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自110學年度(下)大洋洲社會與文化,「有關大洋洲的文學作品」心得作業
一、 簡介:
月光下的海上,出現一座奇幻的、瀰漫寂寥感,水下充被複雜線條纏繞的白色島嶼-這是《蜉蝣之島》的封面。作為一本漫畫,它卻以鉛筆和水彩繪製而成,頗適合「末世」作為世界觀的設定,因能顯現出它的蒼涼、荒廢。故事背景設定為: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大陸被淹沒剩下島嶼。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化解,進入「後資本世」。生存下來的人類形成島嶼城邦,為了彌補資源落差建立了島嶼之間海、空的貿易網絡。傳說有一座名叫「蜉蝣」的漂浮島,常伴隨暴風雨而來,威脅著貿易,因此被許多人視為不祥之島-但事實上確實如此嗎?書中反覆引述一些人對於蜉蝣之島的描述,似乎不如想像中可怕,而且還有著神秘的力量......。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莉莉和老派相遇於一次從「紅土城」前往「黑港」的私下貿易。過程他們躲過槍枝攻擊,由於吟遊者湯瑪斯用一首西文情歌〈鴿子情歌〉(Cucurrucucu Paloma)吸引了守衛的注意力-因為只要湯瑪斯唱歌,城市沒有人不掉淚。而離開黑港的同時,他們在大霧之中遇見了「蜉蝣之島」,大浪中他們仍安然無恙。
〈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
兩篇皆圍繞在「紅土城」新任城主「天野咲」必須去蜂城借蜜蜂來授粉的任務-否則城內的作物將不足。但這個任務艱難,途中會遇到天候不佳、海盜等危機,甚至城主父親就是因此而死亡。雖然過程驚險,但最後天野咲和護衛隊長蘿拉在各方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任務,最後他們在回途路上也瞥見了蜉蝣之島。除了主線劇情外,過程穿插天野咲對於父親的思念之情、蘿拉在亂世中懷孕依然搏命出任務、眾人在貧瘠中看著植物花開產生的希望......使得這兩張節的情感張力很飽滿,凸顯了末世中人性的堅強與美好。
〈她與島之歌〉
在那座「蜉蝣之島」上,少女黎卡被選為未來的祭司。她有著特殊的能力,雖然眼盲卻能感知到另一個世界,有聲音不斷呼喊著。烈日高照,島嶼逐漸萎縮著,所有人都想著:「如果黎卡不是天選的祭師,那麼這裡就是島嶼的終點」。在眾人絕望的之時,黎卡走入海中,經歷了一段「覺醒」的過程。她抓住了「金線」離開了精靈為她建築的世界,她開始看得到島嶼和族人,並謹記著「『歌』是家的路,回來的路」。伴隨她唱著祖先的歌曲,島上的植物復甦蔓延......。
二、 與大洋洲的連結
島嶼城邦的世界觀
導言提示:「翻轉已知的世界地圖,將整片太平洋和點綴其上的島嶼至於上方。」引導讀者想像這個虛構世界的樣子。然後,展示一整面故事中屬於南方國際聯邦的島嶼地圖,標明島名、方位、航線。《蜉蝣之島》雖說是個未來虛構小說,但是參考了南島文化的背景來創作。首先,故事背景設定於海平面上升、大陸變成了小島。如果,世界變成了這個樣子,那麼不就和如今的太平洋諸島面臨的危機與生存條件相像嗎?
因此,在這個故事裡,「貿易」與「交換」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同大洋洲。由於島嶼的面積有限,物資匱乏、分布不均,因此必須與鄰近的島嶼貿易。由此會發展出航海的知識、技術,以及「交換」所產生「送禮/回禮」的義務。在《蜉蝣之島》中,人們以飛機、船隻作為運輸工具,並有無線電回報天候狀況,特別之處是出現了「以人為單位的滑翔翼飛行工具」。然而這個未來的世界,在大洋中依然要面對變幻莫測的風雨,賭上生死的風險。在航海技術上,這些未來的人類並不像圖帕伊亞擁有對於海洋的智慧,而是使用偶爾出差錯的氣象站回報觀測(故事中甚至被敵方駭入假消息)。但故事中的一些小角色,開始透過對於奇妙的島嶼「蜉蝣」做出觀察和描寫,累積出屬於他們的海洋知識。
「交換」幾乎貫穿了書中故事的主軸:〈奶與蜜之地〉中老派從小跑船,幫人走私違禁品(牛肉罐頭、香菸)。一次他載上了客人莉莉前往黑港交換物資,莉莉將將許多種子、果實藏在頭巾中,帶給了黑港的朋友,而那個地方的奶奶親切的將一袋食物交給莉莉。〈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則是紅土城城主前往蜂城進口蜜蜂來播種。由於紅土城有一座很大的溫室,復育各式植物,蜂城長期提供蜜蜂並換取蜜。雖然島嶼依靠著彼此,透過「交換」來滿足自身所需,但其中的盟約關係似乎很脆弱,例如:紅土城城主必須先將城內植物復育的圖鑑拿給蜂城看,蜂城城主評價道:「好東西......現在只剩紅土城的溫室還會復育這樣的植物」,讓對方覺得是值得「投資」的交換。蜂城甚至放話:「這次的任務如果再失敗就停止跟紅土城的合作」。它們的交換奠基在純然的物質利益基礎上-並以物本身品質作為交換與否的基準,而沒有擴及到親屬、饗宴、娛樂上非財產上的互通,或是彼此給予了對方「無法拒絕」的「禮物」來建立盟約關係,這或許可能是無法建立更深遠關係的因素。
艱困的生存環境
書中的背景設定為末世,因此資源變得稀少、土地遭受污染。植物被培育在城裡深處的溫室中,小心的培育。氣候方面似乎變得難以掌握,「颱風/颶風」在書中十分常見,島上要面對停電問題,飛機與船隻則要抵抗狂風暴雨。這是未來的故事,然而目前座落太平洋的小島也同樣遭遇到環境的考驗,如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本來依靠的海洋資源受損。故事令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島嶼為何沒有善用海洋資源?反而將島嶼之間的海洋視為「阻礙」,而不是「群島之洋」概念中,將海洋也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呢?我目前暫時想到的答案是:若人們繼續耗損自然資源,那麼就會面臨如這本書中的場景-沒有飛鳥、沒有魚群。甚至如書中引發資搶奪、武力衝突的問題。
歌即是路 書中的角色通過歌曲的聆聽、吟唱,找到了正確的航道、躲過危難。除因渲染帶動情節的氛圍之外,還因創作者想將南島田調的成果「歌即是路」的概念帶入。在南島文化中,那些族群歷史、關於海的智慧,常透過「歌曲」傳承。因而成為「通往生命記憶與文化精神的路徑」
[2]。在〈她與島之歌〉中,這樣的意圖更為明顯。祭師少女黎卡能和「精靈」溝通,當她決定踏入人類世界時,那些聲音提醒她:「回來的路,知道嗎?要唱的歌,記得嗎?」、「風裡、海裡、空氣裡,『歌』是路。我們在,家的路」。失明的黎卡張開雙眼後,「剎那間,黎卡知道要唱什麼了。那一首她一直都記得的歌,祖先的歌,不能遺忘的歌」。回應她的歌聲,島上的植物迅速蔓延復甦......。這樣的情節意味著什麼?黎卡透過「歌」重建了和祖先的連結,而祖先所傳唱的,正是與同片島嶼上的風、海、空氣同在的智慧,當人們回憶起、重視起那些精神,會是我們與土地繼續走下去的道路......。
紋身與服裝
漫畫體裁的優點,便是將角色的穿著、形貌呈現在讀著的眼前。不只是故事上採取了南島作為參考,在「美術」上也如此。有些角色身上有著紋身,服裝則取自不同南島族群的部分圖樣、頭飾,但主要以〈她與島之歌〉為主-島上的人們全都穿著類似於大溪地舞者的穿著,被樹皮布與葉子包裹著。〈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和〈等待花開時下〉的人物就沒有明顯的南島元素穿著,但蜂城城主與祭師的服裝上,以及紅土城護衛蘿拉身上的紋身,有隱約的痕跡。
「服裝」通常對於作品的情節或精神只是個加分的細節。然而,從《蜉蝣之島》的創作角度來看,卻提供了團隊很大的啟發。在後記的訪談中,原本故事只是想虛構出一個善於航海的新民族,甚至一開始預設是維京人,但後來修正向南島文化取徑。實際繪製時,他們更獲得了人類學者的建議,發現原本設計的「斗篷與面具」對於航海的民族來說,並不利於判斷風向。由此可以發現即便是虛構的故事世界,仍然需扎根於人類的文化生活。
三、 綜合討論
《蜉蝣之島》漫畫,作為動畫故事的前傳,對於該世界觀的架構點到為止,我只能順著既存的資訊碎片,模模糊糊拼湊出一些什麼。書與動畫都強著墨在「紅土城」與「蜉蝣島」的互動,紅土城是受污染嚴重的人類聚集地,而蜉蝣島則是世界僅存的淨土(有著各式傳說,常伴隨著颶風)。團隊書寫故事,文化方面參考南島作為背景,特別是善於航海、與自然共存的「蜉蝣島」。至於「紅土城」、或整個「島嶼群」是否也適用於他們對於南島田野調查的收穫?
以我的觀點,作者團隊似乎並不嚴格的去區分只有「蜉蝣島」參考南島文化。甚至邀請讀者將諸多島嶼的關係,想像成現在的太平洋諸島。但在我以大洋洲課程目前所學的視野得出的分析,這本前傳並沒有善加利用奠基於島嶼自然環境而產生出的政治權力、交換義務、物質條件,來延伸出相關的人類互動情境。倘若能將此考慮進去,或許有機會擦出有趣的火花。
《蜉蝣之島》故事雖然有觸動到我-關於親情、在艱困中不放棄、反思人與環境。但在某些設定上我還想不通透,例如:為何「蜉蝣之島」要是做漂流的島嶼呢?而且是承載著一些神秘的、無污染的島嶼。我只能私自超譯成「突然出現的島」,就如太平洋島上那些因為板塊、火山快速升起的島嶼-讓人產生新希望?就只能待日後動畫版更完整的解釋了。
書寫的過程,我也在思考為何老師要強調閱讀「不同文類」的大洋洲作品。我想是由於不同文類,能夠帶來「想像」及「賦予意義」的力量。課堂上看了許多大洋洲社會文化的讀本,慢慢建立起對於他們的移動歷史、權力遊戲、人際交往、飲食、藝術與舞蹈.....等等的理解。但,然後呢?怎麼去思考這些文化和我們自身的相關性?因此,文學、詩集、漫畫......它們帶領我們想像、感受作為一個「文化中的個人」是什麼樣的感覺?或同樣身為「人類」被觸碰到了哪些相似的情感?人生課題?甚至在不同的文化底下,出現了哪些我們沒有想過的可能性可以參考?而作者同時可能也透過角色、劇情,對於這些課題提出可以參考的主張,賦予文化意義(無論好與壞)。
在《蜉蝣之島》中,我感觸最深刻的是:角色們雖必須面對困頓、匱乏的環境中,但反而更堅定了他們對於那些幸福時刻的盼望,並在歷劫歸來後被生命的希望所感動。這帶給我的感覺就如Maraom的意涵-悲傷中有喜悅,喜悅中有悲傷。而伴隨著祖先的歌,作品的溫柔話語提醒著我們:「記得我們在風裡,在海浪裡,空氣裡,萬物裡」,作為人與環境共存的啟示。
[1] 〈關於蜉蝣之島-動畫導演及漫畫作者訪談錄〉中提及本書音樂、聲音設計和故事情節的呼喚其實是在凸顯Maraom(泰雅語,意味著悲傷中有喜悅,喜悅中有悲傷)的情感狀態。
[2] 〈關於蜉蝣之島-動畫導演及漫畫作者訪談錄〉,P151。
日後可能補上一些概念,例如大洋洲中的「交換」透過《禮物》、《南海舡人》更可以被理解。還有「群島之洋」的概念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