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普賢行願品》講記 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壬二、「徵釋」。
徵釋就是透過問答來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我們行菩薩道必須要這麼做?不做不可以嗎?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這就是前面講的所說法供養的道理,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乃至發菩提心供養。我們能夠這樣子的發菩提心,然後以平等無二的心來隨順眾生的善根,使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的話,諸佛歡喜,因為符合諸佛出世的本懷,因此諸佛歡喜。
另外一方面,我們這樣子做,可以增加菩薩的資糧,使菩薩本身也能夠迅速成就無上菩提,因此諸佛歡喜。所以關於第二點也就是癸二所說的「增大悲」,這樣子做的話,可以增加我們大悲的力量,使我們迅速成佛,所以諸佛也是歡喜的。看底下的經文: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為什麼這樣做諸佛就會歡喜呢?除了我們剛才講諸佛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使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之外;再者就是,當菩薩這樣子做的時候,即增加菩薩內心的大悲心
大悲心有什麼好處呢?因為諸佛如來都是以大悲心而為體,也就是說,因為大悲心這個體不斷地往前修,到最後自性的功德徹底地脫落,徹底地顯現。諸佛如來是因為大悲心為體才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菩薩能夠依著大悲心來恒順眾生的話,這樣菩薩就能夠趣向接近無上菩提,令諸佛歡喜。
這個地方說,諸佛都是以大悲心而為體,大悲心的「大」是什麼意思呢?從事相上來說是廣大,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諸佛的悲心所覆蓋的境界。就像天上的雲把天空覆蓋住了。佛的大悲心遍滿一切眾生,所以稱之為大,這是就事相上來說的。
就理上來說,這個佛的大悲心的「大」,是佛的悲心當中,它是乘性而發的,它是依止中道的智慧而來發起這個悲心,也就是說觀察自性遍滿整個法界,眾生的心性遍滿法界,彼此無二無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彼此互含互攝互相交融在一起,入於法界的智慧觀,然後再從這種自性清淨心當中流露出來的悲心,就稱之為大悲心。
以這個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而生菩提心。」所謂悲就是拔苦,觀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眾生迷惑顛倒,所以在自性清淨心當中顯現出種種惑業苦三障的境界,所以諸佛觀察眾生是這樣染污的緣起,所以發起大悲心,使眾生拔苦,因為要拔苦,所以必須要成佛!
所謂菩提心是什麼呢?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也就是說,今天諸佛在因地裡面修行,為什麼祂要發成佛的心呢?因為想要迅速成就廣大的福德跟智慧資糧。為什麼要迅速成就廣大的福智兩種資糧呢?那是因為祂的大悲心。
簡單來講就是說,佛菩薩的悲心很殷切,所以祂希望能夠迅速成就廣大的智慧、廣大的福德,才能夠更快速地、更廣大地利益一切眾生,所以祂必須要發願成佛,因為佛的福德智慧是圓滿的,慈悲智慧是圓滿的,才能夠迅速廣大利益一切眾生。
比如我們剛出家的時候,一定是住在山上,好好用功摒諸外緣的,並不代表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就一定沒有慈悲心,不能這麼說。但是,當他出家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後,累積的能量夠了,清淨心顯現了,這個時候再來度化眾生,前面的十幾、二十年、三十年的努力,他是希望迅速得到清淨心能夠廣度眾生,因為這個動機而來努力,這個就跟佛的「因於大悲生菩提心」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菩提就是Bodhi覺悟,這種覺悟的菩提心,所以能夠成等正覺。能夠成等正覺就是佛陀,所以我們要成佛,成佛的因必須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因是什麼呢?大悲心大悲心的因在哪裡?「眾生」。底下經文看這個譬喻: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比如在很大的荒野當中,乃至沙磧當中,這個地方有棵大樹王,此處黃沙遍滿,只有根得到水的時候,這個樹的枝葉、花果才能夠繁茂。這個譬喻我們容易理解,在曠野沙磧當中,水特別的重要,而來自於根部的吸水,才能夠讓上面的枝葉、花果繁茂。
接著底下「正合法」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我們看這個譬喻,曠野指的是生死輪迴,冥冥茫茫,前不見邊際,往後看也不見邊際,這個叫生死曠野。「沙磧」就是非常荒蕪之地,在生死境界當中,大多數的眾生都生不出善根,就像沙磧一樣,在曠野沙磧當中有大樹王,這個大樹王指的是菩提正道,成佛的菩提道,那成佛菩提道的水分來自於根,這個根指的是一切眾生
因為對一切眾生生起大悲心,所以才能夠滋潤。若根得水,水指的就是這個大悲心。根得到大悲心,從一切眾生當中成就這個大悲心,就像根得到水的時候,枝葉、華果繁茂。枝葉指的就是在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先成就定慧的功德華(花)指的是菩薩道的種種萬行,像花一樣。
我們有解釋過《華嚴經》,「華(花)」譬喻菩薩萬行「果」指的是佛,從菩薩的定慧功德到菩薩的萬行莊嚴、到佛果的功德,都來自於最根本的「根部得水」,也就是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所以「成佛」必須要在生死曠野當中,以大悲水饒益眾生,而且還不能夠遠離眾生。當然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會先選擇暫時遠離眾生,但這是一時的,真正要成就無上菩提還是要在眾生界當中。
《華嚴經》說:菩薩證得等覺階位,破最後一品最難破的無明惑的時候,在這種生相無明的時候,要怎麼破呢?還是要入於重重無盡的眾生界。入重重無盡的眾生界做什麼呢?行凡夫事,和光同塵,在這當中不斷的積功累德,累積能量,來破最後一品的生相無明。
接著看到寅二、「重徵釋」。就是再次的確認之意。
「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所以,要成就佛果菩提,還是要依附於眾生,對眾生生起大悲心。有的人說:「我就念佛就好了,我看到人就討厭,我經常看到人能閃就閃。」當然你一時之間權宜之計也未無不可,這個時候心特別散亂,煩惱特別重,為了避免跟眾生之間互相干擾,互相影響而造惡業,這個一時的對治「避開眾生」,這個也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行於大乘,而你的心態是「看到眾生就煩」,就是不想接近,這個時候就應該學大樹王,你學了大乘的佛法,就像有了菩提樹王,大乘空性的道理你也都知道了,但是根沒有水,你沒有從一切眾生的根當中來得到大悲水的滋潤,這樣的話,你是沒有辦法成佛的。
甚至嚴重的話,就像《楞嚴經》講的,有的人修禪定,定到最後定功很強,但是看到一切人都很厭倦,到最後走入深山,不願見人,有時候連小乘的心都沒有;有的人以為這是小乘的心,其實不盡然,小乘的人還是有慈悲心的,他只是特別強調自身的解脫,所以會遠離眾生,但是他是跟空性相應的,所以他並不是這麼強烈的厭煩、憎惡眾生,不是的。他只是為了要使自己的道念不斷相續而已,才遠離眾生的。
所以要是修淨土法門的人說:「我就是整天念佛,而且念佛就很歡喜,很怕人家干擾我,別人一干擾就很煩,我儘量躲著人。」這個想法生起的時候,你趕快要想一想:「這樣子的想法有沒有問題?」
你看《行願品》裡面講得很清楚:「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所以沒有眾生,就沒有辦法喚醒我們自性本具的大悲心,沒有大悲心的時候,怎麼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的時候,怎麼跟往生極樂世界的法相應?
三輩往生都是要發無上菩提心,我們今天是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若你說:「我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但是我厭惡眾生,我等到了極樂世界再發菩提心。」這個是有問題的,這個符不符合經論所說的「三輩往生,皆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這個因呢?這個要好好想一想。
我們當然也不必說:「我就發菩提心,就是到處去跟眾生結緣、攀緣。」也不必那麼極端,我們就是一切恒順眾生,這個時候眾生有得度的因緣,我們就幫助他;眾生沒有得度的因緣,我們就自己用功,或者創造眾生得度的因緣。
什麼叫創造眾生得度的因緣呢?首先你先跟他結善緣,合掌令歡喜。若你先跟他講法,他根本聽不下去,至少你先把人做好,讓他感覺到「哎,這個學佛的人啊還是挺好的。」不要讓他感覺到學佛的好像都很孤傲,不近人情,或者行為奇奇怪怪的。
當然我們有些行為是世俗人無法理解的,比如持「八關齋戒」,世間人一時無法理解,這個還是情有可原,但是不能說,整個生命展現出來就是奇奇怪怪的,這個可能就會有問題,這個是說明需要恒順眾生的善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