,能幫他/她多做個伴嗎?

raw-image
raw-image

如前面提到,在麟洛下車算是這趟旅程的節點,是10/18到萬丹旅行的前半段,因此待一段時間後就走回南下月台,準備搭區間車繼續南下,到潮州轉公車。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就很不明白地思考,為何週一非尖峰時段的早上十點,從新左營出發往枋寮的3311次區間車,還可以誤點個二十幾分給你看。

最終,搭著3141次往潮州而去。

raw-image

最初在麟洛車站下車只是「解成就」,然而這裡確實比我想的有趣很多,在偏僻且遠離市區的表象外,是個意外很適合拍火車,站區還有著諸多地方公共藝術的高架車站。

這裡的一切都很基本,但簡單又單純的環境,才能容納我們這些旅人的想像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遊具剛設立時真的是滿滿人潮,很喜歡裡面的細細白沙,踏起來舒服,也不黏肌膚~
乘零|偶爾回頭-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3
原來你有去過~是真的蠻喜歡有特色的遊具,畢竟現在連大象溜滑梯都越來越來找到了。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臺鐵平溪線冷門小站行程推薦🚉嶺腳車站🛤️大華車站🚆鐵道旅行、有貓、有狗、有咖啡,也可以賞個瀑布。
Thumbnail
臺鐵平溪線冷門小站行程推薦🚉嶺腳車站🛤️大華車站🚆鐵道旅行、有貓、有狗、有咖啡,也可以賞個瀑布。
Thumbnail
台東之行,南迴踩線,家園之美眼見為憑。小站有遠方,遠方有足跡,背著輕便行囊、一頂運動帽,懷著期待已久的心情,開始上路。
Thumbnail
台東之行,南迴踩線,家園之美眼見為憑。小站有遠方,遠方有足跡,背著輕便行囊、一頂運動帽,懷著期待已久的心情,開始上路。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只有弟弟去媽媽的員工旅遊,既然他們出去玩了,我們當然也要出去走走,這次選擇了福隆車站,有便當、海、自行車(沒騎),就決定是你了! 推薦行程(個人安排):福隆車站-福隆尤記商義便當-福隆海濱公園or舊草嶺隧道(自行車)-回福隆車站-雙溪車站-海山餅店。
Thumbnail
只有弟弟去媽媽的員工旅遊,既然他們出去玩了,我們當然也要出去走走,這次選擇了福隆車站,有便當、海、自行車(沒騎),就決定是你了! 推薦行程(個人安排):福隆車站-福隆尤記商義便當-福隆海濱公園or舊草嶺隧道(自行車)-回福隆車站-雙溪車站-海山餅店。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