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祝福即是詛咒——電影《咒》有雷觀後感

五年沒看恐怖片了,還以為自己有所成長,殊不知,還是怕得要死,無法正常生活。
本身就對惡意敏感,對意念的力量信服,這部片完全可以把最深的恐懼植入我的全身。真的非常用心精緻,我必須寫這篇觀後感也是為了驅散在腦中洗滌不盡的那些毛骨悚然。
大量使用第一人稱的拍攝手法實在很高明,讓我這種容易投射在別人身上的傢伙完全身歷其境,活成別人,別人擁有的情緒(大多是害怕、恐懼),盡情在我體內發酵。
為什麼那麼可怕?為什麼揮之不去?一方面是拍攝手法,另一方面可能是裡面的生活感、在地感非常強烈,好像就是真的會如此發生,這就是在台灣,這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上演的。
女主角不斷和觀眾對話,告訴我們要做什麼、念什麼,偶爾說教。讓人不僅僅是有看電影的感覺,還和這個主角產生某種比旁觀更鞏固的連結。
然而我想要特別感謝女主角的口條,謝謝台灣演員在演戲時的口條總是不夠日常,咬文嚼字,用語也有點文鄒鄒,讓人可以在一開始就被提醒:這是演的。在其他部電影,這個似乎因為演技不足而出戲的效果我一定會大發雷霆,在這部我倒是心懷感恩。
但是,這部片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此,我知道是演的,可是鏡頭的限制,窒息、緊張感讓人沒辦法鬆懈沒辦法抽離。個人認為功績很有可能在那些阿公阿嬤演員身上,當他們說話、動作,和年輕人互動時,個個都自然到不行,所以他們在自然裏面放置的那些詭譎也好像順理成章滲透進主角(同時是觀眾)的體內。
(這也導致看完電影最大的後遺症是看到老人家會覺得毛毛的。有天我去小吃店吃飯,比一般人吃飯時間還早,小吃店只開了一半的燈,我坐下來之後,發現有個阿嬤坐在深處的樓梯口發呆,那時候我真是差點逃出那家我明明很愛的店,後面阿公用抖抖的手上菜的時候我也一直在警戒⋯⋯。)
觀影時有一半的時間都閉上眼睛或半瞇著眼睛,把音效聽得仔仔細細,包括身後的人在那裡給我怕得狂跺腳。次次都把我捲進地道一般,每次最可怕的時候配上的音效都讓我暈眩。
聽說關於這部片有很多人在談論「母愛」的議題。我好像無法輕易說女主角自私,因為我一直認為人的愛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今天我為了愛一個人,執著於一個人,那勢必就會擠壓到他人,因為人與人共同生活在這個空間,會產生一些不論大小的利益衝突或情緒影響,我很愛很愛一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少愛其他人一點。
電影一開始騙人的「祝福」,我仍然相信那是起因於一種愛,會擠壓到他物的愛,絕不能稱作偉大,強烈倒是可以。
要把詛咒說得是祝福,其實我是認同的。每次在生活中當我想要詛咒他人時,我就會說:我祝福他。
後面接一些很激動的語言,然後讓言靈的力量幫助我噢。(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魚羊變色|暫時不鎖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