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立寬
活動緣起
如果是長期關注我們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過去我們舉辦的各種活動基本上還是以「教育」相關主題為主,然而在辦過兩個系列讀書會之後,我們深刻體會到很多現代學生、青年所遇到的問題,從根源來說不單只是教育體制或社會現況促成的,它背後也有很深的文化及思想在影響著我們如今的時代處境。
而從我們團隊許多夥伴的一大學習熱誠:「哲學」中,我們發現有很多當代青年對面的無論內在或外在的議題,若純粹從日常經驗的角度可能十分不易描述,但在哲學對世界的獨特洞察中,卻能夠找到許多豐富的思想,來協助我們理解這些發生在生活中卻不易說明的處境。
於是我們規劃了這兩場講座,把焦點放在許多人從小就被鼓勵追逐的目標;「成功」及「做一個有用的人」這些觀念上。以當代哲學不同路徑的問題意識與關懷方向,思考這些深植於許多人心中的觀念,在主流敘述中不易被發現的一面。
講師:
紀金慶(政大哲學博士、台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周詠盛(台大哲學博士、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哲學講師)
4/30講座引言
本次講座將從紀金慶老師的專業,二十世紀的歐陸哲學思潮出發,而其中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科技與資本主義世界觀所忽視的「意義問題」。
不知道大家曾經有沒有過一種感覺,無論是在學校或職場,當你面對繁複且制式的工作、勞動或學習時,在一些特殊時刻,會強烈感受到一種無意義感跟荒無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而做?一切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好像都沒什麼真實的理由支撐。然而也就是在這種時候,當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困惑,時常得到的回應是:「想這麼多幹嘛!這樣有用嗎?」然後提問者可能就閉嘴,繼續做著繁瑣、無意義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了。
這就是當代許多哲學思潮批判的重點,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特徵,是一個不重視「追尋意義」,只在乎「計算效益」的世界。而在這之中一方面啟蒙時代承諾保護的人性價值失落了,也就是人作為一個獨立思考者、自身命運的開創者的個體性和主體性,在面對巨大而冰冷的市場機制時被取消了,人變成純粹的勞動力跟消費力,它的存在價值僅僅只是運轉經濟體系的工具價值。我們評斷一個人的標準,純粹只是看她/他能發揮的效用,他在市場經濟中僅是「物」而非「人」,這是新左派所批判的物化和異化。
另一方面,在生命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這些思潮中,有另一個問題意識,是現代社會的主流觀念難以理解的,那就是在「只在乎效益計算」的世界中,人的存在狀態越來越被格式化和標準化,生而為人這種複雜的動物,無論是理性、感性或著我們身上本有的各種心智能力,都是極其複雜、細緻且不可化約的。然而為了追求效益和管理,資本主義傾向讓人以簡化、目標導向和功能性的角度來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擅長什麼?做什麼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並以此來評斷自己是誰?怎麼樣可以變得更有用、成功?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以效益計算的觀點,把人原有的豐富生命可能性給格式化。也因此,我們習慣了這套標準便再也難以容忍生命中的不確定性,當我們面對未知、不確定感時,會自然產生恐慌和焦慮,隨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想要掌控一切不確定性的控制欲,把所有空白地帶都填平。然而倘若一切都變得完美無瑕的平整,人也就不再為人,人之為人的特質,正好就是在無限的不確定性和面對未來的開放性中才得以存在的,否則人與機器無異。
因此粗淺來講,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行動與感受和我的自由意志結合起來,人才真正擁有自由的可能性。
生為一個現代人,如果我們能從一些短暫而自由的空白時刻,在少數拋開「計算效益」的集體意識的時刻,真真切切地把自己投入生命的不定性中,感受那生生之流、川湧不止的可能性湧向自身,在這樣珍貴的瞬間,我們可以純粹為生活而生活、為存在而存在、為理想而理想,自由的成為一個自己生命的創造者。這樣「現代性」所許諾的自由,在個人生命的這個維度上,才有實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