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信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他們就非常懼怕。(可4:40-41a)

這是雯青小組第一次聚會的隨筆(既然是隨筆,也就是較散漫、鬆散的組織。請勿拿形色神學的標準來看待隨筆)。本週內容是針對臺語堂講道內容的分享、回應。沒有要歸納總結,因為每個人的信仰和生命經驗,都能讓我們看到某個切面的上帝樣貌。題目呢,當然是借用雷蒙德•卡佛的。

在耶穌平靜風和海後,門徒的反應是懼怕。按常理來說,倒是一個「反常」的反應——畢竟已經求得他們想要的「風平浪靜」、「生命獲救」,不是嗎?讓我想起,在民間信仰中,不都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嗎?
如今耶穌止住風、平靜海,卻換來門徒的恐懼、驚駭……
也許門徒恐懼的,是倘若這樣大的風浪,耶穌都能平靜。那麼,接下來跟隨耶穌,到底還會出現多可怕且超乎想像的事?
而耶穌,有沒有可能就是那個帶來暴風雨的人?(很開心有人提到這點,跟我「聖靈暴風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聚會時我比較想聽大家說話)
那麼,到底信心/信靠/信仰(faith),到底是什麼?我們總會說要信靠,但追根究底,這似乎是不容易清楚定義的事。對每個人來說,faith是什麼呢?(其實今天的華語講道,我也正巧處理到faith。但在聚會時我比較想聽大家說話〔到底要聲明幾次哈哈〕)
有人從「約」的角度來說明。Faith也許一種約的雙方,從信用發展到信心的進程,如何調合我們內在的某種信念/意志,與外在的信念/意志,使兩邊達到一致。如此說來,faith就有了「忠實」與「誠信」之意,也就是「信實」的上帝(也就是我們在說的「阿門」希伯來文之變化之一)。
但有立約,就有毀約/背約。當我們所認定的那個「外在的信念/意志」與我們內心的認知有衝突時,怎麼辦?其實以色列人被亡國時,就是面臨這個困境。也因此,耶和華的「樣貌」不會只有一種。
有人則分享,在還沒被「開眼」之前,所信靠的,比較接近賞善罰惡的上帝觀。直到經過某些信仰歷程,慢慢認為,faith也許是一種「確信」,確信在某些改變還沒發生前,就確信有改變的可能。但這個前提是放在信仰團體的互動中。因為信仰的觀看能力變得不同,促使人能從以往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關係」。這樣觀看角度的改變,反而讓人明白「委身」的意含,願意在一個信仰群體中做出行動。這個行動是帶著信仰上的「確信」——我有信心(faith)有改變的可能;我相信這一點。
之所以能產出這樣的「確信」,因為faith是雙向的(借用立約的比喻)。上帝始終相信人會有改變的可能,因而,人也在這樣的關係中,願意改變自己。這裡的faith,則帶有「相信」的意含。但這相信是動態的、需要關係裡的各方協力、移動、開放自己,而不是單方面一昧地「相信」而無該有的作為。
但是,一個人的faith,也和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對自己有沒有「信心」,似乎也有影響。在社會性的標準下,人的價值,被很多「功成名就」的標準弄得支離破碎。不符合社會性標準的,就永遠活在那個「不及格」的創傷下,永不得安息,永遠被否定。
因此,對某些人來說,更加至關緊要的,或是說之所以選擇了這個宗教信仰,是因為它提供了有別於社會框架下的價值觀。基督教的價值觀,並不因為你的「功成名就」來決定你這個人的價值,而是你本就是有價值的、被上主完全接納。這讓我想起《正常就好,何必快樂》裡,從小受虐的溫特森是如何靠著一個信念活下來:
「聖經也告訴我,即使我在世上無人疼愛,天上的主依然會把我當成唯一重要的人一樣愛我。
我如此深信。這幫助了我。」(42頁)
而也許,我們就是必然要先有這個確信——「即使我在世上無人疼愛,天上的主依然會把我當成唯一重要的人一樣愛我」。先有了對自己的信心、從過往那些被否定的創傷中慢慢復原。透過上主奧祕的愛,除掉那些曾加諸在我們身上、不合理的恐懼,才能拼湊出,對己身存有的肯定。從這個肯定的根基中,才能安然的向外探索,去想像、去愛,去對上帝「產生信心」。
人若真正透徹體會到「全然被接納」,把自己修補好了,才有可能也去試著接納他人。這是「愛」的一個面向,或許也是存在最根本的要件之一。
溫特森看著他老年的養父,說:「他一直是個孩子,沒能好好照顧他我很難過,難過有那麼多孩子從未受到妥善照顧,使他們沒辦法長大。他們會變老,但長不大。長大需要愛。如果你走運,那樣的愛會在往後的生命中到來。如果你走運,就不會朝你愛的臉揮拳。」(80頁)
Faith,若指的是沒有恐懼、彼此得以信任並立約、確信關係中的動態改變,那麼,抽絲剝繭,也許我們在談的,是愛的信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既然是雯青小組,當然要來很有ㄨㄣˊ化的小組宗旨說明(自己說的)。雯青小組的精神,就是「在欉青」
既然是雯青小組,當然要來很有ㄨㄣˊ化的小組宗旨說明(自己說的)。雯青小組的精神,就是「在欉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照着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馬太福音‬ ‭9‬:‭29) 對上帝話語的信心決定了我們的成就、喜樂和平安。易憂慮的人一定可以成為信心偉人,憂慮就是相信了尚未發生的事情會成真,若將憂慮轉成對上帝話語的信心,上帝必照著我們所相信的完成!我們生命的成就不在於自己的條件,而是在於支取耶穌十字架的大
Thumbnail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稱為基督徒的我們,大部份都希望成為大有信心的男人或女人。但我們真的知道成為有信心的人是什麼意思嗎?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在《真實的信心》最後一章提到對〔信心的敵人〕應嚴加提防,保持警醒。信心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外部因素,相反的常常是由內在心理產生。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認為:「理智上贊同,是信心最微妙的敵人之一。」(p33)比如有人說,我相信基督信仰是對的。但如果要求他立即遵行神的話語,他很可能馬上拒絕。甚至有些受洗的基督徒, 已經承認「聖經完全是神默示的」,然而他還是拒絕凡事依照聖經中的話語去行。
Thumbnail
「多馬的信心」是憑感官證據而來的信心,是「屬人的信心」。至於耶穌所説:「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指的是亞伯拉罕的信心。
Thumbnail
「信心不足」是基督徒弟兄普遍的現象,禱告未蒙垂聽、未得祝福,很可能就陷入軟弱的境地。為什麼會這樣?甘牧師指出,因為我們是活在自然界,傾向倚賴自己的「感官知識」,而非「神話語的真理」。他又說,真實的信心就是亞伯拉罕式的信心,不是根據感官的證據,而是「神的話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照着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馬太福音‬ ‭9‬:‭29) 對上帝話語的信心決定了我們的成就、喜樂和平安。易憂慮的人一定可以成為信心偉人,憂慮就是相信了尚未發生的事情會成真,若將憂慮轉成對上帝話語的信心,上帝必照著我們所相信的完成!我們生命的成就不在於自己的條件,而是在於支取耶穌十字架的大
Thumbnail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稱為基督徒的我們,大部份都希望成為大有信心的男人或女人。但我們真的知道成為有信心的人是什麼意思嗎?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在《真實的信心》最後一章提到對〔信心的敵人〕應嚴加提防,保持警醒。信心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外部因素,相反的常常是由內在心理產生。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認為:「理智上贊同,是信心最微妙的敵人之一。」(p33)比如有人說,我相信基督信仰是對的。但如果要求他立即遵行神的話語,他很可能馬上拒絕。甚至有些受洗的基督徒, 已經承認「聖經完全是神默示的」,然而他還是拒絕凡事依照聖經中的話語去行。
Thumbnail
「多馬的信心」是憑感官證據而來的信心,是「屬人的信心」。至於耶穌所説:「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指的是亞伯拉罕的信心。
Thumbnail
「信心不足」是基督徒弟兄普遍的現象,禱告未蒙垂聽、未得祝福,很可能就陷入軟弱的境地。為什麼會這樣?甘牧師指出,因為我們是活在自然界,傾向倚賴自己的「感官知識」,而非「神話語的真理」。他又說,真實的信心就是亞伯拉罕式的信心,不是根據感官的證據,而是「神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