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會不會成為一項令人難以承受的負擔?《逃避自由》讀書會文本詳述(上)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文/曹立寬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殖民王朝帝國主義年代後的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不只大家印象中主流的基督、伊斯蘭也包含儒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之後,未必會有自由選擇的「意願與能力」,這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現代史上納粹的崛起,伴隨著法西斯主義的出現,嚴重挑戰自由主義的「進步史觀」,而這就是心理學思想家弗洛姆(Erich Fromm)的巨作《逃避自由》要處理的問題。循著《逃避自由》的文本脈絡,學習者向前走團隊舉辦了一系列讀書會,共分成五次,主題分別是:
1. 自由的心理學基礎:個體化的歷程
2. 自由在基督新教中的樣貌:宿命論與工作倫理
3. 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機制與生存焦慮
4. 逃避自由與納粹(極權)主義:真實自我的喪失
5. 自由被完整實現的可能:從消極自由到積極自由
本文的目的是以導讀方式,闡述本書的核心議題,並對本系列讀書會談論的內容做一個概括性回顧與總結,同時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本書的心得與反思。
讀書會大合照

現代自由的特徵:打倒威權

西洋傳統上「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問題,重點在社會秩序和個人自由意志及利益之間的鬥爭與權衡。依據古典自由主義的契約論設想(以洛克觀點為主),人由原始的「自然狀態」中出走,孤立的個人集結成群,產生政治制度與政府。「自由」的意義即是基於人民自願的選擇,來組織政府和政治秩序,並使它保障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如人身、財產安全,言論、出版、結社自由及普遍選舉權等基本權利。
依據以上主張,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為自由民主國家的雛形及後來歐洲和美洲的政治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當時歐洲基本上還是帝國王朝與宗教主宰的世界,人不只沒有自由,更連作為公民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當神的子民與君王的臣民。因此「現代自由」在歷史中被實踐出來的方式,最初就是以民主革命打到不合理且宰制人的威權。於是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這兩場翻轉世界的革命運動,就此成為奠定現代自由民主國家的基石。
這確實是人類歷史上十分振奮的事蹟,然而弗洛姆一如同時代許多經歷兩次大戰的思想家一樣,他銳利指出:當人在政治條件上獲得自由後,未必就能真正感到自由,反而可能感到孤立與無助,因而想要逃避、甚至放棄自由。這種逃避根本上是一個集體的社會心理問題,逃避自由的直接後果就是極權主義的崛起,因此弗洛姆認為:自由不只是一個政治哲學議題,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學問題

弗洛姆從人格發展中認識的自由

為了解釋逃避自由的社會心理狀態,弗洛姆以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的獨特視角提出「個體化」的人格發展歷程。在《逃避自由》的第二章開頭,他以這兩段話為個體化做了兩方面的定義:
「人類社會的發展始於人類脫離了與自然合一的狀態,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由整體世界和周遭他人分離出來的實體。然而這份自覺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模糊狀態。個人繼續與自然和社會保持著緊密連結;儘管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實體,但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從屬於外在世界。」[1]
「我們可以在生命歷程中發現相同的進程。嬰兒的出生代表他與母親不再合而為一,成為與母親完全不同的個體。儘管這樣的分離實際上是個人獨立存在的起點,但幼兒在身體機能上,還得經歷很長一段完全依持母親的時間。」[2]
以上兩種狀態即為文明之個體化,與個人的個體化。弗洛姆把人從原先的母體分離出來,但仍保持對母體的緊密依賴狀態稱為「初始連結」,而個體化代表初始連結的斷裂,使個人無比強烈的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個體,必須以獨立之身追求自己的完整性,不再能將自己交由他人或外在力量保護和決定。
弗洛姆十分精闢的以個人成長歷程來比喻文明,將現代文明視為「個體化」的產物。而伴隨著個體化「個人自由」隨即在人類歷史舞台中現身。人們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個體,渴望擁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因而開始與初始連結拉扯、鬥爭,直到初始連結斷裂,個人獲得完整自由為止。
以上論點基本符合自由主義的進步史觀,然而弗洛姆隨即就提出,個體化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人們渴望增強自我力量擺脫束縛,但另一方面,自由(即初始連結的徹底斷裂)也必然給個人帶來無止盡難以承受的孤獨感,因為過往農業社會的家庭、親族、農村和宗教的關係網絡都被消除了,隨著現代化的來臨(尤其在都會中)人在社會生活中,變成一個純粹的勞動力與消費力,不再擁有會伴隨自己一生的社群連結。
這種「我只是我,不是任何其他人,我在這世上永遠只能是孤身一人,直到死亡到來」的覺悟,是現代人的宿命,它令人難以承受因而想要逃避。所以當人們費盡千辛萬苦,幾代人拋頭顱灑熱血爭來了自由,如今許多人卻對自由感到空虛、無力,渴望回到初始連結中的安穩,因此選擇糟蹋前人爭得的自由,去投靠新的威權,讓自己消融於權威的集體力量中,不再感到孤獨。弗洛姆認為這正是納粹及同時代極權主義能崛起的社會心理條件。
何以個人自由竟發展至此?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弗洛姆展開了一連串對西洋近現代史與社會發展的分析,並提出了個體化可能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負面的個體化是個體化的失敗,也就是人最終選擇逃避自由、投靠新威權。正面的個體化則是個體化的完成,使人學會以獨立之身實現自己的完整性,並自主的與他人建立友愛且正向的社會連結。
弗洛姆將這種正面的自由狀態描述為「積極自由」(此處的「積極自由」不同於以撒柏林政治哲學中的積極自由,佛洛姆更強調個人內在動機的面向。)它相對於擁有自由權利,但卻沒有自我實現和社會參與的積極動機的「消極自由」。在「積極自由」中,人將以愛和創造性的工作,成己利人。
為了更清楚梳理本書的論證邏輯,以下我將顛倒書中順序;先來討論逃避自由的幾種模式,再進入佛洛姆對歐美近現代史、社會發展和極權主義的分析,最後討論弗洛姆思想中最重要的幾個概念:「積極自由」、「真實自我」與「愛」。

逃避自由的三種模式

前面已經指出,逃避自由乃根植於個人無法面對獲得自由後的孤獨處境,因此渴望放棄自由,回到初始連結中。但因為初始連結一旦斷裂就不可挽回,就像人類文明無法退回到古代一樣,所以回歸初始連結的渴望,只會使人尋找比初始連結更糟糕的「次等連結」來為孤獨充飢,且這種次等連結往往都是具有強迫性傷害性的。以下將分別討論書中提出的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
《逃避自由》讀書會導讀

權威性格(受虐與施虐)

首先是本書最重要的類型:「權威性格」。權威性格的特性是個人因為無法面對消極自由的孤獨,希望放棄自身的獨立自主,讓自己與他者強迫性結合。這種逃避模式分成「受虐」與「施虐」兩種。受虐傾向者希望透過放棄自己的個體性,消融在一個強大的「集體力量」中,不再感到孤立。而施虐傾向者則渴望把比自己弱勢的人,變成受自己主宰的一部分,成為自身意志的延伸。
這兩者看似矛盾,但根本上其實只是同一種心態的兩端,他們都想藉由消除自己的獨立性不再感到孤獨,只是其中一方選擇把別人當成自己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則選擇讓自己成為他者的一部分。因此弗洛姆認為受虐和施虐人格根本上是一種「共生性關係」。這種共生關係,可能發生在私人的情感關係、家庭關係中,也可能發生在公共的政治場域裡。而在政治領域裡此心態正是促成極權主義興起的內在條件。
雖然弗洛姆並未在書中明確區分「威權性格」在私人關係和公共領域中的差別,但我個人認為至少在受虐傾向這一邊,政治關係與私人關係有一點十分不同;在政治上的受虐傾向者通常很難不同時摻雜施虐心態,因為對暴力統治的絕對臣服,不可能只是「自己」的事,如果個人心甘情願接受,他同時也會認為其他人必須如此,否則他就不會完全臣服於暴力統治之下。
但在私人關係中,人可能陷於理性上保有對人性尊嚴的道德認識,但在情感中卻無法脫離受虐與施虐共生關係的慘況。這種狀態雖然對個人而言是十分有害的,但至少他並未徹底將這樣的關係給正當化和正常化,然而若這種施虐/受虐關係在公共領域被「正當化」,它必然使「所有人」的人性尊嚴遭受摧毀,這同時是理性上與集體性上雙重意義的道德淪喪。

毀滅傾向

相較第一種和最後一種逃避自由的機制,毀滅傾向對本書的論證重要性較低,不過仍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毀滅傾向是因為沒辦法面對自身的孤獨跟無價值感,且根本上對尋找意義和連結抱持極端絕望態度,完全失去了自身和社會的連帶關係,因此個人對這種虛無處境的最後反抗,就是以純粹的毀滅使他人和自己一起消逝於鮮血中。我們在新聞上看到的隨機殺人事件,就與這種心理機制高度相關。

機械化的順從

相較前兩種,機械化的順從相對沒有直接展現出其暴力性與破壞性,但它帶來的心理影響可能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最普遍的。這種逃避自由的心理傾向,最大的特徵是把個人因為順從社會要求而扮演出的「角色」,當成「真實的自我」。
弗洛姆在第五章後段舉了許多例子,例如有一位對課業十分認真的醫學系學生,他想成為醫生,但在課業上卻總是力不從心、異常疲倦,經過精神分析他才發現自己認為想要的這個想法根本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父親對他的期待,他為了回應這種期待不自覺把父親的想法當成自己的,所以他的學業表現差,其實只是因為他潛意識裡根本就從未想成為醫生。[4]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管是在親子關係、伴侶關係、職場關係、社會或政治的公共關係中,只要人把社會要求誤以為是個人的真實意願,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這種自我認同被社會認同取代的現象,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極為顯著(下文會詳細分析),它放在社會學的脈絡下,就與馬克思的異化概念(Alienation/Estrangement)有很大關聯(弗洛姆本身也受馬克思傾向人文主義的部分思想影響,在其相關著作中多次提到馬克思的觀點)。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由於一切事物都會被商品化,而精細的市場分工,跟疏離且繁雜的勞動環境(尤其對工人而言),使人的工作內容與自身的主體意志完全斷裂,個人僅是機械性地重複他被生產線安排好的動作,人在這種狀態中變得機械化,他純粹只是運轉經濟的零件,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這種異化的經濟生產關係,放在社會文化的脈絡下,也就促成了佛洛姆說的「機械化順從」的人格,這不只可以拿來描述勞動,也可以放在現代人社會生活的各種面向。總而言之,只要是基於市場需要使人的行動與自身主體意識和主體經驗分隔開來,變得機械性地依照被規定好的方式做事、生活,都可以算廣義的「異化」。
_
討論了逃避自由的三種人格類型之後,下篇我們將會進入弗洛姆對歐美近現代歷史、社會經濟和極權主義的分析,並在最後回到他對積極自由、真實自我與愛的主張。
本文引述段落出處:
[1]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47。
[2] 同上註
[3]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25-228。
[4] 弗洛姆著,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木馬文化,頁225-228。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由於過去長久的近現代思想傳統,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理性是明智的,而感受是反智的。也因此應該要理性的看待事情,避免被感受影響。然而這樣排除掉人對世界的實際感受與感知的思考方式,卻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因為壓抑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而與自己的真實心境越來越疏離,到最後甚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感覺,失去了對世界最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自由要能夠成立的前提在於,這一自由者是一個具有其獨特性與獨立性的個體。這樣的個體並不是某種漂浮在真空中或邏輯世界的理想實體,而必須要是一個在歷史與物理世界中,被孕育與生長出來的世界中的存有。於是,我們會明白到,自由是「對我的獨特處境與唯一觀看視角的表達」。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今天清明祭祖, 回想前兩天閱讀心理學大師佛洛姆的'逃避自由', 領悟到清明祭祖現代的意義在於'建立連結'. 佛洛姆提到, 人類脫離母親子宮, 失去與母體的連結. 兒童從意識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區別, 就開始了發展自我的過程, 一方面抗拒父母,學校和社會給他們的命令, 教導與保護; 但一旦擺脫這些外加的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                                                                                              
  自由要能夠成立的前提在於,這一自由者是一個具有其獨特性與獨立性的個體。這樣的個體並不是某種漂浮在真空中或邏輯世界的理想實體,而必須要是一個在歷史與物理世界中,被孕育與生長出來的世界中的存有。於是,我們會明白到,自由是「對我的獨特處境與唯一觀看視角的表達」。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1. 獨立思考:人類的核心價值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見。獨立思考是人類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當我們停止思考,盲從他人時,我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也失去了身為人的尊嚴。獨立思考讓我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避免成為他人意圖的工具。 2. 放棄自己的思想:失去當人的權利 沒有人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今天清明祭祖, 回想前兩天閱讀心理學大師佛洛姆的'逃避自由', 領悟到清明祭祖現代的意義在於'建立連結'. 佛洛姆提到, 人類脫離母親子宮, 失去與母體的連結. 兒童從意識到自己與外在世界的區別, 就開始了發展自我的過程, 一方面抗拒父母,學校和社會給他們的命令, 教導與保護; 但一旦擺脫這些外加的
Thumbnail
在還未意識到自由意志之前,就我們的直覺而言,我們相信人有選擇的自由,相信人們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是當科學不斷發現人類在行動之前、在意識之前,似乎早已決定了意識的走向,我們如何再相信我們的直覺呢?這是否表示人們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呢?(包括我打的這篇文章都是決定好的?)本書試圖搶救與科學衝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沒有能力自發行動、表達一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結果必須對別人和自己呈現虛擬的自我,這正是自卑感和虛弱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