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交換W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重生

  這週的設計課蠻開心的,在賴老的壓力測試下成功活下來,上週的我真的活在地獄裡每天被圖跟PPT追著跑,喔還有水泥概念模和量體模,這週反而是適應了覺得恩還可以撐住,也有可能是我的概念很明確知道要怎麼做加上賴老的建議下我方向蠻清楚,整體下來蠻快樂的跟上週對比下來,可以知道我已經適應的事,現在的我可以打一兩場LOL或是追一、兩集劇,還可以做設計。
這週是金門畢業評圖,第一天的評圖質跟量都超好的外評也很猛龔書章、賴人碩、王喆,可惜沒有線上直播不能聽到全部的作品,只能靠學妹幫忙視訊觀看,但還好有聽到我學姐的表演,他的圖還是一樣猛渲的超好看的,真的學不會的那種,在看到我的圖真的菜。
週六今天則是看淡江評圖,看到模型的表現法真的超厲害的,打破我的想像還好今天有來聽,但也還是想聽金門的,像是聖閔的大樓或是林豪的直升機還有一些很厲害的作品
全部都是一刀一刀切出來的,太有溫度了
概念模套餐,想吃啥自己拿
3D列印的基地模太好看了
1比1放樣實構組,老師們為一圈欣賞

實習

分享一下最近投了7-8間,6間回,2間打槍4間討論或面試,打槍的其中一間是林嘉慧建築師事務所,這間是參考淡江的體驗心得覺得去了會有收穫,可惜收滿了,早知道就早點丟。另外四間是台南的原型、和光、宜蘭的田中央跟台北的AXB這四間,其中AXB我投暑假實習,如果說真的要選擇我還真的很難抉擇每間都很棒,到時可能就務實點看薪水誰高就去找誰XD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恩....上週期中考週忙著趕報告跟打球跟做設計忘了寫   如果說在淡江最快樂的時間應該是段考週,這個時候建築系基本上是最不忙的時候,因為評圖在前一週結束也是剛發題,老師們不會給太大壓力的時候,但如果選了賴怡成這就會打破了你的想法,我很榮幸的第一志願就選到了,剛開始我抱著快樂的心去學習……
很多人問我在算塔羅的這段時間有沒有遇到什麼奇人異事,或是有什麼心得?今天,茶米老虱聽到大家的敲碗聲了,想要一探究竟的話就讀下去吧!不過,礙於篇幅限制,這次就先分享三個吧。
為什麼會開始接觸塔羅呢?其實原本是想當作送自己的20歲禮物,順便做為跟親朋好友茶餘飯後的小娛樂,沒想到就一頭栽入了這個坑。近期甚至以「茶米老虱」為藝名,不定期在Instagram開直播,為大家解惑;還是增添更多的疑惑?不曉得。
這週是個放輕鬆的日子,只需要熬過禮拜一的話。 在淡江第一次正評昨天原本交完圖想說回家洗個衣服再來做PPT,沒想到一躺床就死去,一路睡到隔天早上,還差一點正平就遲到了,真的有驚無險! 最後也如願成功的選到賴,雖然壓力可能很大就是了,他的設計的量,除了量要多質也要好,希望我可以撐下去哈哈哈哈。
這兩周是天堂跟地獄的差別,W7週時我還很快樂的去吃美食泡溫泉逛夜市,在台北台中到處遊走,最後再回台南度假,但一到了W8開始趕圖趕模,就如同進入地獄一樣,每天都跟時間賽跑… 我第一次淡江的趕圖週蠻順利的,希望下個課題也可以這麼快樂~
身高體重 身體:台灣野兔。特徵:長橢圓狀的耳朵稍短、體色黃褐背有斑紋 頭角:鹿角蕨 邊飾:以萬壽菊(黃色)、腎蕨(綠色)等植物編成的花環,並飾以紫花 底色:南排灣(牡丹地區)的衣著底色 風格:以手織布匹的經緯織紋重現最早1與0的數位與點陣特徵 家族背景 很高興認識大家,謝謝大家。 邦妮生日快樂🎂
恩....上週期中考週忙著趕報告跟打球跟做設計忘了寫   如果說在淡江最快樂的時間應該是段考週,這個時候建築系基本上是最不忙的時候,因為評圖在前一週結束也是剛發題,老師們不會給太大壓力的時候,但如果選了賴怡成這就會打破了你的想法,我很榮幸的第一志願就選到了,剛開始我抱著快樂的心去學習……
很多人問我在算塔羅的這段時間有沒有遇到什麼奇人異事,或是有什麼心得?今天,茶米老虱聽到大家的敲碗聲了,想要一探究竟的話就讀下去吧!不過,礙於篇幅限制,這次就先分享三個吧。
為什麼會開始接觸塔羅呢?其實原本是想當作送自己的20歲禮物,順便做為跟親朋好友茶餘飯後的小娛樂,沒想到就一頭栽入了這個坑。近期甚至以「茶米老虱」為藝名,不定期在Instagram開直播,為大家解惑;還是增添更多的疑惑?不曉得。
這週是個放輕鬆的日子,只需要熬過禮拜一的話。 在淡江第一次正評昨天原本交完圖想說回家洗個衣服再來做PPT,沒想到一躺床就死去,一路睡到隔天早上,還差一點正平就遲到了,真的有驚無險! 最後也如願成功的選到賴,雖然壓力可能很大就是了,他的設計的量,除了量要多質也要好,希望我可以撐下去哈哈哈哈。
這兩周是天堂跟地獄的差別,W7週時我還很快樂的去吃美食泡溫泉逛夜市,在台北台中到處遊走,最後再回台南度假,但一到了W8開始趕圖趕模,就如同進入地獄一樣,每天都跟時間賽跑… 我第一次淡江的趕圖週蠻順利的,希望下個課題也可以這麼快樂~
身高體重 身體:台灣野兔。特徵:長橢圓狀的耳朵稍短、體色黃褐背有斑紋 頭角:鹿角蕨 邊飾:以萬壽菊(黃色)、腎蕨(綠色)等植物編成的花環,並飾以紫花 底色:南排灣(牡丹地區)的衣著底色 風格:以手織布匹的經緯織紋重現最早1與0的數位與點陣特徵 家族背景 很高興認識大家,謝謝大家。 邦妮生日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現在想想,也許應該在昨天晚上寫(雖然很累 寫這個的目的是讓自己回憶一下昨天上了什麼課,給自己一個學有所用的機會 先從整體說起,男女比大約7:3,因為有資管的加入,這完全over my expectation 因為坐比較前排的關係,老師的聲音非常清楚,左前方還有一個背影蠻好看的妹子,很好的開始
本人來自新北市林口區,一所再正常不過的國中 ,鮮少來台北的我對讀台北的高中有種天然的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不一樣的學生,林口有很多好的地方,乾淨、小、或許還有點純樸 ,當我得知會考的分數比模考高兩分,剛好可以進到交通方便的大同時,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現在想想,也許應該在昨天晚上寫(雖然很累 寫這個的目的是讓自己回憶一下昨天上了什麼課,給自己一個學有所用的機會 先從整體說起,男女比大約7:3,因為有資管的加入,這完全over my expectation 因為坐比較前排的關係,老師的聲音非常清楚,左前方還有一個背影蠻好看的妹子,很好的開始
本人來自新北市林口區,一所再正常不過的國中 ,鮮少來台北的我對讀台北的高中有種天然的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不一樣的學生,林口有很多好的地方,乾淨、小、或許還有點純樸 ,當我得知會考的分數比模考高兩分,剛好可以進到交通方便的大同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