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絲路上的帝國》,絲路敘事的多種面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認識的蒙古、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朋友中,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大滿意「絲路」敘事。
他們之中,有人知道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甚至比我還清楚XD ),有幾位的英文極好(除了自己的母語、其他突厥語、英、俄文外,還會其它歐洲語言),預計去歐洲工作,也因此,他們閱讀過很多中國描述他們的歷史,也同樣理解西方世界如何看待他們的過去。
他們不滿意「絲路」敘事的普遍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如果只把中亞或中央歐亞的文化歷史簡化成「絲路」,對他們來說太過狹隘。
第二個原因是,跟這本書提到的想法類似,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對絲路的普遍認知是一條商業之路,一條通往東西的線。但事實上不只是如此,「絲路」會變動。在「絲路」上遊走的人,有的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有東方人也有西方人,然而更多的是本書所稱的中央歐亞人,也就是有時候從事遊牧,有時候農耕,隨著季節、目地、利益、生活需要而改變身分的一群人。
而歷史上許多「遊牧」政權也是透過這條「絲路」上的這群人來擴張的。因此可以說絲路本身就是遊牧政權成立的象徵與手段,貿易就是政權和生活的基礎。也因此,這些政權都極為複雜,我們無法從現代國家的邊界概念來想像從前,也很難從現代民族認同來理解他們過往的民族組成,他們的認同及民族定義隨時會改變,跟著政權及安全利益變動。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但又不熟悉的「絲路」,以及組成他們的「中央歐亞」。當然,這些觀點都巧妙地隱藏在這些國家的歷史博物館,及當地城鎮建築,甚至觀光推廣遊程之中。
因此,當我前往哈薩克「中亞麥加」的伊斯蘭聖地——突厥斯坦時,可以看到古代綠州城市的遺跡,看到伊斯蘭、佛教和突厥騰格里信仰的融合建築、墓園與朝聖文化,看到帖木兒時代因為需要穩定政權,而引入伊朗建築藝術的大型陵墓,同時那附近還有許多正在開挖或埋藏在地底下的古代遊牧民遺留的墳塚。
就算到了現代,大部分「遊牧民族」都成了「定居」的國家人民,大部分的人也都住在城市裡,但少數依然保留遊牧生活的牧民們 (例如我曾經前往的蒙古國內),依然會在冬天時定居在城市周圍,除了用錢與定居民互相買賣物品外,他們也會以物易物互相取得所需品。
對他們來說,這種移動、認識新的人和環境、再跟他們道別的生活方式,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某種程度,他們也跨越了國家民族邊界,蒙古的哈薩克人會去鄰國哈薩克斯坦工作,北部的圖哈人會去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求學,哈薩克南方的人時常去吉爾吉斯動物市集做買賣,吉爾吉斯人去烏茲別克當導遊。也因此,這種彈性的生活方式,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在他們的觀念裡,只用東西方的中介面或是絲路來概括也就不怎麼完整了。
我從來都不會認為中國的歷史敘事就是錯的,也不會認為西方對中央歐亞的歷史觀就會是對的,但正如台灣歷史教材上顯示的,對於中央歐亞敘事的空白想像,或許,要理解中央歐亞,理解現今的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除了從我們本來就熟知的歷史敘事觀點來看,多一個視角,從中亞歐亞出發,也更能理解這些我們原以為是邊陲,事實上也可以是世界中心的地區,究竟是什麼樣子。
《絲路上的帝國》一書封面

台灣近期總算是出版了這本書的繁中版,感謝出版社送的書,也因此生出了這篇心得文,而這也是我從2019年前往蒙古和中亞後,深有同感的其中一個想法,趁這次機會寫下XD
【延伸閱讀】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目前關注的主題有中亞、蒙古這些遊牧民族組成的區域,還有臺灣的猛禽棲架形成的生態農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除傳統絲路外,還有多為歐亞大陸北部之游牧民族使用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其中陸路方面,從蒙古草原出發,穿越西伯利亞進入東歐的草原絲路,在宋代至元代是成為連接東西文化交流最為主要的通道,當年中國與中亞、西域的商業貿易活動嚴重依賴這條路線,元代開始則
Thumbnail
目前世界史尚沒有定論的一大問題,就是被俄羅斯稱為「韃靼之軛」的一段歷史:在十三世紀蒙古西征時,俄羅斯被納入蒙古欽察汗國的版圖內,經過兩百多年之後,俄羅斯好不容易才擺脫蒙古屬國的身分。歷史學家對於這兩百多年蒙古統治的功過,直到現在還處於眾說紛紜的狀況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可能是那時候聽說缺一個,然後看課名感覺還不錯就選了,結果發現,好像真的不太適合我。這學期我們學了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等,延伸到後來的走私路線,貿易路線和商品,還暸解到了蒙古的三次出征,第一次:中亞、第二次:歐洲、第三次:西亞。我們還瞭解到他們當時打仗時使用的馬種和武器。接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除傳統絲路外,還有多為歐亞大陸北部之游牧民族使用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其中陸路方面,從蒙古草原出發,穿越西伯利亞進入東歐的草原絲路,在宋代至元代是成為連接東西文化交流最為主要的通道,當年中國與中亞、西域的商業貿易活動嚴重依賴這條路線,元代開始則
Thumbnail
目前世界史尚沒有定論的一大問題,就是被俄羅斯稱為「韃靼之軛」的一段歷史:在十三世紀蒙古西征時,俄羅斯被納入蒙古欽察汗國的版圖內,經過兩百多年之後,俄羅斯好不容易才擺脫蒙古屬國的身分。歷史學家對於這兩百多年蒙古統治的功過,直到現在還處於眾說紛紜的狀況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可能是那時候聽說缺一個,然後看課名感覺還不錯就選了,結果發現,好像真的不太適合我。這學期我們學了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等,延伸到後來的走私路線,貿易路線和商品,還暸解到了蒙古的三次出征,第一次:中亞、第二次:歐洲、第三次:西亞。我們還瞭解到他們當時打仗時使用的馬種和武器。接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