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心肌梗塞,記得調整控糖藥,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三十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
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經常伴隨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而讓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林柏霖醫師說,放完心臟支架暫時解除危機後,更重要的是長期血糖控管。
「經歷過心肌梗塞,患者理解到控糖的重要性,願意積極配合治療,開始使用腸泌素GLP-1,」林柏霖醫師說,「由於腸泌素GLP-1具有多重機轉,讓血糖能夠更穩定,而且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對他而言能發揮全身性的保護效果。」
血糖超標,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
血糖超標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的併發症,林柏霖醫師指出,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抽菸等,林柏霖醫師解釋,心血管疾病和血管發炎有關,血管發炎的時候可能讓脂肪更容易進到血管的內皮細胞,而形成血管斑塊,使血管管徑逐漸狹窄。依照血管狹窄程度不同,可能產生不同的症狀。
一般而言,如果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病人會出現心絞痛,如果遇到寒流來襲,可能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心肌梗塞,林柏霖醫師說,如果腦部血管狹窄,就會導致腦中風,造成致命性的危險。
心血管疾病包括「大血管病變」與「小血管病變」,症狀表現相當多樣,林柏霖醫師解釋,當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時,患者容易喘,活動力下降。可能在活動時感到胸悶、胸痛,感覺像被重物壓住,且胸痛會延伸到左肩、下巴。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短,會在休息後緩解,稱為穩定型心絞痛;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休息不會好,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務必立刻就醫。
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可能導致失明、手腳發麻、腎臟衰竭等。林柏霖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洗腎的重要原因。
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調整控糖藥物
「當我們遇到糖尿病患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時候,一定要調整控糖藥物。」林柏霖醫師強調,「目前的糖尿病治療指引都認為需要做藥物的改變,因為腸泌素GLP-1、排糖藥等已被證實具有器官保護的效果,提早介入能夠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有助改善糖尿病患的存活率。」
腸泌素是人體天生就有的荷爾蒙,當我們進食後,食物進到腸子就會刺激腸泌素分泌,林柏霖醫師解釋,腸泌素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包括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醣素作用,同時可以延緩胃排空,且能作用在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這些功能都有助維持血糖穩定。
「目前的研究證據指出,如果一個糖尿病的病人,合併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疾病,就適合使用腸泌素。」林柏霖醫師說,「過去的觀念是等到口服藥無法控制血糖的時候,才開始使用針劑。現在的控糖觀念已有大大的變革,只要糖尿病患合併心血管疾病,就可以使用雙胍類藥物加上腸泌素治療,目的就是要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提升存活率。」
保養心血管,掌握SABCDE!
保養心血管,飲食、運動、藥物都非常重要,林柏霖醫師說,請掌握SABCDE口訣,S就是鹽巴Salt,平時不能吃太鹹;A就是酒精Alcohol,酒精要減少;B就是體重Body weight,最好維持理想體重;C就是戒菸Cessation of smoke;D就是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E就是運動調控Exercise adaptation,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個禮拜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這些都有助維持心血管的健康。
貼心小提醒
糖尿病的治療,以前都是看血糖和糖化血色素,希望把飯前血糖控制在80-130 mg/dL,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小於180 mg/dL,糖化血色素控制在小於7%,林柏霖醫師說,如今糖尿病治療已跨入新的時代,除了血糖達標之外還要注重器官保護,希望透過腸泌素、排糖藥等,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機會,提升存活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9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二十多歲的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
在兒童生長發育門診中,常見到性早熟孩童家長擔心詢問: 「為什麼一樣是性早熟,同學小明就有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但自己的孩子卻沒有安排,會不會是醫師疏忽?若沒有做腦部檢查,會不會腦部有病變但卻沒被發現?」 「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是中樞性早熟必做的檢查嗎?對孩子會不會有風險?」
在門診中經常有家長焦急地帶孩子來求診,她提醒在到醫療院所檢查前,首先需要先評估何謂「身高矮小」,再來進一步檢查造成身高矮小的原因,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但卻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是因為內分泌和基因遺傳疾病引起的,甚至可能為最棘手的病理性腦瘤所造成。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陳女士是一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兩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世。
「醫師,老花眼有辦法處理嗎?」吳女士問,年過半百、身為高階主管的她可是一位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 「你希望處理到什麼程度?」醫師問。 「我不想要眼鏡拿上拿下,」吳女士抱怨,「每次在公司看報表,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聽到年輕人說,你竟然也有老花眼!」
「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二十多歲的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
在兒童生長發育門診中,常見到性早熟孩童家長擔心詢問: 「為什麼一樣是性早熟,同學小明就有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但自己的孩子卻沒有安排,會不會是醫師疏忽?若沒有做腦部檢查,會不會腦部有病變但卻沒被發現?」 「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是中樞性早熟必做的檢查嗎?對孩子會不會有風險?」
在門診中經常有家長焦急地帶孩子來求診,她提醒在到醫療院所檢查前,首先需要先評估何謂「身高矮小」,再來進一步檢查造成身高矮小的原因,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但卻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是因為內分泌和基因遺傳疾病引起的,甚至可能為最棘手的病理性腦瘤所造成。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陳女士是一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兩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世。
「醫師,老花眼有辦法處理嗎?」吳女士問,年過半百、身為高階主管的她可是一位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 「你希望處理到什麼程度?」醫師問。 「我不想要眼鏡拿上拿下,」吳女士抱怨,「每次在公司看報表,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聽到年輕人說,你竟然也有老花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Thumbnail
研究指出,木糖醇(一種糖醇)的使用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此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木糖醇的概述、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相關研究的細節,以及專家對此的意見和建議。
[高血壓、糖尿病之中醫治療,代謝症候群腰圍縮小] 30多歲男患者,1月底開始來太壹看診,本來高血壓和糖尿病已經服西藥控制2年,但仍不穩定。糖化血色素是偏高的(7.8),舒張壓(90幾)也是超出正常值(80)許多。 本身也有慢性鼻炎鼻塞,消化不良容易脹氣,近年來腰圍持續增加(這也是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血糖水平異常升高的代謝病症,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最近,一位30歲男子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飲食控制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糖尿病患者。 醫生特別提醒,以下幾種蔬菜含糖量相對較高,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Thumbnail
研究指出,木糖醇(一種糖醇)的使用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此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木糖醇的概述、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相關研究的細節,以及專家對此的意見和建議。
[高血壓、糖尿病之中醫治療,代謝症候群腰圍縮小] 30多歲男患者,1月底開始來太壹看診,本來高血壓和糖尿病已經服西藥控制2年,但仍不穩定。糖化血色素是偏高的(7.8),舒張壓(90幾)也是超出正常值(80)許多。 本身也有慢性鼻炎鼻塞,消化不良容易脹氣,近年來腰圍持續增加(這也是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血糖水平異常升高的代謝病症,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最近,一位30歲男子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飲食控制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糖尿病患者。 醫生特別提醒,以下幾種蔬菜含糖量相對較高,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