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國民美食 , 絕對不能錯過! - 椰漿飯(馬來西亞文:NASI LEMAK)
『NASI』在馬來西亞文是『飯』的意思,而『LEMAK』則是『油脂』,這邊指的是椰漿,因爲將米浸泡在椰漿裏邊再煮成飯才會有『椰漿飯』這個名字(甚至還有將班蘭葉打結後加入一起烹煮,香氣更佳!)
常見雙層香蕉葉和舊報紙/棕色蠟紙包成金字塔形狀,一打開,香味撲鼻而來,裏頭是椰漿飯加上配料如小黃瓜、江魚仔、烤花生、水煮蛋/煎蛋等,當然絕對少不了叄巴辣椒醬(馬來西亞文:SAMBAL,即東南亞特殊辣椒醬)這一味!
有機會一定要嘗試,沒吃過椰漿飯根本不算到過馬來西亞旅遊!(分享一下,亞內是大學才到台灣留學的,在這之前亞內的爸爸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買椰漿飯當亞內和兄弟姐妹們的早餐,這是父親大人的味道啊啊啊😭)
2. 肉骨茶(馬來西亞文:BAK KUT TEH)
肉骨茶其實是混合中藥材(枸杞、黨蔘、當歸、玉竹、川芎)、香料(八角、桂皮、丁香、大蒜、甘草、花椒、甘蔗、羅漢果、胡椒)和肉排熬煮多個小時而得的濃湯,更少不了芋頭飯和油條的搭配!(亞內在以前高中時候常和班上同學到學校附近的肉骨茶店狂磕芋頭飯😂)
你也許好奇爲什麼不是肉骨『湯』而是肉骨『茶』,難道其中加了茶葉嗎?
其實『茶』是源自當地華人餐廳店主的名字『李文地』,因爲肉骨茶味道上等而被客人稱爲『肉骨地』,在福建話中『地』和『茶』音近,久而久之相傳之下就被稱爲『肉骨茶』。
說到肉骨茶,大家第一個聯想到新加坡肉骨茶,但是!亞內必須強調!馬來西亞才是正宗傳統肉骨茶的創始地!馬來西亞肉骨茶中藥味道偏重,而新加坡肉骨茶則是胡椒味道較重,而且馬來西亞肉骨茶還有乾溼之分,特別不一樣!
3. 印度煎餅(馬來西亞文:ROTI CANAI)
『ROTI』在馬來西亞文是『麵包』的意思,而『CANAI』則是『來回壓扁』,這邊指的是製作印度煎餅的手法,無論早餐、午餐、下午茶、宵夜經常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非常經典的國民美食!
Q軟蓬鬆又充滿嚼勁的印度煎餅,搭配各種口味的扁豆咖喱(馬來西亞文:DAHL)、咖喱醬汁、叄巴辣椒醬(馬來西亞文:SAMBAL),這就是馬來西亞的味道!
說到印度煎餅,光內餡就有好幾種口味,下面以圖介紹幾種:
4. 羅惹(馬來西亞文:ROJAK)
『ROJAK』在馬來西亞文是『混合』的意思,這邊指的是水果和蔬菜混合的沙拉盤,在馬來西亞會加入油炸豆腐、魷魚、油條等,搭配鮮甜美味的醬汁(蝦醬、羅旺子、甜醬、辣醬等混合),最後灑上切碎的花生,是廣受歡迎的其中一種國民街頭小吃!
甜中帶鹹、鹹中帶辣、清爽中帶清脆、清脆中帶嚼勁,果然是『拉雜』!(亞內的媽媽很愛吃羅惹,但因為對海鮮敏感可是又愛又恨!😂)
5. 亞參叻沙(馬來西亞文:ASAM LAKSA)
『ASAM』在馬來西亞文是『酸』的意思,這邊指的是羅望子和亞參果片,而『LAKSA』則是『叻沙』,是一種馬來西亞面食料理,主要由魚肉加入辛香料如辣椒、香茅、黃薑等熬煮出來略帶酸味的濃湯。
和一般咖喱叻沙稍稍不同,亞參叻沙不會太辣,吃起來反而清爽順口,不會過度辛辣刺激而較爲平衡,如果有機會到馬來西亞旅遊,可以嘗試各個洲屬不一樣的叻沙喔!(有些便酸、有的偏辣、有的強調咖喱味道重,各種叻沙等你品嚐!)
6. 煎蕊(馬來西亞文:CENDOL)
『CENDOL』在馬來西亞文是『凹凸』『腫脹』的意思,這邊指的是綠色粉條,記得亞內剛到台灣留學和宿舍室友們分享煎蕊這個冰品,室友們看到煎蕊直呼綠色一條條像鼻涕的是什麼!😂
其實這些『鼻涕』們是使用班蘭葉汁搭配糯米粉製成的綠色粉條,加上紅豆、大豆、玉米等配料,最後淋上椰奶和黑糖搭配冰塊/雪花冰食用,吃起來鹹鹹甜甜,非常爽口反而不會死甜而膩。(亞內特別喜歡和弟弟在炎熱午後到家後的馬來攤位吃上一碗煎蕊,暑氣全消!)
煎蕊有好幾種口味,下面以圖介紹幾種:
7. 炸香蕉(馬來西亞文:PISANG GORENG)
『PISANG』在馬來西亞文是『香蕉』的意思,而『GORENG』則是『油炸』,非常淺而易懂的炸物居然是馬來西亞國民美食?
將香蕉裹上麵糊後放入熱油炸至金黃色,香蕉變得外酥內軟 ,吃起來又鹹又甜,有別於平常直接食用的香蕉喔!
你可能會覺得炸香蕉感覺挺普通的, 亞內在這邊要隆重介紹柔佛洲的炸香蕉,其搭配的是由黑醬油、辣椒和糖等而成的辣椒甜醬油(馬來西亞文:SAMBAL KICAP),吃起來除了甜和鹹,還有辣椒協助提味,讓你吃了一個接着一個,根本停不下來呢!(亞內其實在台這段期間對SAMBAL KICAP真的是心心念念呢😭)
8. 烏達(馬來西亞文:OTAK-OTAK)
『OTAK』在馬來西亞文是『腦』的意思,因爲在印尼一帶的烏達以灰白色爲主,看起來像是人腦,名字由此而來。其實烏達主要是魚肉泥搭配各種辛香料如辣椒、黃薑粉、咖喱粉、椰奶等混合而成,再使用亞答/香蕉葉包成條狀,大多數以烘烤料理方式爲主。
亞內最受不了的就是將烏達放在炭火上慢慢烤熟所散發出來的香味,真的會口水直流啊...想起小六畢旅恰巧碰上甲型流感病毒(H1N1)被迫取消改爲麻坡(馬來西亞烏達代表地)一日遊,其中有體驗製作烏達的行程,當時一邊製作烏達一邊流着口水呢!😂
經常會在馬來餐廳看見桌上會放置小籃子,裏邊裝着的就是烏達,吃了幾枝最後再一起結算,算是另類的『衝動性消費』😂
9. 沙爹(馬來西亞文:SATAY)
『SATAY』這個名字由來相當有趣,相傳是早期的福建移民來到馬來西亞看見馬來同胞正在燒烤肉串,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剛好看見肉串上有三塊肉就以福建話『三塊』命名該肉串,久而久之就被稱為『沙爹』。
使用竹籤將醃製過醬汁的肉塊串好,經過木炭烤熟後沾上特製沙爹醬(甜辣花生醬)調味,搭配洋蔥、黃瓜和馬來飯糰(馬來西亞文:KETUPAT),真的美味無比!🤤
10. 慢煎糕(馬來西亞文:APAM BALIK)
『APAM』在馬來西亞文是『蓬鬆食物』的意思,而『BALIK』則是『反轉』,這邊指的是製作過程中不斷在餅皮邊緣劃了一刀又一刀以確保熟成的手法。
將發酵的麵糊倒在圓形烤盤上,麵糊受熱發漲成蓬鬆的麵糕,再撒上花生碎和白糖(有時候還會加上罐頭玉米粒) ,吃起來甜而不膩、層次豐富的口感讓人讚不絕口!
其實在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入福建,左宗棠率領清兵平定時候爲讓軍隊吃飽且不擾民,將傳統鹹味煎餅灑上蔗糖和花生碎成爲甜食煎糕,這讓士兵們攜帶方便且容易入口,後來流傳至今。
希望藉由這篇分享讓大家對馬來西亞特色國民小吃有稍稍的認識,也希望大家喜歡這些分享,如果有對馬來西亞當地美食有趣的經驗/特殊的經歷也可以底下留言分享喔~
亞內會持續分享更多,敬請期待,也請多多指教喔!謝謝!
文章部分內容來自谷歌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原創作者,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部分文章未能與原創作者/來源媒體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創作者/來源媒體聯繫我方及時刪除。
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繫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版權爭議因素,懇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方,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