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天大誤會:林務局修訂狩獵管理辦法以「獵人」身分為重點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本週林務局舉行「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修正座談會,就該辦法被宣告違憲部分提出修正說明。今天且來談談這個草案。
Source: Culture Trip

背景資訊

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簡稱狩獵管理辦法)立法於 2012 年,在 2014 年有過一次修訂。去年大法官釋字八〇三號(2021 年 5 月 7 日)認定該辦法第四條第三項(原住民打獵需事先申請)及第四條第四項第四款(限制獵捕動物之種類、數量)違反憲法比例原則,自解釋公布之日起不再適用,因此現在林務局配合提出修正草案。
以下劃刪除線者即為該辦法被宣告違憲部分:
第四條第三項
  申請人應填具申請書,並檢附下列文件,於獵捕活動二十日前,向獵捕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核轉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但該獵捕活動係屬非定期性者,應於獵捕活動五日前提出申請
  一、參加人員名冊及其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與住址。
  二、獵捕動物之區域圖。
  三、獵捕活動自律規範或公約。
  四、申請人為原住民者,應檢附部落會議同意文件。
第四條第四項
  前項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族別名稱。
  二、申請人姓名。為部落者,其名稱及部落會議主席之姓名;為原住民人民團體者,其名稱及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
  三、傳統文化、祭儀之名稱、地點及期間。
  四、獵捕動物之種類、數量、獵捕期間、方式及區域。
這個條項的法源是《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二十一之一條,該規定允許原住民「基於其傳統文化、祭儀,而有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不受同法相關規定限制,但應經主管機關核准。釋字八〇三號認為「須經核准」的規定不違憲,但上述第四條第三項的細部規定限制太過,違法憲法比例原則。第四項第四款規定須載明獵捕動物種類及數量,也違反憲法比例原則。

林務局座談會大要

  • 這次座談會上出現了「鬧場」的動保團體,他們不與任何人交流溝通,只是阻撓座談進行,高舉「動物無聲」、「動物是最弱勢的族群」等標語,也就是將非原住民社會長期濫墾濫捕導致的生態惡果嫁禍給原住民。(下圖為鬧場情況)
Source: Namoh Nofu
  • 林務局在這次《狩獵管理辦法》的修正提出「原住民自主管理狩獵」框架,其簡報內容解釋:
於試辦期間,原住民族部落、團體或狩獵自主管理組織,於自主管理行政契約協商完成後,可與主管機關簽訂行政契約,實行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制度。行政契約內容應包括:
  一、原住民族狩獵傳統慣習、狩獵禮儀及倫理道德規範。
  二、狩獵之野生動物用於非營利之需及基於保育不得狩獵之動物種類。
  三、因自衛射殺、誤捕獲誤殺野生動物之處理機制。
  四、自主管理獵人違反獵狩自治自律公約時之處理方式。
  五、部落或原住民團體內部之狩獵所得回報機制。
  六、違約行為類型及其效果。
  七、爭議處理程序及訴訟條款。
  八、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等相關規定進行原住民族自主管理狩獵之聲明。
  九、契約終止條件。
  十、附件:部落或原住民團體之自治自律公約。
以上這個「原住民自主管理狩獵」框架乍看之下對原住民友善,也可見林務局在這方面確實花了心思。遺憾的是,這個框架實際上禁不起檢驗。以下我們簡單摘要問題重點:
名為「原住民自主管理」,但行政契約內容(即上述十項)由主管機關訂定,等於一套詳實的授權規定。對主管機關來說,對狩獵事務掌控權力並不減少,對原住民來說,則省去了舊法申請回報等行政流程。
按照林務局的說法,這個新的狩獵框架以管制獵人數目為目的,並將獵人分成三類:一般獵人、申請中獵人組織、已核可簽訂契約組織。換言之,林務局還是從現代社會「職業/專業」的概念出發,將原住民社會的獵人視為一種特定身分,並就這種身分給予一定的特殊權利。
然而獵人並非孤立的身分,狩獵也不是孤立的活動。狩獵是部落土地與自然資源管理的一環,國家需要認識並肯定的是這整個原住民社會成立的基礎,而不是就獵人造冊授權,並天真的以為這樣就能管理狩獵活動。

火塘主張

關於《狩獵管理辦法》的修正,我們認為要點應該在以下兩者:
主關機關的角色:主管機關不宜以上級指導的身分來規定原住民與之簽訂身份特性定的行政契約,而應該扮演輔助角色,調查了解原住民的需求並提供資源,以便創造不扭曲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自主管理制度。
真正需要的契約:狩獵是土地規範的一部分,是土地規範產生狩獵和獵人,而不是狩獵決定了土地規範。不同的民族與部落就土地及土地資源可能有重疊競爭,需要協商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部落間契約,才是國家應該鼓勵並承認的契約,才真正符合自主精神。

延伸閱讀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已有族人成功在健保卡、行駕照甚至銀行帳戶上單獨使用以族語書寫的本名。不過最近台南市議員 Ingay Tali(穎艾達利)發現監理機關拒絕族人以族語族名核換發行駕照,為此召開記者會提出糾正批評,監理機關則以核發行駕照之姓名登載需符合《姓名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為由,堅持族人不得單獨使用族語族名。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這說明了舉凡牽涉到原住民族生存與土地管理的事項,光有一套帳面數字和似是而非的說詞,並不能夠取代事實,商議合作才可能找到一條可供大家並行的道路。
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原住民是普通人,不是非原住民一廂情願幻想的純潔天真無私的原始人。那些認為原住民不該抱有金錢觀念的人,或許應該想想,同樣的邏輯將導致原住民也不該抱有法治觀念的結論。原住民不是你的 buffet 餐盤,你只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
近年來已有族人成功在健保卡、行駕照甚至銀行帳戶上單獨使用以族語書寫的本名。不過最近台南市議員 Ingay Tali(穎艾達利)發現監理機關拒絕族人以族語族名核換發行駕照,為此召開記者會提出糾正批評,監理機關則以核發行駕照之姓名登載需符合《姓名條例》第四條第一項規定為由,堅持族人不得單獨使用族語族名。
這就好比一個人同意「蛋糕要用刀切」的原則,也同意「刀可以把蛋糕切成三塊」,但反對「同一把刀可以再把蛋糕切成四塊」,可是他不直說他「反對蛋糕被刀切成四塊」,卻說他「反對蛋糕要用刀切」。
關於漢姓,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除非漢姓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否則一切計較都屬無的放矢。而且,若漢姓真的已經構成原住民社會的骨幹,我們是要維持它,還是要矯正它?
這說明了舉凡牽涉到原住民族生存與土地管理的事項,光有一套帳面數字和似是而非的說詞,並不能夠取代事實,商議合作才可能找到一條可供大家並行的道路。
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原住民是普通人,不是非原住民一廂情願幻想的純潔天真無私的原始人。那些認為原住民不該抱有金錢觀念的人,或許應該想想,同樣的邏輯將導致原住民也不該抱有法治觀念的結論。原住民不是你的 buffet 餐盤,你只選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以「金屬套索獵具販售管制」與「改良式獵具推廣」為題,要求農業部對非法網路販售獵具、淘汰傳統山豬吊,提出具體計畫。對此,農業部承諾,將在一年內以改良式獵具取代傳統山豬吊。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打造生態保育和社會共融的平臺,透過架設貓頭鷹巢箱、深化在地保育工作,提供參與生態保育機會給弱勢族群,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植入到臺灣每個族群及階層。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動物權,但你認定的動物權跟他的一樣嗎?產蛋雞有動物權、寵物貓有動物權,那山豬有動物權嗎?鴿子有動物權嗎?章魚有動物權嗎?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近年流浪犬數量激增,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台遊蕩犬隻已達159697隻,,立委邱志偉在今年五月質詢農委會指出,遊蕩犬的失控已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山羌、穿山甲、石虎等造成威脅,使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豐富性大幅降低,並指出壽山地區的山羌相較10年前減少逾90%,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由數十個族群組成,屬於南島語系民族,過去四百年被外來政權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正式納入憲法獲得正名。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一個特別日子,由台灣三大知名主廚將會聯手料理台灣原住民部落餐桌、以山河海的美食為食材帶來一場原住民美饌饗宴。 山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以「金屬套索獵具販售管制」與「改良式獵具推廣」為題,要求農業部對非法網路販售獵具、淘汰傳統山豬吊,提出具體計畫。對此,農業部承諾,將在一年內以改良式獵具取代傳統山豬吊。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打造生態保育和社會共融的平臺,透過架設貓頭鷹巢箱、深化在地保育工作,提供參與生態保育機會給弱勢族群,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植入到臺灣每個族群及階層。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動物權,但你認定的動物權跟他的一樣嗎?產蛋雞有動物權、寵物貓有動物權,那山豬有動物權嗎?鴿子有動物權嗎?章魚有動物權嗎?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近年流浪犬數量激增,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台遊蕩犬隻已達159697隻,,立委邱志偉在今年五月質詢農委會指出,遊蕩犬的失控已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山羌、穿山甲、石虎等造成威脅,使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豐富性大幅降低,並指出壽山地區的山羌相較10年前減少逾90%,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